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防洪的重點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防洪的重點,其中荊江河段,防洪最為險要而嚴重。它的右岸為洞庭湖平原,左岸為江漢平原,由於上游洪水來量往往遠大於河道安全泄量,加之右岸地勢高於左岸5~7米,因而左岸的洪水威脅更大。左岸現有荊江大堤始成於明朝,是歷史上長期逐漸形成的。堤身平均高度12米,最大高16米,大堤上起湖北省江陵縣的棗林崗,下至監利縣城南,全長182公里,保護江漢平原約1.3萬平方公里,農田1160萬畝、人口700萬,是長江防洪的重點堤防,雖然荊江大堤極為重要,但仍然存在一些致命弱點,汛期洪水位高於背河地面十餘米,堤基滲漏管涌、堤後多淵塘、堤身有白蟻隱患、臨河迎流頂沖部位崩坍等險情時有發生。加上洪水位有逐年上漲趨勢等,潰堤的威脅仍然存在。萬一荊江大堤潰口,潰堤洪水波將導致數以千萬計的大量人口死亡,巨大的潰口分洪量不僅使荊北平原一片汪洋,並且嚴重威脅武漢市的安全,甚至嚴重影響長江航運,後果不堪構想。目前荊江大堤的防洪標準,僅能防禦約10年一遇洪水,加上運用荊江分洪工程約可防禦40年一遇的洪水。因此,荊江現有防洪標準與其重要性相比是極不相稱的。
至於長江中下游其他重點堤防,如武漢市堤、安徽省無為大堤等現有防洪能力約可防禦20年一遇洪水,遇超過這一標準的洪水時,只有採取分蓄洪措施,顯然這些堤防的防洪能力與其重要性是很不相適應的。同時表明,長江洪水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都存在巨大的潛在威脅。
長江防洪的發展與防洪體系
長江中下游平原,由於隨著平原區地理條件,洪水特性,經濟發展,人口增長,防洪問題逐漸加劇,同時,與洪水鬥爭的手段也在相應地發展、完善中,據中國水利史載“堤防之設,始自楚相孫叔敖”。楚都在現湖北省荊州城北數公里的紀南城,可見距今約2500年,堤防在長江中游已開始興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泥沙的沉積,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大江南北兩岸先後逐步地圍成堤垸(圩垸)群,有的又合成大圈,使斷續堤線連成整線。至1949年,中下游平原堤垸多達2000處以上,其中湖南洞庭湖區圩垸近1000個,堤線6400多公里,保護農田500萬畝;荊江以北地區圩垸大,個數少,保護農田多,防洪堤線長達7000多公里,保護農田1500萬畝以上,下游鄱陽湖區,據記載圩垸較晚,始於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至明萬曆35年(1607年)統計達到345圩,保護耕地約100餘萬畝。用以防禦海濱潮汐與風暴潮的海塘始於五代(907~960)。至1949年中下游平原地區易受洪災的圩垸約有農田3000餘萬畝,防洪堤線總計約33000公里。堤防防洪能力低,幾乎每年都有大小不同的潰垸洪災。1949年以前,長江防洪工程,除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外,沒有防洪水庫、分洪、蓄洪等工程;且由於地方各自為政盲目圍墾興建堤圩,形成河汊水系紊亂、水流相互干擾;對防洪局面十分不利,致使洪災有日益嚴重的趨勢。
1949年以後,長江防洪工作發展迅速,並取得明顯的效果。首先是觀測、收集、整理、編印大量水文、洪水資料;分析長江洪水災害的基本規律;進而研究制訂防洪標準、規劃防洪方案。採取一切措施儘可能地減少洪水損失。主要工程措施有:堤防、分蓄洪工程(包括蓄洪墾殖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和山谷水庫等。非工程措施:主要有洪水預報、警報、編制防洪工程的安全渡汛緊急方案,平原分蓄洪區的管理以及防洪調度等。考慮到長江洪水洪峰高、洪量大、中下遊河道安全宣洩能力遠不能與上游來量相適應,如1954年洪水,長江中下游潰垸分洪成災水量達1000億立方米以上。且各種水利矛盾多,上、中、下游地區水利關係複雜,要給洪水安排好出路,解決長江防洪問題,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因此,規劃中訂長江防洪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加培堤防為主,整頓平原水系,有條件的地方陸續興建蓄分洪工程。這階段的任務已在1953~1958年基本完成;第二階段,繼續興建蓄分洪工程、整治河道、並加培堤防,在條件成熟的乾支流上修建水庫,承擔部分防洪任務;第三階段,結合興利,大量修建山谷水庫,逐步減少中游地區分蓄洪工程的防洪任務,減輕修堤防汛工作量。長江防洪是長江流域規劃的首要任務,目前的基本方針是,“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現在中下游平原區的堤防,總長近30000公里,保護農田已達8500萬畝和上海、南京、武漢等十多處大城市和工商業基地。到1984年堤防加培土方約30多億立方米,堤防防禦水位都有所提高。其中幹流堤防的防禦能力,已達到10~2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蓄分洪工程自1950年和1952年,在洞庭湖區和荊江區先後建成兩處蓄分洪區,蓄洪量共約90億立方米,1954年大水後,發展較快。現在已建或規劃安排的有效蓄洪容量達500餘億立方米。能有計畫地分蓄河道超額洪水,提高重點地區、城市和堤段的防洪標準。同時還進行了河道拋石護岸,石方量至今已完成6000餘萬立米,崩岸嚴重的河岸69%已得到初步穩定。此外,在1967年和1969年,對蜿蜒性的下荊江河道先後做了兩處人工裁直,加上1972年一處自然裁直,縮短河長78公里,在航運、防洪方面取得好的效益。1949~1984年,在長江乾支流上興建了大中小型水庫四萬多座,防洪作用主要在所在支流水庫的下游區。其中丹江口、柘溪、柘林、陳村、漳河等水庫防洪作用較大。丹江口水庫防洪,不僅提高了漢江中下游平原區的防洪標準,且明顯地減輕武漢市的防汛壓力。正在積極進行開工準備的三峽水利紐樞,是長江防洪系統的關鍵性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葛洲壩樞紐上游約四十公里,正位於上游與中下游平原河道的分界段,可控制上游集水面積100萬平方公里的洪水,三峽以上洪水來量占漢口以上長江洪水總量的三分之二。三峽樞紐建成後,遇百年一遇洪水,可不再運用荊江分洪區,沙市最高水位可控制在45米以下,即使1870年洪水再現,也能力爭保住荊江大堤的安全,同時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無疑將發揮巨大的調節作用。隨著三峽水利樞紐建成和上、中游乾支流水庫陸續興建,中下游堤防不斷加固,將可逐步減少中下游地區的分蓄洪量,達到保障中下游廣大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安全的目的。
長江防汛工作
早在西漢(公元前一百餘年)就有所記述,在清代編訂的“萬城大堤志”載有歲修防汛的組織、官銜、時節、方法與備料等。20世紀以來,曾出現過1931、1935、1949、1954長年大洪水,人民與洪水鬥爭的經驗教訓極為豐富,本世紀初期,“江漢工程局”即成立了管理與防汛單位。1949年以來,防汛工作更為國家重視,提出長江中下游平原區防汛任務與要求:在任何情況下,必須首先保障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並確保荊江大堤、武漢市堤的安全,在1954年洪水情況下,還要保證重要乾堤、重點堤垸、重大城市及交通幹線的安全等。在組織上統一機構、統一指揮;在技術上對工程搶護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都得到相應發展。長江防汛工作,在中央防汛總指揮部下設長江中下游防汛總指揮部,長江流域有關省、地、縣均成立防汛指揮部,行使各級防汛指揮職能。長江中下游防汛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發布長江水情、天氣預報;與有關單位進行防汛調查研究、制定防洪調度與特大洪水對策方案;總結交流防汛經驗等任務。在歷年的防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省、地、縣防汛指揮部,承擔組織民眾防汛隊伍,籌集當地防汛料物,負責防洪工程現場的防守、搶險、救災等工作,堅守崗位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防汛搶險救災的骨幹力量,對戰勝嚴重險情,執行緊急防汛任務,起著保證抗洪勝利的重要作用。在防汛中採取緊急措施時,都必須正確地妥善地處理各方面的矛盾,總的要求是小局服從大局,要把保障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並儘量把洪災損失減少到最小限度。
問題與展望
長江防洪的重要問題是:①防洪標準偏低,非工程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三峽工程建成前,中下游荊江河段堤防僅防10年一遇洪水,出現大量人身傷亡的威脅依然存在。②超額洪水峰量巨大,主要依靠堤防與分蓄洪工程,而分洪區的運用難度很大,臨時轉移任務艱巨,風險很大。③山區山洪、土石流時有發生,尚待有效治理。④天然湖泊調洪能力在不斷萎縮,致使江湖水位日益明顯抬高,相應降低了防洪標準增加了防洪困難。⑤上游區植被與森林破壞,山洪、土石流、滑坡災害頻繁、嚴重發生。據此,國家提出了“封山植樹、退耕還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堅持‘蓄泄兼顧、以泄為主’的防洪方針,建設好乾支流控制工程,有計畫、有步驟地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搞好以工代賑、移民建鎮;抓緊加固乾堤,建設高標準堤防,清淤除障,疏浚河湖”等戰略措施。今後應不斷加固堤防;完善分蓄洪工程建設;結合水資源開發先興建乾支流有防洪作用的綜合利用水庫,以改善當前防洪局面、減輕平原區分蓄洪任務;大力加強水土保持,減免山丘區山洪、土石流的威脅,並有利於控制與減少泥沙來源。加強和完善非工程措施;健全法規法制,並針對流域特性建立相關流域法規,切實加強防洪管理等。增長預報的預見期和提高精度,逐步實現水庫的預報調度、工程系統的聯合調度。三峽工程及乾支流水庫建成後,長江防洪形勢將發生重大變化,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將提高到100年一遇,結合運用分洪區,如遭遇1870年大洪水,可保證荊江大堤安全,防止發生毀滅性災害,長江防洪將進入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