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澤寺

荷澤寺

荷澤寺位於,在熙來攘往的二環南路上是一個閃光點,它那飛檐翹角的殿宇夾雜在時尚建築群中,別有一種卓然不群的神韻。

基本介紹

歷史,興建,位置,

歷史

牌樓式的頗引人注目。這種大門居中、左右各一稍小洞門的山門也稱“三門”,意謂“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即能通之義。荷澤寺為尼眾道場,占地面積約3畝,不大,建築沿中軸線布局,算得上中規中矩。山門後照例是天王殿,朱門檻窗,檐下兩根大圓柱飾石刻蟠龍,裝點出莊嚴佛境。“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袒著“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胸懷,右手撫膝、左手捻珠,喜笑顏開、無限自在地安坐殿中。此布袋和尚造型的彌勒像寺院中最為常見。表“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即“四大金剛”)各執寶劍、琵琶、青傘、銀蛇等法器,立於兩側。見慣了泥胎木塑的威武高大與甲冑鮮明,荷澤寺里等身石雕的天王像顯得特別冷峻。大雄寶殿在天王殿後。重檐九脊頂,正脊中嵌寶珠,兩端騰龍,呈“二龍戲珠”狀。前砌月台,平面闊三間,深二柱,穿斗式木構架,木構件遍塗清漆,只在藻井、雀替等處描花貼金。大殿中央的釋迦牟尼佛金身螺髻,偏袒右肩,結跏趺坐於須彌座蓮台上,側侍左右的是迦葉與阿難尊者。殿內另供阿彌陀佛。天王殿與大雄寶殿均為1999年重修,殿內外柱聯上飛舞著書法家潘主蘭、趙玉林、周書榮、蔣平疇等人的翰墨。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書法家們無不把佛教文化作為書寫內容,在淨化心靈、弘揚佛法的同時,也推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因而,書法或繪畫往往能為廟宇增添文化魅力。

興建

荷澤寺始建於,初為荷澤庵。取“荷澤”為名,固因寺周圍廣種荷花,水澤連天之故,大抵還隱喻禪宗大師菏澤神會的故事。幾乎每一座古寺都不免幾經興衰的曲折,荷澤寺亦曾一度瀕於傾廢。至1979年,一代詩僧、西禪寺首座梵輝法師病居荷澤寺時對其進行了修繕,並邀陳鴻鏗等詩人雅集隨喜。梵輝法師留有一聯: “荷澤演宗風,西浦潮添延聖水;鷲山留勝跡,東林光萃曼陀花。”1996年闢建二環路後,荷澤寺又得以全面翻新修建,1999年竣工。周書榮居士為之欣題曰:“扢雅揚風當年酣擊缽,明心見性此日喜傳燈。”今日,人們可以在山門上讀到這兩副楹聯佳作。
寺內一派新意,卻有一榕一亭古貌蒼然。這棵壽命達三百多年的細葉榕,已於2005年被公布為福建省第一批一級古樹名木,2米多的圍抱與30米的高度構成其偉岸的外表,昂首蒼穹的身姿還十分硬朗。古榕旁有亭。乍一見,以為這是個獨立的亭子,實則屬一座石橋的橋屋。由於開闢新路,河浦被填,橋形也因此隱遁,但寺內還留有一小方擬作放生的池塘,使橋墩尚露。橋面由寬厚的石板條鋪成,約9米長、7米寬,仍相當堅固,此即 “荷澤橋”,亭稱“荷澤橋亭”。保存完好的木構亭子坐北朝南,單檐四角,以14根圓柱承重,檐角起翹的亭蓋曲線婉美,滴水瓦當,檐口施垂蓮懸柱。一面設美人靠坐椅。樑柱間斑駁的紅漆與檐下褪色的彩畫,在不動聲色地描摹古雅的格調。亭中置佛龕香爐,供奉滴水觀音。

位置

荷澤寺地處閩江下游北岸低洼處,從前這一帶阡陌曲折、池塘交錯,十八個村落點綴其間,被統稱為“十八洋路”(福州稱大片的田野與河浦為“洋”)。 1952年防洪堤壩築起以前,每年洪水季節,十八洋路都不可避免地飽受水患,人們苦不堪言,交通之不便、出行之難可以想見。該廊橋據說建於清道光年間,緣於一戶人家在荷澤庵觀音菩薩前求願,事成,建橋於庵前以還願。荷澤橋遂為十八洋路往來福州城的必經之路,在一百多年裡,為世人立下跨河濟渡之。它以成為一道景觀,堅忍地承受歲月的砥礪。想當年,荷花滿塘,清香溢遠,使在此修行之人不禁“扢雅揚風”、“酣擊缽”。而那些擔花掮米挑菜,從十八洋路進城的村民,營生辛勞自不待言,但中途歇腳於荷澤橋,置身碧葉紅英中,是否,也會湧起一剎至清、至雅、至美的情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