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會聚邊界 |
英文名稱 | convergent boundary |
定 義 | 板塊運動彼此會合的界線。在大洋,會聚邊界表現為深海溝和俯衝帶。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理學和河口海岸學(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 會聚邊界 |
英文名稱 | convergent boundary |
定 義 | 板塊運動彼此會合的界線。在大洋,會聚邊界表現為深海溝和俯衝帶。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科學(二級學科),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理學和河口海岸學(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會聚邊界 英文名稱 convergent boundary 定義 板塊運動彼此會合的界線。在大洋,會聚邊界表現為深海溝和俯衝帶。 套用學科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海洋...
匯聚邊界(convergent boundary)又稱匯聚邊緣(convergent margin)、聚合邊界、破壞性板塊邊緣(destructive margin),是兩個相互匯聚和消亡板塊間的邊界,俯衝帶和海溝是它...
菲律賓板塊的東界是會聚邊界,太平洋板塊消減於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會聚邊界,菲律賓板塊在此邊界消減於亞歐板塊(或由較廣義的亞歐板塊細分為的巽他...
石耀霖率先開展板塊會聚邊界水、熱、變形耦合問題的定量模擬。石耀霖對盆地沉積、壓密、孔隙水流動和熱演化歷史,及TTI值和成油視窗計算也進行了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會聚邊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
10. 973專項項目:大陸板塊會聚邊界的地幔動力學與現代地殼作用(2003CB716500),2003~2008年。吳才來負責項目 編輯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銅陵地區中生代高鉀鹼性...
納斯卡板塊的東界為一會聚邊界消減區,俯衝於南美洲板塊和安第斯山脈之下,形成“秘魯-智利”海溝。其南界與南極洲板塊形成離散邊界,即智利海隆,在該處因為海底擴張...
科科斯板塊的東北界和東界為會聚邊界,消減於北美洲板塊、加勒比板塊和南美洲板塊之下。其南界和西界則以離散邊界分別與納斯卡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接。中文...
4、板塊在離散邊界處的擴張增生得到會聚邊界處俯衝消減的完全補償,地球體積保持不變。5、地幔中的熱對流是板塊運動的驅動力。板塊構造說學說特點 編輯 板塊構造學...
2003-2008 板塊會聚邊界地幔岩及地幔行為,科技部“973”課題2006-2008 蛇綠岩鉻鐵礦中超高壓地幔礦物群和地幔動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2006-2008...
通過這次科學深鑽,我國科學家獲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揭示了板塊會聚邊界深部連續的物質組成、超高壓變質區的深部物質組成;證明了地質歷史上曾發生的板塊攜帶巨量物質...
指出了古大陸內部鑑定古板塊邊界的八項地質標誌,論證了華南從元古代開始就已出現了古板塊運動機制的觀點,成為國際上完整重建元古代板塊會聚邊界的實例,衝破了當時國際...
板塊邊界是構造活動帶,可分為離散型邊界、匯聚型邊界、守恆型邊界三類。板塊構造學離散型邊界 又稱生長邊界,是兩個相互分離的板塊之間的邊界。常見於洋中脊或洋隆...
(浙閩沿海A型花崗岩晶洞礦物和副礦物研究、花崗質岩漿體系中鈹的物種生成作用與鈹礦物熱液穩定性研究)、“973”二級課題1項(大陸板塊會聚邊界的深部成礦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