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九牧祖祠

九牧祖祠位於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烏石。烏石古屬仁德里澄渚村,為唐九牧林氏發祥地。澄渚古稱“陳俞”,據明代名士俞釗(梯雲齋記)載:“自唐林蘊立券就陳暄市地,築讀書草堂於梯雲齋之北,遂改陳為澄,改俞為渚”。又因延壽溪支流澄溪流經此地,故地名澄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莆田九牧祖祠
  • 地理位置: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烏石
唐天寶間,太子詹事兼蘇州別駕林披自北螺村遷居澄渚;唐大曆間,披公第六子林蘊與其兄弟林藻在澄渚草堂埔構築書堂,“為遊戲藏修之所”,並與晉江名士歐陽詹等在這裡切磋學問,勵志攻讀,澄渚書堂成為八閩第一私學。林披治州事十載,勤政惠民,志尚高潔。他辭官歸里後,專心興學育才,以詩禮傳家。披生葦、藻、著、薦、曄、蘊、蒙、邁、 九子,個個俱賢。“父子兄弟,恂恂家塾,鯉庭有義方之訓,雁行有禮遜之美。迨學業既成,出應大科,東堂折枝,折無虛歲;棣萼之輝,聳動閩區,萬古歆羨。”(宋王琳《梯雲齋記》語)。藻、蘊九兄弟先後擢明經,登進士第,俱官刺史(州牧),學問、人品聞於九州,後裔子孫播遷海內外,世稱“九牧林家”。披公即為九牧林氏之開基祖。林披與其兄弟林韜(闕下林祖)、林昌(游洋—霧峰林祖)去世後合葬“澄渚後壟之原”,即在今祖祠東北部坡地處。三墓並列,坐癸向丁,窀穸相連,故名“三台拱曜”。墓南原有《睦州刺史府君神道碑銘》,銘文為林蘊所撰,立石於唐敬宗寶曆年間,五十年後黃巢兵過被毀。
九牧祖祠原為唐九牧大宗葦公派下奉祀披公之墓祠。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前埭房知府林鳴盛、材行房知府林及祖主持重建,並繪睦州(披公)、九侯(九牧兄弟)像於其中。清同治十二年(1873),韜、披、昌後裔三房合心捐資追祀萬寵,合祀韜、昌。祠門前矗立清代重修祖祠碑記(今存)。祖祠歷經百年滄桑,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瀕臨圯壞。1986年烏石族人與莆林熱心人士發起重修,得到廣東宗親的鼎力贊助。至1990年,祠堂與東側里社均已修復。
祖祠坐北朝南,寬20米,進深16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祠門與東側里社門毗連並立,歇山頂燕尾翅脊。祠貌古樸端嚴,為明代建築形制。祠門上方石額題祠名“九牧祖祠”,據考為明成化進士莆陽著名學者周瑛書跡。左右兩旁懸掛堂聯:“一門九刺史,三代五廷魁”。(按:“五廷魁”指唐九牧後裔元、明、清三代出了五個狀元,即仙遊籍元至元狀元林濟孫、元至正狀元林亨、莆田籍明永樂狀元林環,明嘉靖廣東潮州籍狀元林大欽,明道光廣東吳川狀元林召棠)。傳世堂聯為:“世業托三山,葉茂於今傳奕葉;宗祠開九牧,雲祁從古肇梯雲。”原有明代林茂達撰題祠聯:“派分九牧大宗,忠孝文章深啟佑;祠占烏山正脈,衣冠科第世聯綿”。堂上高懸主匾題為“澄溪毓慶”。原有一古匾題額“木分榆溯本”,為清光緒舉人林兆騏題撰。堂中供奉萬寵、韜、披、昌及九牧昆仲列祖畫像。廳堂左右上方各懸掛“狀元”、“探花”牌匾,廳牆上鑲嵌巨幅林氏《族范》(明刑部尚書林俊撰)以及九牧後裔林默(媽祖)、林環、林文(明宣德年間探花)、林俊、林潤(明萬曆年間鐵面御史)、林兆恩(即龍江先生,“三教合一”創始人)等列代名賢傳略豎匾。
祠堂內今存書題“烏山”(正面)、“種槐”(背面)橢圓形碑刻(高77厘米、寬60厘米、厚8厘米),碑為青石質,書楷陰刻,正面下方刻五言絕句一首,詩云:“烏石開靈境,白雲護草廬。徑中松菊在,解組賦歸歟”。落款為“端州”。(按:“端州”即唐九牧長房一世祖林葦,唐時曾任“端州刺史”。)
祖祠內現存一方唐代大石硯,硯長91厘米,寬54厘米。形制獨特,造型生動,硯邊沿開有水溝,硯池中雕刻一隻小龜。硯側有一出水孔。石硯刻工粗放,古樸大方。據《莆陽比事》記載,蘊藻兄弟以獨孤及《新學碑》“縵胡之纓,化為青衿”之語為憾,“因銘硯泉石,刻志業文”。晉江名士歐陽詹自泉山詣莆,初與藻蘊肄業於靈岩精廬,後於福平山築福平書堂,與藻、蘊兄弟共同研讀,此石硯為他們共用的文房四寶之一。今置於澄渚烏石祖祠內的大石硯為唐代原物。
祖祠前有一千年古井,泉水清冽,井台下方有墨池號“螃蟹迎湫”。井旁今存一石碑,上書“硯泉”二字,落款亦為“端州”。旁邊還有一宋代石孟,題款:“宋天聖間丙寅林穆之造”。
烏山詩碑、唐代大石硯,硯泉墨池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為唐九牧詩禮名家遺存的珍貴文物。
祖祠東側原為烏石里社,現奉祀天后林默娘。
九牧祖祠以其歷史悠久、人文積澱豐厚而聞名於世,世人美其名曰“丹鳳之穴,應龍之潭”。
祖祠附近有梯雲齋,為唐貞元間觀察使李琦在澄渚興學時所創辦之八閩首所公學。至宋代澄渚書堂和梯雲齋皆廢,後由林蘊九世孫林安中於南宋建炎改元之冬重建,林洵美、林仲仁等才美學碩之士則“自著書說”講授於書齋中,澄渚文教之風復盛。
祖祠西五里有林九牧墓,九丘並列作龜體,為福建省規模最大的唐代古墓葬,“大躍進”年代遭毀,現僅存墓址及附屬建築積翠庵、放生池,規劃重建為規模宏大的“九牧陵園”,以供海內外九牧林族裔瞻仰拜謁,寄託追本溯源之思。
其一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綿。
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
故家喬木蟠根大,深谷猗蘭奕葉鮮。
上下相承同紀載,百千年後萬斯年。
其二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
存孤實抗回天義,報國常懷貫日忠。
德潤丰姿人有異,光增譜牒世無同
古今記載難窮盡,一代強如一代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