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釀酒是以甘菊花(開者)為主料製作的藥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菊花釀酒
- 主要材料:甘菊花(開者)
菊花釀酒是以甘菊花(開者)為主料製作的藥膳。
菊花釀酒 菊花釀酒是以甘菊花(開者)為主料製作的藥膳。藥膳配方 甘菊花(開者)適量。製作方法 曝乾為末,以糯米飯中蒸熟,每7000克米用200克菊花末,拌如常釀法,多用細曲為良,候酒熟,壓去渣。功能效用 適用於風頭旋。
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菊花白酒傳統釀造技藝),流行於北京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中文名 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菊花白酒傳統釀造技藝)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單位 北京仁和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
歸圓菊杞酒,滋補肝腎、養血安神的藥酒。配方 當歸30克,桂圓肉240克,枸杞子120克,菊花30克,米酒5斤。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將當歸切片,與桂圓肉、枸杞子、菊花分別用米酒潤透,隔水蒸30分鐘,取出,候涼,放入3000毫升廣口瓶中,...
菊花白酒是在菊花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菊花酒的釀造歷史悠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西晉《風土記》載:“漢俗九月飲菊花酒,以拔除不祥。” 說明漢朝民間習俗就已經有喝菊花酒的習慣了, 菊花酒的釀製在魏晉時期已經盛行,元朝,菊花...
菊花延年酒,原名“菊花酒” 藥酒;藥物組成:菊花五斤 生地黃五斤 枸杞子三斤 功能主治 強壯筋骨,補益精髓,延年益壽。用法用量 每次溫飲一盞,每日共三杯。[製備方法] 上三味,搗碎,用水一碩,煮取汁五斗,炊糯米五斗,細曲碎,...
銀菊酒是以金銀花、野菊花等為主料製作的藥膳。藥膳配方 金銀花30克,野菊花80克,黃連30克,連翹20克,赤芍15克,生甘草9克,黃酒300毫升。功能效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疔瘡及一切癰疽初起。製作方法 上藥用水煎兩次,取藥汁濃縮...
菊花醞酒方是以甘菊花為原料的酒方。菊花醞酒方——(眩暈)(《太平聖惠方》)【配方】甘菊花(開者)。【製法】上藥,九月九日取曝乾者作末,以糯米飯中蒸熟,每一豆+斗米用五兩菊花末,溶拌如常醞法,多用細曲為良,候...
南宋年間,部分中原士族因逃避戰亂舉家南遷,相繼抵達香山小欖,那時小欖的山坡到處盛長野黃菊,在晚霞暉映下溢香流金,各士族沿用中原傳統釀製方法就地取材開始釀造菊花酒:以菊花和一定藥材浸泡米酒後加糖勾兌飲用,該法傳承然而品味上遠不...
菊花浸酒是以甘菊花,杜仲為主料製作的藥膳。處方 甘菊花半兩,杜仲4兩(去粗皮,炙微黃),當歸2兩,石斛2兩(去根),黃耆1兩,肉蓯蓉2兩(銼,去皺皮),桂心2兩,防風2兩(去蘆頭),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萆薢2...
2022年3月,菊花白酒傳統釀造技藝(房山區)入選北京市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021年)名單。所屬類別 傳統技藝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仁和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菊花白酒傳統釀造技藝...
茯苓菊花酒,主治骨節酸痛,步行艱難,肩背傴僂,言語謇澀,口面歪斜,中風失音,半身不遂等疾。藥物組成 白茯苓五兩 甘菊花二兩 山茱萸二兩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肉蓯蓉(酒浸一宿,颳去皺皮)三兩 栝樓根二兩 ...
二地菊花酒是以地骨皮,生地黃等為主料製作的藥膳。藥膳配方 地骨皮,生地黃,甘菊花各50克,糯米1500克,酒麴適量。功能效用 滋陰補血,清熱明目,延年益壽。適用於消渴、身體虛驪、視物不明等症。製作方法 1.將前3味加水煎煮,取濃汁,...
1982年,北京仁和酒廠根據清朝御酒坊提供的祖傳清宮秘方釀製出了菊花白酒,精選優質杭白菊、人參杞子沉香等20餘種名貴藥材,經純正優質白酒秘法釀製蒸煉而成,具有酒體晶透,香氣高雅、柔和甜潤的特色。
本方治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特點在於用釀造法製備藥酒。在現代中成藥中,這一工藝早已失傳。藥物組成 白朮(切) 地骨皮 荊實各五斗 菊花三斗 [功能主治] 補心志定氣。治心虛寒,厲風損心,氣性反常,中風手足不遂,語音沉澀。[用法用量...
菊花地黃酒是由甘菊花、生地黃、當歸、枸杞等配製的藥酒,有養肝腎、利頭目的功效。材料 甘菊花2000克,生地黃1000克,當歸500克,枸杞300克,大米3000克,酒麴30克。做法 1、將甘菊花、當歸、生地黃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汁,用紗...
仙姑菊花酒是湖北麻城一種名酒。麻城是“中國菊花之鄉”,自古就有釀菊花酒的歷史,菊花酒是我國古代的吉祥酒,又是流傳幾千年的長壽酒,是中華國粹,已被國務院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健康飲食的保健酒。概況 仙姑菊花酒根據祖傳秘方...
菊花酒法,材料為甘菊花。送服天雄散,每日兩次,主治頭目眩暈。菊花酒法——(眩暈)眩暈病出《內經》至真要大論等篇,眩者目眩眼花,暈即頭暈頭旋,發作時輕者閉目即止,片刻便過,重者不能站立,並常伴噁心、嘔吐、汗出,以致...
茯苓菊花浸酒主要用來治療骨節痠痛,行步艱難,肩背傴僂,言語謇澀,口面斜,中風失音,半身不遂。處方 白茯苓5兩,甘菊花2兩,山茱萸2兩,菟絲子3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肉蓯蓉2兩(酒浸1宿,颳去皺皮),栝樓...
浸菊花酒 浸菊花酒是廣東省韶關市重陽節習俗,是一個中原古俗,現在流傳的地區已經很少。節日當天,村民們會上山採摘野菊,摻和在釀酒的糧食中一起醞釀,直至第二年的重陽節再把酒拿出全家一起暢飲。
釀製菊花酒 我國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據《西京雜記》載稱“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晉代陶淵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頹齡”之說。後來飲菊花酒逐漸成了...
鮮花酒是採用一些可食用花卉配合一定的釀酒方法及釀酒原料釀製成的具有特殊花香的複製型香味酒。比較常見的有桂花酒、菊花酒、玫瑰酒、茉莉酒、牡丹酒等。簡述 在中國很早之前就有一些關於鮮花制酒的記載。如,菊花酒在漢代就已經有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