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霍面
- 外文名:moho
- 別稱:莫氏面
- 屬性: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
- 發現者:莫霍洛維奇
- 深度:6-70千米不等,平均33千米
莫霍面,地殼同地幔間的分界面,是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或莫氏面)。...
莫洛霍維奇不連續面,又稱莫霍面或莫氏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莫霍面鑽探計畫(Mohole Drilling Project):美國的莫霍面鑽探計畫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鑽探計畫。於20世紀50年代末啟動,目的是要鑽透莫霍面,揭開地殼下面地幔的秘密,...
莫霍洛維奇,克羅地亞地球物理學家、地震學家、奧地利地質學家(有爭議)。他生於伊斯特拉半島的沃洛斯克。他發現了地殼和地幔之間的界面;後來這個界面就被命名為莫霍洛...
簡稱“莫霍面”或“M界面”。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契奇在研究薩拉布地區一次地震時發現的,並用他的名字命名該界面。莫霍面為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是不...
莫霍洛維奇間斷面通常稱作莫霍界面,或簡稱M界面,是指劃分地殼與地幔的界面。它是一個突變的邊界,它標誌著在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方面的一種變化,而不是物質從硬到...
莫荷面指地殼同地幔間的分界面,是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荷洛維奇(Mohorovicic)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莫荷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荷面。在有些資料中...
地幔(Mantle)介於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為4.59/cm3,積約占地球體積的82.26%, 地幔的質量約占地球總質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響...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處,屬於地幔圈。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
地殼斷裂(crustal fault)是指切穿地殼達到莫霍面的穿層斷裂。現代大洋地殼內的火山岩帶,多為地殼斷裂作用形成。...
地殼比岩石圈斷塊薄。它被地殼斷裂切割和圍限,可沿莫霍面滑動。現代大洋被火山岩帶斷裂所分割的斷塊,現代大陸被地殼斷裂所切割的台隆和台陷,以及槽塊內的槽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