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荊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後的第二年即1954年,汛期天氣反常。夏季東亞上空的西北環流向北撤移延遲,長江流域的“梅雨”季節較常年延長了約一個月的時間,造成長江流域雨日增多,遭受覆蓋面廣的特大降雨;鄂霍次克海上空長期存在強大而持久的高空高氣壓,西南太平洋上的赤道氣流幅合帶進入北半球較往年遲一個月左右,而6、7兩個月太平洋副熱帶暖氣流勢力又較弱,最終造成了長江流域百年罕見的特大洪水。由於上游洪水來量大,而荊江河道安全泄洪又遠遠不相適應,因而中央防汛總指揮部果斷決定首次運用荊江分洪工程,三次開閘泄洪,確保了荊江大堤及兩岸人民的安全,發揮了荊江分洪工程的巨大作用。
荊江防洪的嚴峻形勢
荊江,地處長江中游,上起湖北省
枝城市,下至湖南省
洞庭湖口
城陵磯。下荊江裁彎取直後,荊江河段全長377km。
荊江南岸有四口分流,自上而下依次為:
松滋河的
松滋口,虎渡河的太平口,
藕池河的藕池口和
華容河的調弦口(以下簡稱“四口”)。四口分泄荊江洪流注入
洞庭湖,與湘資沅澧四水匯合後於城陵磯出長江。由於四口入湖泥沙的淤積,導致四口分流日益減少,從而逐年抬高荊江水位。荊江北岸有聞名遐邇的
江漢平原。荊江南北兩岸地面分別低於沙市站汛期水位達8~13m。漲水時,人在水下走,水在屋頂行,形似地上河。汛期洪水嚴重威脅荊江堤防,荊江北岸的
荊江大堤首當其衝,形勢十分險要,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稱。當地人民每年洪汛都在提心弔膽過日子,故有:“荊沙不怕刀兵動,只怕南柯一夢中”的民謠。
荊江分洪工程建設
1950年冬,
毛澤東主席親自審閱並批准了
長江水利委員會向中央報送的《荊江分洪工程計畫》(以下簡稱《計畫》)。
《計畫》本著“蓄泄兼籌,以泄為主”,“江湖兩利”的原則,以1931年8月5日至25日宜昌-枝江洪峰水位、流量為標準,配合荊江北岸加固荊江大堤,在荊江南岸藕池口安鄉河以北,太平口虎渡河以東地區,開闢921.34 平方千米的分洪區,以分、蓄荊江上游洪水的超量洪峰流量,減輕洪水對荊江北岸大堤的威脅。
1952年3月4日中南軍政委員會召集湖南、湖北兩省和中南
水利部、農林部、
交通部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人,審議《計畫》的實施方案。3月15日中南軍政委員會第74次行政會議通過《計畫》的實施辦法,並作出《關於荊江分洪工程的決定》,同時成立了以
李先念為首的荊江分洪委員會及其所屬機構。分洪工程包括:荊江大堤加固;太平口進洪閘;黃山頭虎渡河節制閘及攔河壩;分洪區圍堤培修;南線大堤等。工程實施分為兩期,1952年4月5日全面動工興建,至6月20日以75天時間建成荊江分洪第一期主體工程。
荊江分洪工程進洪閘(荊沙人稱北閘),有54個進洪孔,長1054.375m;設計進洪流量為8000立方米/秒,可有效吞蓄洪水總量達54億立方米,其主要作用是分泄荊江上游巨大的超額洪水峰量,降低沙市水位,以確保180餘km的荊江大堤安全,同時,減少荊江四口注入洞庭湖的水沙量。
位於湘、鄂邊陲黃山頭東麓的泄洪閘(又稱節制閘,當地人稱
南閘),有32個泄洪孔,閘身長336.825m,設計泄洪流量為3800立方米/秒。其作用是控制虎渡河向洞庭湖分流量不超過3800立方米/秒,以確保洞庭湖地區數以百萬人口與廣大農田的安全。 荊江分洪工程費用經中央水利部核定為舊人民幣7150億元,(每萬元折合現值1元)。
荊江分洪委員會李先念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唐天際、劉斐。荊江分洪委員會下設秘書處、政治處、閘工處、器材處、供給處、堤工處和移民處,共配備幹部1076人(不包括移民處幹部)。
荊江分洪工程總指揮部唐天際任總指揮,李先念任總政治委員;副總指揮有:王樹聲、
許子威、
林一山,副總政委為:袁振。總指揮部下設南線工程指揮部,許子威任第一指揮長,田維揚任第二指揮長,李毅之、徐黨非、任士舜任副指揮長;北閘工程指揮部以張廣才為指揮,閻鈞為副指揮。指揮部設在沙市,又同時成立進洪閘、泄洪閘和荊江大堤加固等三個指揮工程部,具體負責工程的實施。進洪閘指揮長任士舜,泄洪閘指揮長田維揚;謝威任荊江大堤加固指揮長。
1952年4月5日荊江分洪工程全面動工,參戰的軍工、民工共30萬人。5月19日晚,中央水利部傅作義部長在中南水利部長劉斐、農林部長陳銘樞和前蘇聯水利專家
布可夫的陪同下來到沙市,視察了荊江分洪工程施工現場。24日在沙市召開贈授黨和國家領導人為荊江分洪工程親筆題寫錦旗的大會。毛澤東主席題詞是:“為廣大人民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周來恩總理題詞是:“要使江湖都對人民有利”。工地上一片歡騰,軍民戰鬥的熱情更加高漲,對提前完成工程建設起到了巨大鼓舞作用。
1952年6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和平會議的各國代表26人,來到荊江分洪工地參觀訪問,盛讚荊江分洪工程是:“為世界和平事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朝鮮人民軍訪華代表團也相繼來到工地慰問並贈送了錦旗。
荊江分洪工程於6月20日比預定計畫提前15天勝利建成,僅用了75天的工期。速度之快令中外水利界讚嘆不已。參加荊江分洪工程的10萬軍工、16萬民工以及技術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 4萬人,他們為工程的提前建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特等勞動模範松滋縣女民工
辛志英,在工作中帶領她的婦女隊創造每天碎石1.38立方米的最高記錄。勞動模範長江水利委員會工程師王鹹成經
何之泰總工程師的同意修正了南閘閘底板設計鋼筋布置,為國家節約了大量鋼材,並確保了工程的安全;勞動模範宜昌女民工譚銀翠,為工程建設推遲婚期,在一次推斗車搶運南閘急需的鋼材時,由於她三天三夜沒有休息,勞動過渡,在藕池口工地下坡時斗車翻轉暈倒在斗車路軌上,被後面的斗車軋斷了左臂,但她還堅強地對人們說:“我雖然失去了左臂但我還有右臂,還是可以為工程建設出一份力量”。勞動模範長江航運管理局海員鮑海清,採用了蘇聯的先進運輸經驗一列拖帶法,使工地所需的材料、物資運輸提前一個月運完,確保了工程施工的進展。
軍工英雄和模範功臣更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他們戰鬥在最艱苦的地方,九天八夜在黃天湖排除淤泥5.9萬立方米,提前四天完成了排淤任務,為黃山頭泄洪閘提前完工作出了巨大貢獻。
前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於3月、5月先後兩次到工地勘察、並對工程設計與施工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設和意見。
各級領導經常召開各種類型的會議,研究和布置工程的施工進展和技術方案的實施工作。荊江分洪工程技術委員會為確保工程質量,經常研究和討論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解決工程施工的疑難。
1952年6月25日荊江分洪工程總指揮部在沙市荊江大樓(現長委會荊江水文總站駐地)發布《公告》宣布:“荊江分洪工程勝利完成!”荊江分洪第二期工程於同年9月由長委會擬訂計畫並於11月14日進行施式。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任士舜為總指揮,湖北省荊州地區行政公署專員閻鈞任政治委員。工程先後動員荊州、宜昌兩地區的民工184777人,完成土方862.5 萬立方米(其中包括荊江右岸刨堤培修工程,虎渡河東、西堤,安全區圍堤等堤防的培修工程,以及進洪閘上游灘地創毀與東引堤延伸工程等),於1953年4月25日工程完工,實用經費572.55億元(舊幣)。至此,荊江分洪工程全面完成,國家總投資(舊幣)為5576.46億元(包括防洪、排水等工程費以及勘測實驗及設計費,水利工程管理費和事業經費與水利糧儲運輸費等)。
荊江分洪區位於湖北沙市對岸15km處的公安縣境內
虎渡河口,東瀕長江,西臨虎渡河,北起太平口與
荊州、
沙市隔江相望,南達黃山頭與湖南省安鄉縣為鄰;東西平均寬13.55km, 南北平均長68km,總面積為921.34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區內除南
閘口附近有4.5平方公里的崗地外,一般為平原,地面高程在32.80~41.5m之間。設計蓄洪量為54億立方米,區內轄4鎮,4場,5區,共23個鄉,有居民41萬人(1990年統計為50萬人)。區內原有兩條內河:一是東內河、清代名
順河;二是西內河,清時稱
長河。分洪區建成後,這二條河按“統一排水”的要求逐步改建成為自北而南縱貫全區的排水主渠道,總長度約70km。28個湖泊星羅棋布於區內,總面積約為分洪區的1/10。
分洪區內修建完善了電力排灌系統配套工程,使農業旱澇保收;原來薄弱的工業逐步發展成為完備的電力、機械、紡織等工業體系;區內道路縱橫,四通八達,已建成三大公路幹線, 擔負著活躍省內外經貿交流的重要作用。
207國道由
內蒙古錫林浩特經沙市過長江進入分洪區到湖南長沙直抵廣州。區內公路總長度約300餘km。
荊江分洪工程首次啟用
長江是雨洪型河流,上游洪水來勢很猛,而1954年上游洪水來量之大,為近百年所罕見。1954年宜昌年逕流量為5751億立方米,約占全流域年逕流量的50%(其中6月25日至9月6日,73天的逕流量為2795億立方米,占全年的48.6%;4至10月則為4975億立方米,占年逕流量的86.5%)。
1954年汛期,長江上游川江先後出現五次較大的洪峰,三次在7月下旬。與此同時,三峽區間和荊江上游支流清江暴雨區又相繼普降大到暴雨。由於暴雨面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 荊江河段各站水位均超過歷史最高紀錄:枝江站超過0.66m,沙市二郎磯8月7日17時30分水位比歷年最高水位44.49m(1949年7月9日)還高0.18m。當時荊江大堤本身存在著大量的弱 點,抗洪能力較低,一遇洪水浸襲便險象橫生。1954年汛期,荊江大堤先後發生脫坡125處,渾水漏洞315處,散浸235處,清水漏洞1408處,沖刷、翻沙鼓水68處,跌窩162處,其他險情43處,總計大小險情2400餘處。其中7月21日一天出險300多處,22日沙市水位達43.38m,預報還將繼續上漲,形勢危急。荊江防汛分洪總指揮部根據上述情況報請上級批准,決定於7月22日凌晨2時20分首次啟動新建成的荊江分洪工程進洪閘,以分洪荊江上游的超量洪水。當時如不開閘分洪,預計沙市洪峰水位可超過44.41m。開閘分洪時,沙市二郎磯水位已高達44.38m(7月22日4時),比預計洪峰水位44.85m低0.47m,到7月27日13時10分進洪閘並閉。此次分洪流量為4400立方米/秒,分洪總量達23.5億立方米,加上分洪區內漬水8.2 ~10.3億立方米,分洪區總蓄水量約為33億立方米。
沙市河段保證水位為44.49m,而荊江大堤沙市段及其附近的堤頂高程1954年為45.64m,荊江分洪工程如不運用,荊江洪峰水位最高時僅低於荊江大堤堤頂高0.01m。7月23日以後上游金沙江、岷江再次暴漲,並與嘉陵江、烏江洪水遭遇,洪峰沿途迭加,至7月29日沙市水位上升至44.24m。中央決定第二次分洪,分洪流量為4000立方米/秒,分洪總量為17.17億立方米,分洪區內總共蓄水已達47.2億立方米。如不分洪,沙市水位預計高達45.03m。分洪後維持沙市最高水位44.39m,爭取了汛期搶險的時間。
在第二次分洪的同時,長江上游地區先後連續降雨,預計沙市水位達45.63m,洪水將會漫溢大堤。中央指示,於8月1日21時40分沙市水位44.35m時第三次開啟北閘分洪。由於分洪區所余庫容僅47億立方米,難以繼續蓄洪,中央又決定開啟南閘,扒開虎東堤及虎西堤,使分洪區超額洪水進入洞庭湖與虎西備蓄區,與此同時,黃天湖排水閘也開始泄洪,使進洪與吐洪同時進行。第三次分洪最大分洪流量為7700立方米/秒 ,最大吐洪量4450立方米/秒,經過一系列分洪措施至7日沙市水位仍達到44.67m突破歷史最高水位。如不分洪,沙市洪峰水位預計高達45.63m,荊江大堤將不可構想。
綜上所述,荊江分洪工程首次運用,三次開閘分泄荊江洪水總量達122.6億立方米,第三次分洪期間,宜昌8月1日最大流量為66800立方米/秒,加上下游支流清江來洪量,枝江最大流量高達71900立方米/秒。而荊江沙市河段的安全泄洪量僅有50000立方米/秒。荊江分洪工程開閘分洪後,上荊江沙市河段降為49200立方米/秒,下荊江監利河段僅有35000立方米/秒,從而確保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的安全。荊江分洪工程三次開閘分洪降低了荊江河槽的洪水位近1.00m,減少了荊江四口泄入洞庭湖的水沙量,發揮了江湖兩利的顯著效益。
荊江分洪工程開閘分洪後第一次減少入洞庭湖水量7.267億立方米,第二次減少入湖量3.79億立方米,第三次減少入湖水量43.158億立方米,三次共減少入湖總水量54.219立方米,為減輕洞庭湖區水災作出了一定貢獻。
荊江分洪工程首次運用,三次開閘分泄荊江洪流,不僅使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直接受益,而且對九省通衢的
武漢三鎮和沿江城鄉75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世界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興建後,荊江分洪工程仍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重要水利樞紐,是保護荊江大堤防洪工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荊江分洪工程不僅是荊江地區的核心防洪工程,而且在上游三峽水庫和山谷水庫建成後,它仍然負擔配合組成長江遠期防洪系統,解決長江較大和稀遇洪水的危害。因此荊江分洪工程是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大型水利樞紐,是平原水利綜合利用的典範工程。
2006年05月25日,荊江分洪閘(北閘)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
位於荊江南岸公安縣太平口與北岸沙市大堤上。共有兩組。為紀念1952年完成的荊江分洪工程而建。分洪區位於荊江和虎渡河之間,面積921平方公里,進洪閘長1054米,高46.5米,分設54孔,每孔跨度18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碑為方形塔式,3層,高10餘米,花崗岩構築,漢白玉鑲嵌,新穎莊嚴,風采熠熠。中層四面,鐫毛澤東、周恩來題詞,鄧子恢七言韻語,李先念、唐天際合寫碑文;下層四面,浮雕有民眾施工場面;上層頂端置五角紅星。碑兩側分立六角攢尖亭,碧瓦紅柱,俏拔明麗。亭內石碑上刻有近千名工程模範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