萁

萁,中國漢字,讀作:。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豆莖,另外指古書上說的一種草,像荻而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萁
  • 外文名:beanstalk
  • 拼音:qí
  • 部首:艹部
  • 詞性:名詞
  • 造字法:形聲字
  • 結構:上下結構
  • 筆畫數:11
  • 倉頡:ttmc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401
  • U:8401
  • GBK:DDBD
漢字編碼,詳細字義,古籍解釋,

漢字編碼

鄭碼:EEC,
四角:8401,
五筆:AADW
筆畫數:11,
部首:艹,
筆順編號:12212211134

詳細字義

萁,豆莖也。從艹,其聲。——《說文》
種一頃豆,落而為萁。——《漢書·楊惲傳》
炊萁燧火。——《淮南子·時則》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七步詩
又如:萁稈(大豆的莖。曬乾後可作燃料);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殘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𦬟《唐韻》《集韻》𠀤渠之切,音棊。《說文》豆莖也。《前漢·楊惲傳》種一頃豆,落而為萁。
《廣韻》居疑切,音姬。《韻會》菜,似蕨。《馬融·廣成頌》茈萁芸蒩。
草也。《前漢·五行志》檿弧萁服。《師古注》服,盛箭者,萁草似荻而細,織之為服也。
《禮·曲禮》梁曰薌萁。《注》萁,語辭也。
居開切,音該。《淮南子·時則訓》爨萁燧火。《注》取萁木燧之,火炊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