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弦河

調弦河

調弦河是著名的荊江四水(長江入洞庭湖之支流)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東部,北起調關鎮之西的調弦口,南接湖南華容河(“沱江”),流經洋河渡、萬庾、縣城、潘家渡,於旗桿咀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1679.8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1128.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調弦河
  • 地理位置:湖北省石首市東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1679.8平方公里
  • 歷史由來:西晉太康元年
產生背景,歷史沿革,發展現狀,水利開發,地圖信息,

產生背景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大夫俞伯牙乘舟自楚都(郢城)東下,因避風雨在此臨時停泊。晚上閒來無事,他不由撫琴而歌,開始一曲意在高山之律,樵夫鐘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著他又彈了一曲意在流水之律,子期則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於是大喜過望,遂與子期結為莫逆之交。兩人便在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名。民間傳說此地就是俞伯牙撫琴調弦遇知音之地,遂命名為“調弦口”,鐘子期死後,俞伯牙在他墳前將琴摔碎,斷裂的琴弦就成了調弦河。

歷史沿革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大將軍杜預為平吳定江南,大舉動用民力在此修建運河。當時北方軍隊欲進入洞庭湖,只有岳州洞庭湖口一條水路。而洞庭湖口風大浪急,險象環生,且自荊州而下路途遙遠,於是襄南大將軍杜預不得不思考另闢一條路徑。通過深入民間調查,他們發現洞庭湖北岸有一條名叫沱江(今華容境內)的河流與長江幹流十分接近(但不連通)。人們看到:如果將沱江與長江貫通,則可大大縮短自荊州入洞庭湖的路徑(不必繞道洞庭湖湖口),並且相對安全隱蔽且利於航行。經過權衡,杜預毅然下決心開鑿了此運河。因其進水口地處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地,故取名“調弦”,後來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發展現狀

泥沙淤積相當嚴重。調弦口門已完全淤塞,自調弦口閘以下約6公里河段幾乎沒有河床形態,河底現僅存一條流水小溝,且石首境內13公里河段普遍淤高5米以上。即使在汛期,調弦河也很難有過境水流,調弦口閘實則已成為死閘。
航運業遭到滅頂之災。原來華容至調關常年有機帆船來往,一些較大的船舶通江(長江)入湖(洞庭湖)也不受阻礙,然堵口建閘後不到20年功夫就由於水淺停航了。焦山河集鎮原是調弦河畔的航運重鎮,因水路而興起,當初又名“招商河”,說是“日有桅桿千根,夜有明燈萬盞”,盛極一時。但由於堵口建閘,古老的焦山河集鎮變成了一個死港。更有甚者,處於調弦河口門的調關港也因此而蕭條冷落了。
兩省常常引發水利糾紛。由於湖南方面在調弦河下游發展養殖業且堤防標準太低,一遇汛期,石首泵站一旦排漬,則會立即遭到湖南方面的嚴厲阻止,從而常常引發兩省水利糾紛。但到了抗旱時節,沿河民垸急需引水灌溉,而調弦河又無水可供。無論汛期和非汛期,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調弦河都未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應有的益處。
給沿岸水產業致命打擊。調弦河的乾涸和消失,原有“魚米之鄉”美譽的調弦河兩岸,如今早就沒有了漁船和漁民,昔日的興旺魚市都不見了。至今,連人們游泳也找不到一個好去處,如今水鄉的孩子失去了許多本該屬於他們的樂趣。

水利開發

歷史上的調弦河屢塞屢通。唐宋以前,荊江之水浩浩蕩蕩經調弦河進入洞庭湖,不僅緩解了水患,而且還給兩岸百姓帶來了航運灌溉之利。至南宋年間,偏居一隅的宋寧宗趙擴欲以江南之力抗禦金兵中原之師,下令在荊楚之地挽湖建垸,並將湖區民田收歸官府。為抑制水患,調弦穴口奉命堵塞。不料幾年之後,被堵塞的調弦河不僅沒有為民眾帶來幸福和安寧,反而因為長江流水不暢,導致江水衝垮堤壩,席捲村莊,原來辛辛苦苦挽築的民垸毀於一旦。元大德年間,石首官府因陳瓮港堤決而挽築,不料第二年又再次堤決。為平抑水患,石首官府幹脆扒開調弦等古穴口,由於穴口扒開後水流通暢,周圍百姓才得以免受洪水之禍。明洪武元年,調弦穴口完全被泥沙所湮塞,兩岸的堤防也百孔千瘡。至明隆慶年間,官府召集民眾再一次疏通調弦河。由於水流通暢,此後多年江流安瀾,兩岸百姓無水患之災。清道光年間,調弦口又漸漸淤塞。至鹹豐年,官府再次重開調弦穴,並設水路關卡,將調弦口改名調關。1958年,湘鄂兩省人民政府因當時形勢需要,下令將調弦河堵塞(堵口建閘)。是年冬,湖南方面在調弦河口堵口建閘的同時,還在下端出口旗桿咀堵口修建了相同結構的6孔總寬為18米的排水閘,因其有6個閘門,故稱六門閘。 至1959年冬,調弦河實際上變成了兩頭可以封死的內河。自此,南下的長江水在這裡被調弦口閘封住,阻擋了江水經調弦河通向東洞庭湖的通路。調弦河成為內河,河段嚴重淤塞,幾乎失去了調水蓄水功能,昔日百舸爭流的情景一去不復返。

地圖信息

地址:荊州市石首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