萍鄉孔廟,是在中國已知的22座孔廟中興建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為完好的孔廟。始建於唐武德年間,為唐萼倡建,故址在萍鄉市南正街的寶積寺後,北宋時兵毀。自南宋後經過八次遷建,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建。
孔廟,1987年就被評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在1981年時,萍鄉孔廟就被闢為萍鄉市博物館,在大成殿西側的訓導齋和明倫堂內,還有萍鄉古代文明陳列館。有著“世界罕見、亞洲第一”之稱的巨型千年靈芝,以及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都曾在這裡展出。2010年,萍鄉市博物館遷出了孔廟,搬到了新的地址,孔廟則變成了博物館的一個分館,時常舉辦一些關於孔廟文化的展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萍鄉孔廟
- 外文名:Pingxiang Confucian Temple
- 地點:江西省萍鄉市
- 始建人:唐萼倡
- 始建於:唐武德年間
歷史淵源,布局結構,彩塑神像,文明象徵,建築特色,相關典故,
歷史淵源
萍鄉孔廟欞星門下,一眼望去,一座傳統宮殿式樣的建築巍峨雄踞,氣勢非凡,端莊沉寂,這就是前殿。前殿東有名宦祠,西有鄉賢祠,而正中就是大成門,門上懸一橫匾,上書“德侔天地”四個大字,寓意孔子之仁德可與天地相齊。
孔廟,前殿的梁枋之間,瀝粉貼金,描龍畫鳳,滿眼金碧輝煌。那厚重的紅色木門,仿佛見證到歷史的巨變;那斑駁的粗大木柱,仿佛滲透著歲月的滄桑。跨過大成門,內面是一古樸雅靜的庭院,蒼翠蔥蘢,幽竹掩映,玉蘭飄香,左右兩邊是長長的迴廊,廊前用石柱環繞,大成殿就在庭院的正中軸線上。
布局結構
大成殿前檐石柱上雲龍纏繞,露台石欄望柱上雕刻的千年龜、千年鶴栩栩如生,露台前的石階上蟠龍盤踞,精美古樸,叫人不禁驚嘆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
大成殿上懸著一塊刻有“道冠古今”的橫匾,寓意孔子的道義稱冠於古今。旁邊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立儒說施仁愛傳德政授弟子萬世師表”,下聯是“刪詩書定禮樂修春秋贊周易千秋聖人”,此聯充分總結了孔子的一生和功績,顯示了萍鄉人民對孔子的極力尊崇。難怪楚萍之地,自古“人文蔚起,碩儒鴻生”。
彩塑神像
大成殿內,正對的是孔子的彩塑神像,面容仁慈,雙目有神,讓人感受到聖人的睿智,旁邊牌位上書“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二千多年過去了,人們對孔子的尊崇至今仍在,尊師重教的傳統始終相承。
環顧四周,孔子神像兩側分別供奉孟軻、曾參、顏回、孔亻及等四配的牌位,以及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閔損、丹雍、端木賜、仲由、卜高、有若等十二哲的牌位。他們或是一代宗師,或是孔子弟子,都是令人尊崇的先賢聖哲。其中宋代的朱熹還曾來此講過學,並題寫了明倫堂的匾額。
抬頭上看,天花板中央有一凹形八角形螺旋式藻井,這在全國古建築中是不多見的,它充分體現了古代宮廷木構建築的特點。藻井能給人以動感,凝神仰視,仿佛在不斷旋轉不斷變化,給人以時空無限之感,恍若自己的思想能超越時空與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對接。
文明象徵
大成殿的西側是訓導齋和明倫堂,舊時就是學子們求學讀書的地方,已闢為萍鄉古代文明陳列館,它以我市出土文物和館藏文物為線索,介紹了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悠悠古城的漫長歲月及燦爛的古代文明。
在一幅根據清乾隆年間的1784年《萍鄉縣誌》複製的萍鄉地圖前,妻子抱著兒子指指點點。從複製的地圖上看到,東門橋、南門橋、西門橋、北門橋,原來分別叫亨泰橋、萍實橋、香溪橋、通濟橋,原來古代和當今是可以這樣的相通,歷史和現實就是這樣的銜接。如今古橋仍在,然而橋名已變,只有那橋下的萍水河還在靜靜地流淌,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萍城那古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