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是地球的地殼板塊之一,位於菲律賓以東、太平洋西面,其形狀呈菱形,與東面的太平洋板塊、南面的澳洲板塊、西面的歐亞板塊和北面的北美板塊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律賓海板塊
  • 外文名:Philippines sea plate
  • 又稱:菲律賓板塊
  • 西支:是菲律賓海溝
地理位置,特點,成因,扮演角色,

地理位置

菲律賓海板塊東部與太平洋板塊的接壤處,是馬里亞納海溝,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溝,深度達10公里以上。而北部頂端的位置是日本的伊豆半島,而富士山也是與歐亞板塊及北美板塊的交匯處。
菲律賓板塊的面積在30個主要板塊中排第11位。因為菲律賓海板塊由菲律賓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構成,而菲律賓群島的大部分都位於該板塊以西,所以它也被叫做菲律賓海板塊。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它是亞歐板塊的一部分。
菲律賓海板塊幾乎全部位於海底,西部以菲律賓群島為界,西北部以台灣和琉球群島為界,北部以日本為界,東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為界,南部則以雅浦島、帛琉和印度尼西亞最東部的哈馬黑拉島等島嶼為界。板塊的東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系。
菲律賓海板塊的東界是會聚邊界,太平洋板塊消減於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會聚邊界,菲律賓海板塊在此邊界消減於亞歐板塊(或由較廣義的亞歐板塊細分為的巽他板塊揚子板塊阿穆爾板塊)之下。其南部主要與加羅林板塊相接,東北部一隅則與北美洲板塊(或其細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塊)相接。
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台灣島,這一過程在今天還在延續。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的增厚地殼則與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帶。
菲律賓板塊構成了菲律賓海的海盆,它是5個較小的岩石圈板塊之一,面積與阿拉伯板塊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現存的所有板塊中,菲律賓海板塊是唯一的一個幾乎全部由消減帶包圍的板塊。它因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被“捕獲”和不活動的西半部,及由於太平洋板塊的西向消減而形成並不斷增生的東半部。西半部將來注定會消失,因為它將向西和北消減於歐亞板塊之下;而東半部則由幾條南北向的海嶺(自西向東依次是九州-帛琉海嶺、沖之鳥-四國海嶺和西馬里亞納海嶺)及其間的海盆(如四國海盆,是巨大的弧後盆地)組成。伊豆-小笠原列島和馬里亞納群島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則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系。
伊豆半島是菲律賓海板塊的最北端。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阿穆爾板塊)和北美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塊)三者會聚之點就是富士山。

特點

菲律賓海板塊以俯衝邊界為主,易於產生形變。將理論結果與地球物理、地質以及GPS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發現菲律賓海板塊內部及邊界有明顯形變。討論了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互作用,指出其相互作用有明顯的分段性。在南海海槽一帶有較強的擠壓,在琉球海溝一帶由於兩板塊耦合較弱及沖繩海槽的開裂,沒有形成對東亞大陸的擠壓;台灣附近兩板塊碰撞,對中國東南形成較強的擠壓;在菲律賓群島一帶形成兩板塊間的複雜變形帶,使兩板塊間的作用減弱。
菲律賓海板塊菲律賓海板塊

成因

菲律賓海板塊為俯衝帶所圍繞,使得它與洋脊體系相隔開,它缺失熱點軌跡,並缺失增生邊界。所以,它相對其它主機板塊的現代運動很難測定。因此對它的成因還有不同看法。 古地磁可提供解決菲律賓海板塊運動和成因的一些問題的一種手段。得自陸地和海洋鑽探的傾角資料都一致地指出此板塊向北移動。然而偏角資料的解釋不清楚。僅有的海洋鑽探的偏角結果得自ODP126航次,它表明自晚第三紀中期以來有很大順時針轉動。陸地研究也指出有偏角變化,表明有巨大順時針轉動,但對這些結果的解釋有爭論,因為所有採樣位置都位於板塊的東緣,那裡有局部構造轉動。

扮演角色

菲律賓海板塊平均每年以30度角向西北移動8.2厘米,與台灣所處的歐亞板塊形成頂撞。“9·21”台灣大地震的根本成因就在這裡。而板塊造成的衝撞集中在車籠埔斷層。
1999年11月下旬,王彥斌、李建成又同專程趕來的世界著名構造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安吉利爾一行來到台灣東部,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考察。花蓮東部的正是菲律賓海板塊同歐亞板塊相接地帶。這裡直接可以在地表觀察斷層的移動,是世界少有的可測量活斷層的地質奇觀。科學家們的測量結果表明,這裡每年被菲律賓海板塊頂推而垂直升高1厘米,向西北移位2—3厘米。安吉利爾認為,這等於釋放了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擠壓的能量的1/4左右。並指出,這並不等於說花蓮地區不會發生大的地震。
2010年3月4日上午發生的高雄甲仙6.7級地震共造成64人受傷。統計顯示,地震共造成5起火災,其中以台南縣山上鄉的宏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工廠火災最為嚴重。消防部門共出動45輛消防車、近250人參與撲救,目前火勢已得到控制。
台灣高雄縣、屏東縣交界4日8時18分發生芮氏6.7級地震,台灣氣象部門表示,這是今年台灣發生的最大規模地震,也是高雄地區自1900年以來最大地震。
地震發生時,駐台記者感覺到明顯搖晃,手機通訊一度不暢。根據台氣象部門的記錄,截至10時這一地區又發生3.5級以上餘震8次。嘉義、台南等地陸續傳出災情,但尚無重大人員傷亡。
位於震中的甲仙鄉鄉長劉建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地震導致當地發生3起小規模山崩,民房也出現龜裂,幸運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震中附近的嘉義和台南都有火警和民眾受困電梯等災情傳出,嘉義有一名路人被倒塌的樹壓傷。
台灣高鐵台中烏日站以南線路被迫停駛,台鐵嘉義至善化段也中斷運營,連線高雄美濃和屏東高樹間的高美大橋因發生裂縫停止使用。台電共有5部機組跳閘,目前正全力清查線路,確保線路正常後再重新啟動運轉。台電錶示,目前尚不能完全確定受到地震影響而發生停電的戶數。
台氣象部門研判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導致潮洲斷層錯動造成。地震專家指出,潮洲斷層一向被認為較平靜,發生如此規模的地震比較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