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長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降雨量主要集中於汛期(5一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正常年份雨季中下游早於上游,南岸支流早於北岸支流,雨峰帶略有錯開,故一般年份上游乾支流和中下游乾支流洪峰相互錯開,中下游於流可順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乾支流的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災。但是氣候反常則造成全流域或局部較為嚴重的洪澇
災害。
雨情水情
雨情
1954年,由於氣候反常,雨帶長期徘徊在江淮流域,中下游梅雨期比常年延長1個月,梅雨持續50天,且梅雨期雨日多,覆蓋面廣。4月份鄱陽湖水系開始降大雨和
暴雨;5月份雨區主要在長江以南,湖南、江西、安徽南部等省
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其中鄱陽湖水系在500毫米以上;6月份主要雨區依然在長江幹流以南地區,位置比5月份稍往北移,500毫米以上的雨區往西擴展到湖南澧水和洞庭湖區,降水總量較5月份增加7%;7月份雨區往北推移,降雨中心分布在長江幹流以北和淮河流域。當月為汛期各月中雨量最大的一個月。中下游各站6、7月份降雨多為同期均值的1一3倍,漢口站7月份為多年均值的3.14倍;8月份雨區主要在四川盆地、漢水流域;9月份降雨基本結束。
水情
由於長江中下游雨季提前,洪水發生也比一般年份早。鄱陽湖、洞庭湖水繫於4月份即進入汛期。5月份江西、湖南、湖北均出現—了大到暴雨。長江上游支流烏江、嘉陵江、岷江5月下旬相繼出現了洪峰,中游城陵磯以下水位迅速上漲。5月底黃石站超過警戒水位;6月底漢口超過警戒水位,九江以下全線6月中旬已突破了警戒水位,中下游汛情出現全面緊張局面。
7月上中旬,上游地區進入雨季,宜昌站水位和上荊江河段各站水位急劇上漲。7月30日、8月2日宜昌站分別出現62600立方米每秒和668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並與中游清江、沮漳河洪峰相遭遇,使荊江河段連續出現緊張局面,並加劇了城陵磯以下幹流河段的防洪形勢。
中游最重要的控制站漢口,隨著中游各支流洪水的出現,5月中旬起,水位即頻頻上升,6月25日已超警戒水位(26.3米),7月份起又因上游洪水的出現,水位繼續上漲。7月2日超1949年洪水位27.12米,18日超1931年最高洪水位28.28米(當年保證水位),8月18日出現洪峰水位29.73米,創實測最高紀錄,相應洪峰流量76100立方米每秒。下游大通站的洪峰水位16.46米,超過歷史最高值1.66米,最大流量92600立方米每秒。
儘管當年按計畫扒口分洪和自然潰口總量達1023億立方米,降低了中下游幹流各站洪峰水位1.93米至3.35米,但由於1954年長江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續時間長,沙市站超警戒水位29天,城陵磯超警戒水位69天,超保證水位40天;漢口站超警戒水位100天,超保證水位52天,10月3日才退到警戒線;大通站超警戒水位109天,超保證水位88天。
徑流特點
幹流中下游洪水徑流量大、集中、洪峰流量高
當年長江流域在幹流宜昌以下,洞庭湖水系以及鄱陽湖水系等重要支流、湖泊洪水量,幾乎全部超過或接近於各水系的洪水年份。洪峰流量特高,自城陵磯以下各地區均突破歷史實測記錄,幾為有記載以來各大水年的集中表現。如根據頻率計算的結果,宜昌、漢口、大通等主要控制站汛期總量均相當於100年一遇,日平均最大流量宜昌為20年一遇,大通為167年一遇,漢口則為1430年一遇。所以幹流中下游洪水徑流量大、集中、洪峰流量高,可以說這是1954年長江洪水徑流的一大特點。①有關宜昌、漢口、大通日平均最大流量的重現期,限於當時資料條件,估算誤差較大。
1、1954年宜昌以上的洪水與歷年各洪水年比較
長江幹流宜昌站1954年年徑流量均超過有歷史記載以來(1965年)各大水年份中任何一年,4—10月汛期水量及7—9月洪水量分別為4975億m3及3256億m3,分別占年總量的86.5%及56.5%,這就充分說明1954年不但年水量超年歷史記錄,而且4—10月及7—9月的水量也遠較各大水年更大和更集中。
2.洞庭湖四水1954年與歷年各大水年比較
四水各站1954年年徑流量均稍大於1931年、1935年、1949年等大水年,雖歷年流量資料當中多為插補數字,但從已有數據看,當年汛期水量仍較其他洪水年份為大。
3.1954年漢江的洪水與歷年各大水年的比較
漢江流域襄陽以上1954年年徑流量,在各大水年中僅次於1938年,而大於1931、1935、1949諸年,至於7—9月的洪水徑流,則小於1938年,與其餘各大水年相當。其汛期洪水量集中程度,占全年的60%。這就說明了漢江流域1954年也屬於較大洪水年。
4.鄱陽湖五河流量分析
鄱陽湖五河的流量記錄年份短暫,贛江南昌站也不過七八年(當中1954年成果欠佳),鄱陽湖湖口水位記錄亦甚欠缺,無法用徑流量將1954年與歷年相比較。但根據當年鄱陽湖降雨資料分析,雨量特大,普遍超過歷史記錄。又根據南昌歷年水位比較,1954年最高水位,僅比1949年的低數厘米,這可以間接引證1954年該流域亦屬為洪水年。
峰型龐大、洪水歷時長
當年汛期,長江上游自接納了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烏江等主要支流來水後,再加上區間徑流的影響,在宜昌已經形成了高大的洪峰,全年流量超過40000m3/s的時間達45天,這是該站有歷史記載以來洪峰流量持時較長的一年。
洪水流經枝江以下,兼匯洞庭、鄱陽兩湖及漢江水系之水,經受沿江湖泊窪地的天然調節作用及分洪潰口等影響,在長江幹流城陵磯以下,逐成為一種拋物線形式、持時長久的龐大洪水過程,整個洪水時期幾乎完全超出了各大水年過程線之上,而成為各站歷年的外包線。
上、中、下游洪水同時發生遭遇
從降雨的起訖時間來看,一般年份,長江上游幹流宜昌以上的雨季在7—9月,而中下游兩湖地帶則在4—6月份,即上、中、下游的降雨季節是先後錯開的,因此宜昌以上各主要支流與洞庭湖四水、鄱陽湖五河的發水時間,也相應地一在7—9月、一在4—6月,中下游本身所產生的洪水量得以先期下泄,不致和上游的洪峰發生遭遇。然而該年度的雨季,中下游地區推遲到7月份,較一般年份約推遲了1個月;上游的雨季卻又提前出現,較一般年份提前了2個月,這樣上游5、6月的降雨和中下游的雨季重疊,中下游7月的降雨又和上游的雨季疊合起來,以致上游洪水提前發生,中下游洪峰滯後出現,全江河段乾、支流洪峰累聚,交相影響,結果釀成長江中下游1954年的特大洪水。
洪澇災情
1954年洪水為長江中下游近100年間最大的一次,由於新中國建立之初即非常重視長江的防洪問題,及時加高加固3萬多公里的乾支堤防,並利用長江中下游湖泊窪地,建設和安排了荊江分洪區、大通湖蓄洪墾區、白潭湖和張渡湖蓄洪墾區等平原分蓄洪工程,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上各級政府領導組織防汛搶險工作得力,保證了重點堤防和重要城市的安全,大大減輕了洪澇災害損失,儘管如此,但損失仍很大。據不完全統計,長江中下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有123個縣市受災,淹沒耕地4755萬畝,受災人口1888萬人,死亡3.3萬人,京廣鐵路不能正常通車達100天,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
抗洪鬥爭
長江防洪重點在中下游地區,這一地區又突出表現在中游。當時防汛抗洪鬥爭的目標是力爭依靠堤防抗禦各站保證水位;遇更大洪水則採取有計畫分洪措施,犧牲局部保重點,力爭將災害縮小到最低程度,確保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等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
1954年6月,長江幹流城陵磯以下河段,由於“梅雨”較強,鄱陽湖、洞庭湖水系相繼漲水,各站水位頻頻上漲,先後超過警戒水位。7月2日漢口水位超過1949年最高水位27.12米,堤防已告緊張。當時上游尚未進入雨季,荊江河段沙市站水位尚低於43.00米。但根據一般規律,七月份雨區可能移至上游地區,中下游水位即將進一步上漲,荊江防汛亦將進入緊張階段。因此,為保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兩個重點,決定一方面加高漢口堤防,必要時採取分洪措施。武漢第一期堤防加高工程以防禦漢口站水位28.50米為標準,略高於1931年實際最高水位28.28米。7月20日前後完成第一期加高任務,在此期間,由於梅雨延續,上游又進入雨季,幹流水位持續上漲,為爭取加高堤防的時間,在蔣家碼頭附近扒口分洪,與老灣潰口共同作用,緩和了水位的漲勢。另外,為保漢江下游北乾堤及尾閭堤防安全,有利於武漢市的防汛,七月19日在漢江禹王宮扒口分洪,也減緩了武漢水位的漲勢。7月下旬,上游洪水下移到中游,7月27日漢口站出現28.48米水位,一期加高工程發揮了明顯作用。緊張著武漢進行了第二期、第三期加高,第二期工程以防禦漢口水位29.0米為標準,第三期工程以防禦29.5米超高1米為目標。二、三期工程難度極大,當時漢口已基本處於四面受水包圍的狀況,土料、運輸都有極大的困難,為了贏得加高堤防時間,先後在潘家灣、新港和三江口扒口分洪。在各級領導的正確指揮和30萬軍民努力下,二、三期加高工程都趕在洪水到來之前完成了任務,抗禦了漢口站29.73米的歷史最高水位,比1931年最高水位28.28米高1.45米,此水位比1931年漢口潰堤水位高近3米,取得了1954年抗洪鬥爭的巨大勝利。7月中上旬,荊江河段即出現了緊張形勢。預報7月22日宜昌將出現洪峰,並將與中游清江、沮漳河洪峰相遭遇。如不分洪,沙市水位將接近45米,超過荊江大堤設計防禦水位和荊江分洪工程運用水位約0.5米。此時荊北地區雖已部分受災,但大堤一旦潰決,荊北將遭受毀滅性災害,還將威脅到武漢市的防洪安全。因此,經上報中央批准,北閘於7月22日2時開閘分洪。第一次洪峰過後,於7月27日13時10分關閘,分洪最大流量約6700立方米每秒,總分洪量約23.5億立方米,降低沙市最高水位約0.47米,實際出現的最高水位為44.38米。
據預報,枝城站7月29、31日流量為63000和65000立方米每秒,必須再次開閘分洪。經報上級批准,7月29日6時13分第二次開閘,最大分洪流量6900立方米每秒,至8月1日15時55分關閘,分洪總量17億立方米,降低沙市水位0.64米,實際最高水位44.39米,,如不分洪沙市水位將達45.03米。第二次分洪後,分洪區蓄水位已達到40.32米,比原定設汁蓄水位41米,所余容積只有5—6億立方米。
根據上游水情,預計8月2日枝城站流量將達63000立方米每秒,經上級批准:決定8月1日21時40分第三次開閘分洪。8月枝城洪峰流量達71900立方米每秒,根據預報,如僅開北閘進洪,分洪量不足,仍不能有效地降低沙市水位。因此8月8日基本上同時在臘林洲和八畝灘(上百里洲的下端)扒口分洪。睹林洲的扒口,口門長250米,最大進洪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進洪量17億立方米。北閘分洪至8月22日7時50分,第三次分洪21天半,最大進洪流量7700立方米每秒。
荊江分洪區三次累計分洪總量122.56億立方米,最大降低沙市水位0.96米,沙市8月8日最高洪峰水位44.67米,比1949年高0.18米。荊江分洪使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調弦口)總計減少入湖水量54.2億立方米。在第二次分洪期間,7月29日人民大垸臨江堤、魯家堤段決口,進洪量約6億立方米。8月6日24時荊江分洪區圍堤郭家窯堤段決口,向荊江吐洪。由於人民大垸進洪量增大,相繼在大垸的東西三戶街堤段吐泄入荊江。這時,監利水位迅速抬高,全線吃緊,荊江河段全面緊張。監利城南水位達36.57米,鑒於洪湖分洪區東部已經分洪運用,決定8月8日0時在上車彎江堤扒口分洪,口門寬約1000米,為防止口門過量擴大,兩端臨時裹頭。最大進流量8930立方米每秒,進流總量達291億立方米。這裡分洪回水上溯至郝穴附近,擴大淹區1000多平方公里。上車灣分洪降低監利水位大約0.7米,降低沙市水位0.1—0.2米,同時減少了城陵磯河段的防洪壓力,暫時減緩了武漢河段的緊張局面。但荊江河段防汛局面仍很嚴重。為此在虎東堤肖家咀堤段扒口,吐洪入虎渡河。為了增加分洪區的泄洪,還打開了黃天湖排水閘,下泄入虎渡河。
通過採取上述一系列的加高加固堤防和分洪扒口措施,確保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等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使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減小到了最低程度。
長江1954年防汛,中下游參與防汛的指戰員近1000萬人,遍及五省一市,僅湖北省參加人員就有385萬,其中武漢市30萬。這些指戰員風雨兼程,日以繼夜,建立於功勳,也有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終於取得了抗洪鬥爭的重大勝利,保住了重點地區和城市的安全。與1931年洪水情況對比,1954年大水不論洪峰,洪量都比1931年大得多,而洪災損失卻減少很多,如果沒有軍民英勇奮戰,沒有可靠的水情和天氣預報作為決策措施的依據,要獲得這樣的勝利是不可能的。為此毛主席為武漢市戰勝1954年洪水題詞:“慶賀武漢人民戰勝了1954年洪水,還要準備戰勝今後可能發生的同樣嚴重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