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沙大公國
- 英文名稱:Księstwo Warszawskie
- 所屬洲:歐洲
- 首都:華沙
- 官方語言:波蘭語
- 時區:UTC+1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國家領袖:拿破崙·波拿巴
- 人口數量:4,300,000人
- 人口密度:27.7人每平方千米
- 主要宗教:天主教
- 國土面積:155000 平方千米
- 建立時間:1807年
- 滅亡時間:1815年
基本介紹
成立
![華沙大公國 華沙大公國](/img/f/58a/nBnaukjMjNDZmdjYiRWOzI2YwgTNzMGMhNTNhVmNkFWNkJWM0YWZwIWMz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滅亡
![國徽 國徽](/img/a/b99/nBnauAzMilTOwYzNmVmYjRWYwMjYxITN3EGMjdjYyImM4kTN0MDZhRDNw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華沙大公國(波蘭文:Ksi?stwo Warszawskie;法文:Duché de Varsovie;德文:Herzogtum Warschau;俄文:Варшавскоегерцогство)是拿破崙一手扶植...
1809年,拿破崙一世(NapoléonBonaparte)先後擊敗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在波蘭中部建立華沙大公國(KsięstwoWarszawskie)。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華沙大公國出兵10萬,...
拿破崙對他的巨大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並為他頒發了榮譽之劍,之後波尼亞托夫斯基有獲得了榮譽軍團大鷹級勳章和華沙大公國大十字軍事勳章。接下來波尼亞托夫斯基先後在...
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議會在盧布林通過了成立統一的波蘭第一共和國的決議,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到華沙。波蘭共和國成為一個多民族的農奴...
1807年,曾被劃入華沙大公國。1815年,再次被劃入普魯士。弗熱希尼亞在1905年人口約有7000人,其中65.4%是波蘭人,28.9%是德國人。一戰之後被劃入波蘭。德國在二戰...
波蘭被成為馬克思成為"歐洲不死的勇士",自視甚高,不憚於與任何大國為敵,曾被...被復興——拿破崙的華沙大公國和沙皇的波蘭王國下不了決心——先天不足的1863年...
但是拿破崙盤算,在北歐的確需要一個類似華沙大公國的傀儡國家。如果貝爾納多特成為瑞典國王,可以增加法國的籌碼,所以拿破崙並不支持,但也沒有反對。...
1701年,布蘭登堡公國兼普魯士公國公爵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布蘭登堡-普魯士大...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
通過這一條約,拿破崙在普俄之間建立了一個華沙大公國作為緩衝國,由薩克森的傀儡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統治;在易北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上又建立了一個威斯特伐...
1807年,參與埃勞戰役,7月達武被封為華沙大公國軍政總督1808年3月拿破崙封他為奧爾施塔特公爵。1809年第四次對奧地利戰爭瓦格拉姆戰役中擔任右翼,擊敗奧軍,8月15日...
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崙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拿破崙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加入瑞士)、東...
同年底,東布羅夫斯基便組織起大軍,並成為新成立的華沙大公國的國防武力。1809年,東布羅夫斯基率軍在加里西亞抵抗奧地利帝國的入侵。1813年又以法國盟軍的身份,...
弗朗茨二世皇帝派出梅特涅出使法國,向拿破崙提出解散華沙大公國,解散萊茵同盟,讓出薩克森等條件;梅特涅警告拿破崙說,如果拿破崙不表示議和,奧地利將參加第六次反法同盟...
此外,拿破崙一世及其家庭還統治和控制了義大利王國、萊茵聯邦、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 [3] 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範圍內拿破崙一世力圖統一關稅...
此外,拿破崙一世及其家庭還統治和控制了義大利王國、萊茵聯邦、威斯特伐利亞王國、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王國、華沙大公國等。在帝國範圍內拿破崙一世力圖統一關稅,統一...
1807年7月達武被封為華沙大公國軍政總督,由於他對波蘭人的重稅和鎮壓,人民對他很仇視,1808年3月拿破崙封他為奧爾施塔特公爵。1809年第四次對奧地利戰爭瓦格拉姆...
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同意將普魯士國土由230820平方公里(89120平方英里)減至119223平方公里(46032平方英里);為拿破崙的盟友薩克森國王創立一個新的華沙大公國;在德國北部...
不久,奧地利向法國提出下述的和平條件:取消華沙大公國和萊茵邦聯;依里利亞各省應歸還奧地利;普魯士恢復在1805年的地位。拿破崙拒絕接受,於是普俄兩國在8月10日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