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華容河,又名調弦河。起於湖北省
石首市的
調關鎮調弦口(長江流入洞庭湖的“四口”之一),過
東升鎮(原焦山河鄉)後入
華容縣境,經
萬庾鎮、華容縣城、治河渡鎮(原潘家渡),岳陽市君山區
層山鎮,於錢糧湖農場旗桿嘴(華容縣六門閘)注入東洞庭湖,河長55公里。
形成演變
調關鎮北臨長江,西有調弦河與長江相連。民間傳說此地就是俞伯牙撫琴調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為“調弦口”,鐘子期死後,俞伯牙在他墳前將琴摔碎,斷裂的琴弦就成了調弦河。早在宋朝年間,人們就在這裡修建了“調弦亭”,只是後來由於年久失修而毀於民國。1999年,調關鎮人民政府在調弦口閘旁豎立了一座引人注目的“高山流水遇知音”雕像,2004年因加固荊南長江乾堤而拆去。在調關鎮,有一個行政村叫伯牙口村,有一個社區叫琴台社區,有一條道路叫琴台路,都是為了紀念這位琴藝大師。
西晉太康年間(
公元280年),大將軍杜預平定江南,下令從焦山開運河與華容河相通入洞庭,以利漕運,始稱焦山河(調弦河)。華容河在隋唐時期只是一條匯集桃花山南部和西部山洪向北流入大江的小溪。唐宋時期(618~1127),由於雲夢澤消亡,荊江兩岸築堤圍垸工程迅速發展,“九穴十三口”逐漸淤廢、填塞,荊江洪水被約束在兩岸堤防之內,水位顯著抬高,迫使下荊江洪水從“華容隆起”的埡口 (原小溪向北的流路)向南漫流。自此,華容河形成,流向由北注改為南泄。兩宋時期,河道形態無定。至元末明初,沿河兩岸開始大規模築堤圍垸,引導河水循堤間水道南下,逐漸形成固定河床。據《大清一統志》載,調弦口即為《水經注》中的“生江口”。明萬曆三十年(1602),陳公堤潰,衝垮安津垸,洪水在萬庾鋪分西南、東南兩股向南傾泄,其下又分多支。此後,華容河正式成為分流江水注入洞庭湖的水道。至清朝中葉,調弦口被挖開,長江經焦山河與洞庭湖貫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綜合治理,華容河形同人體脈絡的舊水道,被改造成統一的新水道;江水從調弦口流人華容縣境,經縣城分南、北2支向東南流,至罐頭尖匯合,東注洞庭湖。
華容河分泄下荊江洪水,實測最大流量為民國24年每秒1970立方米,最大半徑流量為1954年的153.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15億立方米。 1958年5月20日,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江西省委書記邵式平,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舉行會議,在國務院、水利電力部領導的關注下研究確定,調弦口堵口建閘。8月9日,國家水利部長江流域辦公室以長綜(1958)字第5432號函確定:當監利長江水位達36米,根據上游水勢,監利有超過1954年實際水位36.57米之可能時,調弦口扒口分洪;如預報水位不超過36.57米,則不必扒口分洪。
1958年冬,華容河首(調弦口)尾(旗桿嘴)堵壩建閘成內河。全長60.2公里,其中石首市12公里,華容縣37.2公里,錢糧湖農場11公里,東西兩岸流域面積1679.8平方公里,其中石首市531平方公里,華容縣820平方公里,錢糧湖農場227.8平方公里,岳陽縣101平方公里。
調弦口進水閘,每年開閘放水70~100天,年均泥沙淤積量25~38萬噸,至1986年,華容河已淤積泥沙550~700萬立方米,調弦口水閘壩外洪道長610米,比1954年淤高13米,僅餘一線低槽。華容河冬春為自排水道,夏秋為儲匯機排漬水入洞庭湖的蓄水河床。每年4~6月,沿岸內湖自此自流外排,一般底水27~28.5米。兩岸排水閘35處46孔,電排站單機110千瓦以上的26處、88台、17870千瓦,總排水量每秒161.3立方米。
水利工程
傳說就是傳說。事實上調弦河就是一條連通長江與洞庭湖的河道。湖北多稱調弦河,湖南則多稱華容河。調弦河的形成有多種說法,有記載說是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杜預為平定江南後,動用民力而開鑿調弦河,出入長江,以避洞庭之險,故此地又稱調弦口,為荊江四口之一(其餘三口為松滋口、藕池口、太平口);也有記載說形成於明末清初。究竟形成於何時至今亦無定論。
據史書記載,調弦河最初是分洞庭湖水入長江,宋朝時因荊江水位上漲和河道南移而變為分江入湖。歷史上,調弦河不僅有分泄江水、湖水的功能,還有漕運功能,到清朝中後期都比較通暢。清鹹豐乙卯年(1855年),重開調弦穴,設巡橋司,建海關,立水路關卡納稅,故又稱調關。調弦河畔的焦山河集鎮原是航運重鎮,因水路而興起,又名“招商河”,據說是“日有桅桿千根,夜有明燈萬盞”,盛極一時。可以想像出當時舟楫通江達湖、商賈四面雲集的繁華景象。到清朝後期,受江湖關係和泥沙運動的影響,調弦河開始逐漸淤塞、萎縮,水運、供水、防洪等效益逐步衰減。
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躍進”和“以糧為綱”政治背景下,為解決吃飯問題,各地颳起一股圍湖造田風。湖南省提出向錢糧湖(洞庭湖的一部分)要“錢”要“糧”。錢糧湖與調弦河相通,而要圍墾此湖,必須得先堵住長江來水。於是,湖南向湖北提出了“堵塞調弦口”的要求。1958年5月20日,國務院召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及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水利電力部主要負責人,專題研究“荊江四口”治理問題。此後,湘鄂兩省商定,由湖南華容縣在石首境內興建調弦口閘,控制江水入湖,圍墾錢糧湖農場,擴大湖區的可耕地面積,同時在湖南境內的旗桿嘴興建六門閘,與洞庭湖分離。這個方案很快得到國務院批准,並於1958年冬實施。至此,調弦河成了上不通江、下不達湖的內河。由於河口逐年淤塞抬高,調弦河幾乎成為死河,調弦口閘也成為一座不需要開啟的廢閘,荊江“四口分流”也演變為“三口分流”。
2007年,國家啟動了洞庭湖區綜合治理工程。2008年水利部批准的《洞庭湖區治理近期實施方案》中,最主要的治理內容就是錢糧湖等蓄洪垸堤防加固、安全建設和調弦河等洪道整治,並將在調弦河河口新建一座提水泵站,引江濟河,從而保障沿河地區的供水水源。
調弦口進水閘,
錢糧湖農場旗桿嘴(今稱六門閘),1958年,湘鄂兩省人民政府因當時形勢需要,修錢糧湖農場,下令將調弦河堵塞(堵口建閘)。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調弦河口堵口建閘的同時,還在下端出口旗桿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結構的6孔總寬為18米的排水閘,因其有6個閘門,故稱六門閘(現屬岳陽市君山區)進入東洞庭湖。
華洪運河,是1958年圍墾錢糧湖農場時開鑿的內陸河道,全長32公里,由於進出口通道受阻,流域內水資源矛盾突出,水污染嚴重,基本形成啞河。東起長江邊的洪山頭,西至華容縣的潘家渡,全長60華里。
形成
《
水經注》:“夏水入華容經范西戎之墓南。” 這裡的“
夏水”就指華容河,曾由麻里泗經花子墳、縣河口入
洞庭湖。
西晉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駐襄陽大將軍
杜預為平吳定江南,麾北方軍隊欲進入洞庭湖,只有岳州洞庭湖口一條水路。而洞庭湖口風大浪急,險象環生,且自
荊州而下路途遙遠,於是襄南大將軍杜預不得不思考另闢一條路徑。通過深入的調查,他們發現洞庭湖北岸有一條小河流(“
夏水”)與長江幹流十分接近(但不連通)。如果將它與長江貫通,則可大大縮短自荊州入
洞庭湖的路徑,並且相對安全隱蔽且利於航行。經過權衡,杜預毅然下決心開鑿運河---調弦河,同時疏浚夏水,這樣,
洞庭湖經夏水、調弦河與長江貫通,成為長江支流,遂名“沱江” “
沱水”。
變遷
歷史上的
華容河與
調弦河經歷了相同的命運,屢塞屢通。唐宋以前,
荊江之水浩浩蕩蕩經調弦河進入洞庭湖,不僅緩解了水患,而且還給兩岸百姓帶來了航運灌溉之利。至南宋年間,偏居一隅的宋寧宗趙擴欲以江南之力抗禦金兵中原之師,下令在荊楚之地挽湖建垸,並將湖區民田收歸官府。為抑制水患,調弦穴口奉命堵塞。不料幾年之後,被堵塞的調弦河、華容河不僅沒有為民眾帶來幸福和安寧,反而因為長江流水不暢,導致江水衝垮堤壩,席捲村莊,原來辛辛苦苦挽築的民垸毀於一旦。 明洪武元年,調弦穴口完全被泥沙所湮塞,兩岸的堤防也百孔千瘡。至明隆慶年間,官府召集民眾再一次疏通
調弦河、
華容河。由於水流通暢,此後多年江流安瀾,兩岸百姓無水患之災。在鹹豐十年(1860年)前,華容河是從縣城經花子墳、縣河口,於九斤麻入洞庭湖。1852年
藕池決口後,華容河故道為
藕池河所奪,被迫東流改道為現狀。
1958年,湘鄂兩省人民政府因當時形勢需要,修錢糧湖農場,下令將調弦河堵塞(堵口建閘)。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調弦河口堵口建閘的同時,還在下端出口旗桿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結構的6孔總寬為18米的排水閘,因其有6個閘門,故稱六門閘(現屬岳陽市
君山區)進入東洞庭湖。至1959年冬,調弦河、華容河實際上變成了兩頭可以封死的內河、成了平原水庫。自此,南下的長江水被
調弦口閘封住,華容河成為內河,河段嚴重淤塞,幾乎失去了調水蓄水功能,昔日百舸爭流的情景日漸消失。華容被描述為“頭頂長江水,腳踩洞庭波”的典型的水鄉澤國也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