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榿葉樹,拉丁學名:Clethra faberi Hance,俗稱石河樹、泡花葉。序軸和花梗均密生鏽色成簇長硬毛,革質或近革質,橢圓形或長圓形,種皮上有近方形淺凹槽。花序軸和花梗均密被銹色成簇長硬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華南榿葉樹
- 拉丁學名:Clethra faberi Hance
- 別稱:石河樹、泡花(廣東)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杜鵑花目
- 科:榿葉樹科
- 屬:榿葉樹屬
- 分布區域:產廣西西部。生於海拔900米的林中。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引種植物,
形態特徵
半常綠灌木,高2—12米;當年生枝疏生星狀柔毛,很快變為無毛。葉近革質,橢圓形或長圓形,有時披針形,稀倒卵狀橢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6—14(-17)厘米,寬2—5(-7)厘米,向兩端漸變狹,頂端漸尖或近於短尖,基部稍鈍至楔形,老葉兩面無毛,有時僅於下面中脈和側脈疏生長柔毛,邊緣上半部具腺頭小鋸齒,向基部全緣,側脈8—12(-17)對,細網脈在下面明顯,葉柄長6—10毫米。總狀花序有2—7分枝、圓錐狀或近於傘形狀,稀於技端單生,長8—17厘米,序軸和花梗均密生鏽色成簇長硬毛;有片線狀披針形,通常與花近等長,稀長於花,有時宿存;花梗在花期時略長於萼,萼片卵狀長圓形,短尖,長2.5—3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4毫米,寬2毫米,頂端具流蘇狀淺裂,裡面散生稀少疏柔毛或無毛,雄蕊略長於花瓣,花絲無毛,花葯倒卵形,基部短尖,藥室略叉分,長約1.2毫米,花柱無毛,有時於其基部有長硬毛,果時長4-6毫米,頂端柱頭乳頭狀,極短3裂。蒴果疏生分節長硬毛,直徑2.5(-3)毫米,果梗長4—6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2000米的山地密林及疏林中。越南也有分布。
分布範圍
產廣東(茂名市、羅浮山、滑水山)海南、廣西(十萬大山、扶綏、龍州、靖西、德保、那坡、百色、凌雲、隆林)、貴州(興義)和雲南東南部(富寧至金平、邱北一帶)。
引種植物
門中文名 | 被子植物 |
門拉丁名 | Angiosperms |
綱中文名 | 雙子葉植物 |
綱拉丁名 | Dicotyledons |
科中文名 | 榿葉樹科 |
科拉丁名 | Clethraceae |
科號 | 191 |
種拉丁名 | Clethra faberi Hance |
種中文名 | 華南榿葉樹 |
引種地點 | 廣東乳源 |
引種時間 | 20050102 |
引種號 | 57811 |
引種材料 | 苗 |
鑑定人 | 趙子恩 |
Id | 2395 |
栽培地點 | 引種過渡圃 |
引種數量 | 2株苗 |
栽培方式 | 地栽 |
生長性狀 | 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