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渚進士村

澄渚進士村

澄渚進士村,又名“汀渚村”,聽來頗沾染了幾分《滕王閣序》“鶴汀鳧渚”的意境。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村,澄渚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文化,得到了諸如“九牧林氏”宗親的大力支持。隨著“尋根文化”的興起,這個安於一隅的古樸小鄉村正綻放出她越發璀璨的光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澄渚進士村
  • 別名:汀渚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下鄭、俞里、廟前等
  • 電話區號:351131
  • 地理位置:福建莆田市西天尾鎮
  • 面積:1.8平方公里
  • 人口:3168人
  • 方言:莆仙話
  • 著名景點:梯雲齋、龍鳳榕、慧井、朱熹石刻
歷史沿革,歷史文化,主要景點,澄渚梯雲齋,廟前德本堂,俞里古建築,澄渚橋,廟前龍鳳榕,題刻,

歷史沿革

澄渚進士村。位於福建莆田市西天尾鎮。
唐天寶十一年(753)該村林披,明經擢第,任將樂令,遷睦州刺史,授太子詹事。他志尚高潔,勤政惠民,且以詩禮傳家,於北螺村遷居烏石,並創辦福建第一所私人書堂——澄渚書堂,其九子均在堂內課讀。唐貞元間(785—804),觀察使李釒奇命設高學,在澄渚興辦莆陽第一所官學——梯雲齋。於是學者雲集,人文薈萃。林披之九子於唐貞之間,先後登科,官居刺史:即端州刺史葦、容州刺史藻、橫州刺史著、韶州刺史薦、通州刺史曄、邵州刺史蘊、循州刺史蒙、雷州刺史邁、福唐刺史既,即唐代兄弟九刺史,世稱“九牧林”。
宋代,梯雲齋和澄渚書堂皆廢,林蘊九世孫安中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在澄渚書堂和梯雲齋舊地重建梯雲齋,文教之風又興。紹興五年(1135),林大鼐中了進士,官居吏部尚書;綠興十五年(1145),林洵美舉了特奏進士第一名,賜同進士,並官知縣;林益嚴、林益亮皆舉正科進士,林則之亦為之特奏進士。
元代,俞尚寬又重修梯雲齋,但在異族統治下,澄渚士子無心仕進,而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雕版印刷即時興起。俞良甫為避戰亂,於至正廿七年(1367)率三十多位刻工東渡海洋,寓居日本,從事雕刻,以高超的技術飲譽日本。他不僅積極向日本人民介紹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還將雕刻技藝傳給日本人,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代,梯雲齋“漫漶傾圯,其地淪沒民居。”弘治庚申年(1491),俞釗“挹前哲之遺芳,慨先人之舊址,復市其地”,重建梯雲齋,文教之風復盛,僅俞氏先後就創辦了榕原草堂、讀書精舍、三山書舍、三山書院等多處私學,莘莘學子,簪纓鵲起。俞氏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學生、增廣生116人,舉人17人,進士5人,賜七品官服者28人,知縣7人,府、州官6人,布政2人;自釗至遜祖孫七代科甲蟬聯,簪纓相繼:18世釗,成化甲午鄉薦,官太和、應山教諭,以子應辰贈兵部職方主政。19世應辰,明正德甲戍進士,官廉州、石阡知府。20世紹,明嘉靖癸卯科鄉薦,官杭州知州,杭州府,成都府同知。21世維屏,明嘉靖戊戍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官貴州左布政;維宇,明萬曆乙未進士,歷官山東右布政、湖廣左布政。22世近陛,明天啟戊午科乙榜進士(副魁);近華,明萬曆丙子科鄉薦,官徐幹縣令。23世一黼,明萬曆庚子科薦,江西南昌府靖江知縣。24世遜,清順治壬辰進士,授河南新安縣令。世稱“七葉聯芳”。
此外,還有下鄭的進士、按察付使鄭汝舟及其孫輩三人的科第佳話以及陳、林、姚、黃、朱諸姓的達人韻事,至今傳為美談。
澄渚村的古文化積澱豐富,今存有寧昌廟、慧泉井、古榕村、綠蔭亭和廟前橋、朱熹的“耕雲”、“釣月”,陳獻章的“俞氏世家”,俞榕原的“澄渚”、“壽山”、“福水”、“臥龍池”、“平生一片心”、“謝塵關”和望洋台等石碣、石刻,無署名的“七葉聯芳”、“甲科世第”、“紫薇舊第”和“中憲第”等石匾。
另,媽祖林默娘七世祖林蘊,在“九牧林”中排行第六,唐貞元四年(788)明經出身,闢為西川節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節度使劉辟謀反,派劊子手持刀脅迫林蘊隨他反叛,林蘊毫無畏懼地叱罵:“死即死,我頸豈頑奴礪石耶?”劉見其大義凜然,終不敢殺。川亂平後,擢為邵州刺史。卒後賜謚“忠烈”。林蘊後裔有一支居湄洲灣沿岸,地名叫忠門,即表其“忠節”之意,現在地名仍舊。此為後話。

歷史文化

唐九牧林發祥地烏石
唐九牧素以詩禮傳家,人文彪炳,代出英傑。唐有林藻,林蘊各以文名、忠烈名著唐史;宋有祖姑林默(即媽祖,御封天上聖母)為台灣第一宗教信仰,明有永樂狀元林環、刑部尚書林俊、"鐵面御史"林潤、"三教先生"林兆恩(龍江)以及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等均為名垂青史的九牧名賢。九牧林自唐代開基,歷經1200餘年,世遠支分,派衍閩、瓊、台、浙、贛、湘、桂、川、黔、等省、區以及東南亞各國,子孫繁衍海內外,後裔遍及五大洲,為林氏第一大支。真可謂"喬木盤根大,猗蘭奕葉鮮"(宋仁宗題《林氏家庭》詩)。然而千枝一本,萬派同宗,九牧林根在莆田,源出澄溪,而唐睦州刺史林披公則是海內外族裔共同尊奉的九牧林基祖。
烏石自然村位於西天尾鎮龍山村隅,古屬澄渚村,近代析出屬龍山村。烏石東臨廟前,西接西山,南朝平原,北靠後壟山。村境四周布滿龍眼樹,環境優美,是唐九牧發祥地。
唐天寶年間,林萬寵之子林披由北螺村(今西天尾鎮林峰村)遷居澄渚烏石,娶鄭氏,生葦、藻、著、薦、曄五子;續娶陳氏,生蘊、蒙、邁三子;又娶朱氏,生蔇一子。林披之九子於唐貞(785—804年)之間,先後登科,官居刺史:即端州刺史葦、容州刺史藻、橫州刺史著、韶州刺史薦、通州刺史曄、邵州刺史蘊、循州刺史蒙、雷州刺史邁、福唐刺史既,即唐代兄弟九刺史,世稱“九牧林家”。
九牧祖祠九牧祖祠
為紀念先祖,族人在此建“九牧祖祠”。該祠堂原為唐九牧長房林葦後裔(宋時遷居莆誠前埭即近誠城廂英龍街一帶)所建奉祀開基祖林披之墓祠,明萬曆年間三十八年(1610)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韜、披、昌三房後裔合心捐資重修追祀先祖林萬寵,合祀韜、昌,並於祠前豎立清代重修族祠碑記(今存)。歷經百年
滄桑,至上個世紀80年代,祠堂已瀕臨圯壞,1986年烏石族人與莆誠林氏後裔熱心人士發起重修,至1990年,祖祠與東側里社均得以修復。
祖祠坐北朝南,抬梁弓脊,堂宇用六柱支架,鐫有“種槐留古蹟硯泉啟後,聯桂溯閩林文獻開先”;“世業托三山葉茂於今傳奕葉;宗祠開九牧雲礽從古肇梯雲”等楹聯,廳堂上方懸掛“澄溪毓慶”“狀元”“探花”等匾額,廳堂正中供奉林萬寵與韜、批、昌及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九牧兄弟畫像。院中左置一方巨型古石硯,祠前設有廣場與戲台,廣場下臨古蹟硯泉池。
祠左為烏石祖社,主祀媽祖,附祀社神,社內至今存一尊唐代石獅。
祖社東北處建有“三台拱曜”墓陵,中為林韜,左為林披,右為林昌,因三墓並連而得名。
林韜,林萬寵長子,字茂復,唐天寶二年(743年)授諫議大夫,升禮部侍郎,其後世稱“闕下林家”。
林披,林萬寵次子,字茂則,唐天寶十一年(752年)明經及第,任將樂令,遷潭州、康州刺史,貶臨汀曹椽,改臨江令,遷臨汀別駕,授太子詹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贈睦州刺史。他有九子,皆官刺史,號稱“九牧林家”。
林昌,林萬寵三子,字茂吉,以子萍貴,於唐天寶八年(749年)追贈中憲大夫。後子萍遷居仙遊洋,稱“游洋(霧峰)林家”。
這三台拱曜,占地總面積837.8平方米,通面寬33米,進深26.45米,由墓丘、環座、祭台、墓坪和廣場等組成;每個墓丘均為石、混凝土水泥構築,平面呈“風”字形,高1.5米,寬7米,深11.5米;有上下兩個墓坪。墓沿及陵園南牆分別雕飾“廿四孝”和“莆田廿四景”精美圖案等。陵園東側設有“后土閣”,西側立有“三台拱曜”、“林披墓”文物保護碑。
在“九牧祖祠”與“烏石祖社”之後,今從莆田城內遷建的莆田縣城隍廟,規模宏偉,建築壯觀,為唐九牧林的發祥地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裡將成為考古懷舊、認宗祭祖、朝聖禮拜的聖地。

  
俞里“七葉聯芳”
俞氏先後創辦了榕原草堂、讀書精舍、三山書舍、三山書院等多處私學,莘莘學子,簪纓鵲起。
俞氏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學生、增廣生116人,舉人17人,進士5人,賜七品官服者28人,知縣7人,府、州官6人,布政2人;自釗至遜祖孫七代科甲蟬聯,簪纓相繼。
甲科世第,七葉聯芳。甲科世第,七葉聯芳。
18世釗,成化甲午鄉薦,官太和、應山教諭,以子應辰贈兵部職方主政。19世應辰,明正德甲戍進士,官廉州、石阡知府。20世紹,明嘉靖癸卯科鄉薦,官杭州知州,杭州府,成都府同知。21世維屏,明嘉靖戊戍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官貴州左布政;維宇,明萬曆乙未進士,歷官山東右布政、湖廣左布政。22世近陛,明天啟戊午科乙榜進士(副魁);近華,明萬曆丙子科鄉薦,官徐幹縣令。23世一黼,明萬曆庚子科薦,江西南昌府靖江知縣。24世孫,清順治壬辰進士,授河南新安縣令。世稱“七葉聯芳”。
境內姓氏源流與分布初探
秦漢以前,莆田境內是閩越族聚居之地。秦漢以後,特別是兩晉南北朝、唐末五代至北宋末年,中原人民為避戰亂,多次大批南遷入閩,其中部分遷徙入莆定居。原住民閩越族人與他們互通婚姻,逐步同化,融合早期莆田主要人口。據考證,閩越族原住民只有盤、雷、藍三姓。
陳姓始祖媯滿,周武王時封於陳,其子孫以國為姓,後裔遷於齊。戰國時“田姓齊國”為秦所滅,齊王建之子陳軫復為陳姓,居潁川,其後裔繁衍最盛,故陳姓之郡望以潁川著稱。河南潁川人陳實,東漢桓帝官任太丘令。其裔孫陳潤,晉永嘉時入閩任福州尹,後定居於閩,自是陳姓繁衍於閩中。隋朝大業二年(616年),陳潤之十一孫陳邁的人領兵鎮守莆田,後來歸唐,出任開莆縣令,此為陳姓入莆田之始。陳邁任縣令期間多有惠政,因愛這裡林壑優美,致仕後便卜居於此。他逝世後當地百姓曾立廟祭祀。他的後裔號稱“十八陳”,已成為莆田著姓,發展出莆田玉湖陳氏。境內陳姓主要分布在廟前和俞里,為玉湖後裔。
陳姓上聯均為:潁水家聲大,下聯一般以衍派所在地雅稱冠頂,如玉湖陳下聯為“玉湖世澤長”。
林姓出自子姓,血緣始祖相傳源自國神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聞名,後被暴君紂王挖心,他的夫人媯氏逃難到今天河南衛輝、淇縣一帶的長林,生下一個兒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賜他兒子林姓,並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一帶),此人就是林堅。林姓由他最早發源,後人尊他為受姓始祖。東晉時的林懋(林堅的47代孫)曾因在徐州做官,定居後成為“徐州林”的開基祖,與“下坯林”血脈相依。他弟弟林祿是林姓入閩的第一人,在東晉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奉命出守晉安郡(福州一帶),並在當地定居,成為現今公認最大林姓支派“晉安林”的先祖,“晉安林”派生的旁支有很多,在福建全省有“闕下林”、“九牧林”、“游洋林”等,系衍全世界,素有“閩林遍天下”之稱。
莆田林氏通用堂聯為“故家喬木盤根大,深谷猗蘭奕葉鮮”。九牧林之姓聯為“九牧家聲大,三仁世澤長”
黃姓源於黃國古潢川(今河南潢川縣西),有一支世居湖北江夏郡,江夏成為黃姓之郡望與發祥地。西晉末年黃彥豐從河南光州固始入閩任晉安太守,卜居福州黃巷,其後裔黃遠芳之子黃岸於天寶間領徐州牧,任桂州刺史,後歸居莆田延福里黃巷山,為黃氏入莆始祖。其六世孫黃滔唐末乾寧進士,後任閩越王審知節度推官,因詩文詞賦冠絕當時,譽為“閩中文章初祖”。黃滔從黃巷遷城廂前埭東里,為東里黃氏居住,故稱“東黃”。今東里尚存黃滔祠。在澄渚境內分布於東黃自然村。
堂聯為:“江夏家聲大,東里世澤長”。堂號為“江夏流芳”
鄭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鄭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鄭國第一代君主鄭桓公友。鄭國被韓國滅亡後,國人改姓為鄭。自三國始設滎陽郡之後,天下鄭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滎陽。鄭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鄭姓出滎陽”或“滎陽鄭氏遍天下”的說法,所以,鄭姓的主要發源於今河南中部一帶。入閩始祖為東晉時的鄭昭。鄭昭劇永泰曾游莆,葬其祖於南山(今廣化寺)。其子鄭露、鄭莊、鄭淑三兄弟子孫分居興化軍三縣。鄭露唐德宗貞元年間官太府卿,遷居莆田南山,與其弟鄭莊、淑從永泰舉家搬到至城西南之南山鳳凰山南麓,創建湖山書堂,首開莆陽興學之風。鄭露其三兄弟世稱“南湖三先生”,為鄭氏入莆始祖。宋時鄭氏後裔著《通志》。境內分布在下鄭和廟前。堂聯為“夾漈書香遠,南湖世澤長”。
郡望吳興,唐姚鳳與其弟姚天明第三子姚肇先後遷莆。天明之後姚喜遷暢山(今城郊暢林村)。境內姚姓分布在東黃和半度店。堂聯:“梁國家聲遠,吳興世澤長”
郡望河間今河南獻縣東南,唐末俞姓隨王審知入閩,分布境內俞里,堂聯:“方伯(或易學)家聲大,潘侯(或琴弦)世澤長”。
吳姓原祖籍延陵郡。隋置,治所在延陵,今江蘇省武晉縣。唐武則天元昌元年,義士吳興攜眷入閩,後擇居莆田九華山下,鑿杜塘,築延壽坡,開發北洋平原;唐中和四年屯田員外郎吳祭自河南光州固始隨王審知入閩,兄弟六人分居福泉間,其一支遷居莆田華岩山下,卜居黃石錢坡。吳興吳祭後裔遂繁衍於莆田各地。境內幾戶吳姓人家居住在下鄭。堂聯:“渤海家聲遠,延陵世澤長”堂號“延陵世家”
郡望沛國(今安徽濉陽)。河南光州固始縣朱皋鎮朱璣,鹹通十年舉進士,唐末,隨父入閩,黃巢犯閩時辟團練使後遷古田令,後沿檄至莆卜居壺橋之左,為琳井朱氏開基祖。後人在今黃石鎮井埔、望江立祠紀念。境內朱氏分布在水流力。堂聯:“沛國家聲大,石阜世澤長”。
此外境內還有水流利的謝姓和韓姓等,因資料不足,這裡就不另一一列舉。

主要景點

澄渚梯雲齋

梯雲齋位於西天尾鎮澄渚村廟前自然村,據邑人俞釗《梯雲齋記》記載,為唐貞元年間(785-804)觀察使李琦肇興學校所建。據考證,這是福建首所官學。此前,邑人林藻、林蘊兄弟于于大唐大曆年間在澄渚草堂埔構築書堂,為閩莆第一所私學。梯雲齋官學創辦後,延納各地學者在此講道窮經,一時士子云集,以至“比屋業儒,俊選如林”。北宋時梯雲齋已廢,南宋建炎初,林蘊的九世孫林安中重建。元代又幾經興廢,澄渚名士俞尚寬重修。至明中葉梯雲齋已“漫漶傾圯”,明弘治庚申年俞釗等又在原址重建梯雲齋並撰寫《梯雲齋記》,文曰“挹前哲之遺芳,慨先人之舊址,復市其地而築之,榜曰‘梯雲’,仍舊匾也”。明代中後期澄渚文教之風復盛。
梯雲齋梯雲齋
梯雲齋於南宋間一度易名為寧昌廟。據故老相傳,唐時梯雲齋門前澄溪畔停留一段樟木,久不飄往他方。神明託夢鄉人,要他們把樟木撈起雕塑神像以奉祀。鄉民遂遵照神旨將這段木頭雕成神像奉於梯雲齋內。因這一無名神像供於書齋,鄉人學子便俗呼其為“書齋公”。傳說南宋紹興年間,興化大地久旱不雨,旱情嚴重,作物枯萎,當地百姓非常焦急,就請出“書齋公”出來祈雨。這一招果然靈驗,頓時天空濃雲密布,雷聲大作,降下一場暴雨,旱情得以解除,當年作物收成頗豐。莆籍吏部尚書林大鼐把此事上奏朝廷。高宗皇帝準奏敕封“書齋公”為“寧昌威武聖侯”。從此,梯雲齋便更名為寧昌廟。
據俞榕原梯雲齋記所述,古澄渚村“林氏九牧居其南,陳氏侍御居其西,方氏朝議居其東,而吾宗居其北。”《梯雲齋記》中還提及:“山嶽鐘秀,英才迭出,唐則有林蘊陳嶠諸賢作之於前,宋則有俞則之、林洵美諸公踵之於後,簪組蟬聯於一鄉,風聲傳誦於百世。”說明澄渚書堂、梯雲齋創辦後,村境人文鼎盛,名士雲集,孕育出很多英才。
清代已降,梯雲齋(寧昌廟)幾經修葺,解放後曾一度廢置。1997年澄渚熱心人士發起重修,並改建山門,工程歷時數年,至2006年正式告竣。重修後的梯雲齋仍保持明代形制格式,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澄渚村老年人文娛樂活動場所。梯雲齋庭院前的西南角有一口古井,名曰慧泉井。據傳說,此井乃創辦梯雲齋時為解決學子飲用水而挖掘的,學子們喝了井水後智力倍增,越發聰明,不少人明經及第登上仕途,因此後人稱此井為慧泉。
寧昌廟寧昌廟

廟前德本堂

德本堂位於澄渚廟前境內,為三一教祠堂。清光緒年由三教繼傳道統普耀梁先生領本邑翁敬等信徒所創建。祠宇歷經百年,屢毀屢興。
原祠堂為硬山頂堂屋,坐北朝南,面闊三間,供奉三教創始人林兆恩及門徒塑像。2000年由廟前境內新加坡華僑夏教弟子陳金水先生捐資人民幣20萬元重修,在原祠兩旁增設左右廡廊,並擴建庭院。現建築物面積835平方米。堂門高懸“龍華三會”匾額,雕飾精美,院埕開闊。整座建築布局勻稱,寬敞大方,環境清幽,為廟前鄭、黃、陳、林、翁、李諸姓及各地信眾會道之所。

俞里古建築

俞里是澄渚境內的一個自然村,俞氏先祖於元代舉家由北螺村今西天尾鎮林峰村移居於此擇地建房,先後建有榕原草堂、讀書精舍、三山書院、最樂堂、敦敘堂、敦睦堂、迎暉堂、重恩堂、世德堂、修德堂、積善堂、存輿堂、性本堂、俞釗府第、俞維屏和俞維宇兩布政府第、梅莊亭、春曉亭、高風亭、雲峰亭、春滿亭、賓壺樓、梯雲樓、俞氏大宗祠、合慶祠、世達祠、東渚家廟、主政家廟、龍坑社、攀龍坊、旌節坊以及立生居第等建築群。其中保存比較完整的最樂堂、敦敘堂和立生居第。
最樂堂為俞璉(字邦才,明成化年間貴州輸邊,詔賜七品冠服尚義郎)於明正統間(1436-1449年)建造,通稱“下大廳”,坐北朝南,為三金三廳、台梁歇山頂、以廳為中軸的對稱建築。一進為前廳,八柱支架,設有六扇門,兩廂各置兩房,前有廣闊的磚埕、圍牆及東西兩兩轅門;二進為中廳為中廳,六柱支架,也有六扇門,廳前懸掛最樂堂匾額。堂外懸有“進士”、“中憲第”、“紫薇舊第”、“甲科世第”、“七葉連芳”等匾額。
敦敘堂主人俞鉅,奉例輸邊,拜七品散官。此堂屋是俞鉅與其弟於明成化二十年(1485年)同建,通稱“上大廳”。規制宏博,占地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為莆陽第一堂。明代理學家周瑛書匾“敦敘堂”,復匾“荊庭春意”等,廳內珍存很多楹聯,並高懸“亞魁”等匾額。
最樂堂和敦敘堂均為俞氏家族迎賓接客、延納官員的大廳,保持明代官府第格局。敦敘堂前的大埕又是村社慶賞元宵和春祈秋報設壇、演戲的活動場所。
風雨中的古建築風雨中的古建築
立生居第主人俞立生,明貴州布政俞維屏之玄孫,經商江浙,獲利豐厚,家道殷實。居第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建,宅第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恢宏,整體構築結構嚴謹,勻稱、古香古色。據說當年俞家三年挖地,十年建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建成這座著名的大宅院。
俞里自然村的古建築文化積澱豐厚,為研究莆田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人文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澄渚橋

位於龍山村大橋頭(古屬於澄渚村)。南宋紹興間李富建造,元太定年間由邑人俞尚寬重修。古為石樑橋,橋身南北走向,用4條赤褐色長條石鋪設,最長條石為7.10米,條石表面還鐫刻著陳俞(即今澄渚村)捐石人的名字。橋全長24.35米,寬2.40米,橋樑石厚0.35米,船形橋墩,2墩3門橋兩邊設定石欄桿。造型古樸,橋石長而厚,堅固美觀。歷經近八百年風雨侵蝕,至今橋基、橋身仍保存較為完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澄渚古橋北側新儀村旁有一明代神道碑(下部殘缺),俗稱“姚公神道碑”。此碑由明嘉靖二年進士、浙江政司左布政使姚文等於嘉靖乙卯年為其父姚慎修(朝列大夫)所撰立。碑正面豎刻其父追封的勛號、職位,落款為撰立者姓名、職位。
澄渚橋澄渚橋
該碑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人擊斷,神道碑和龜趺分離。殘碑通高3.03米,由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額正中豎刻篆書“恩榮”二字,碑額上鐫刻二龍戲珠圖案。碑額高0.7米,寬0.8米,厚0.22米,寬0.85米。碑座為龜趺形,龜趺呈臥伏狀,頭部微露,可惜龜的頭部已經毀壞。龜趺高0.5米,長1.56米,寬1.05米,整體雕刻古樸生動,刻工精細,雖經四百多年的風雨侵蝕,紋飾至今清晰可見。

廟前龍鳳榕

植于澄渚廟前橋頭梯雲齋門前,旁臨澄溪。據傳為元代所植,現僅存兩株。其一軀體捲曲如飛龍,其一虬髯飄舞如鳳舞。雙榕樹冠交錯,俯仰有致,里人雅稱龍鳳榕。樹圍均周長約4米,蔭地約300多千米。今人在樹下建綠蔭亭及水上涼台,為村民憩納涼之用。
“龍鳳榕”及“綠蔭亭”“龍鳳榕”及“綠蔭亭”

題刻

澄渚文教發達,在當時很有名氣,宋代理學家朱熹途徑莆田時,也曾慕名而來,在這裡留下書題“耕耘”、“釣月”兩通石刻。另有一通明代書法家陳獻章書題俞氏世家碑拓,通高168厘米,寬54厘米,厚36厘米,筆跡雄健而瀟灑。陳獻章,字公甫,號石齋,廣東新會人,明英宗正統年間舉人,善束茅代筆,自成一家,時號茅筆子,世稱白沙先生。俞里還珍存明代邑人名士俞榕原的“福水”、“壽山”、“澄渚”等題刻。這些文物至今保存完整。
澄渚國小旁題刻澄渚國小旁題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