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詞人牛嶠的這首詞寫女子的夢境和夢後的心理活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畫屏重疊巫陽翠
- 創作年代:唐末五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牛嶠
- 詞牌名:菩薩蠻
詞牌介紹,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詞牌介紹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髮髻,讓人感覺宛如菩薩,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菩薩蠻曲》,於是後來《菩薩蠻》成了詞牌名。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菩薩蠻》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此調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歷來名作最多。
原文
菩薩蠻
畫屏重疊巫陽翠,楚神尚有行雲意。朝暮幾般心,向他情漫深。
風流今古隔,虛作翟塘客。山月照山花,夢回燈影斜。
作品注釋
⑴巫陽——指巫山。
⑵楚神——指巫山神女。宋玉《高唐賦序》言楚王夢與神女相會高唐,神女自謂“旦為行雲,暮為行雨”。見韋莊《歸國遙》“其三”注。這裡甲此典故是說,神仙還有兒女之情,何況人世間呢?
⑶漫——徒然,枉然,杜甫《賓至》:“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乾。”羅隱《始皇陵》詩:“六國英雄漫多事,到頭徐福是男兒。”可見“漫”作“空”、“在”解,副詞,也可寫作“謾”。
⑷瞿塘——長江三峽之一,在四川奉節縣東十三里地。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⑸夢回——夢醒。
作品評析
這首詞寫女子的夢境和夢後的心理活動。
詞的夢境並未寫明,但由“巫陽”、“楚神”、“行雲”、“朝暮”這些詞,可理解為男女歡合之事。夢後女主人公又認為男子情意不可捉摸,行蹤無定,如今,自己不可虛許了瞿塘客,這些都從側面反映了女子心靈的創傷。最後兩句寫室內燈影姍姍,室外山月通明,山花灼灼,襯托出女主人孤苦的處境。
【集評】
張惠言《張惠言詞選》:牛嶠《菩薩蠻》詞,章法絕妙。“驚殘夢”一句以下,純是夢境,章法似《西洲曲》。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晚唐五代之際,神州雲擾,憂時之彥,陸沉其間,既讜論之不客,藉俳語以自,其心良苦。此詞哀思綺恨,殆與溫飛卿《菩薩蠻》詞略同。乃感士之不遇,兼懷君國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首句形容服飾之盛,次句言燕語驚夢。以下言夢醒凝望,柳花亂飛,遂憶及遠人未歸。換頭,言勉強梳洗,愁終難釋。“何處”兩句,更念及遠人所在之處,愈增相思;相思無已,故倍覺春晝之長。寫來聲情頓挫,自臻妙境。
陳廷焯《大雅集》卷一:溫麗芊綿,飛卿流亞。
栩莊《栩莊漫記》:全詞流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