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龍

草原龍

草原龍(Savannasaurus)長約14米,身高6米,體重約18噸,由澳洲恐龍博物館館長David Elliott在昆士蘭中部荒野早白堊世溫頓岩石層發現,2005年起至今總共花了10年才將脊椎、肩、四肢、頸部、臀部等部位組合起來,不過目前未找到牙齒,無法確定期食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原龍
  • 拉丁學名:Savannasaurus
  • 別稱艾略特草原龍
  • :動物界
  • 艾略特草原龍
  • 分布區域:澳洲、南極洲
  • 英文名:Savannasaurus
  • 生存年代:距今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
  • 發現地點:大洋洲,澳大利亞
  • 體形:巨型恐龍,體長15米 
物種類別,棲息環境,化石研究,

物種類別

澳洲公布新屬種艾略特草原龍Savannasaurus elliottorum,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波羅帕特及其科學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發表成果,其屬於泰坦巨龍類。

棲息環境

過去科學家認為,出現在澳洲的恐龍,遠早於白堊紀的時期已透過陸路抵達。不過波羅帕特認為,在白堊紀及之前的時期,南極洲長期冰封,植物化石證據也表明1.2-1.1億年前南極和南美之間因氣候原因而存在通行阻礙。而到1.0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有一段時間氣候溫暖,消除了這種障礙,起源於南美的泰坦巨龍類經南極洲遷徙到澳洲大陸,澳大利亞的蜥腳類代表著早白堊世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恐龍演化的余支。該次發現改變人們對恐龍遷徙史的看法,把恐龍抵達澳洲的時間推遲至白堊紀。

化石研究

古生物學家認為蜥腳類起源於南美,但卻在南極洲與澳洲都能發現其物種的化石,表明三者地理位置接近且氣候溫暖,澳洲、非洲、南極洲以及南美洲在遠古曾經連線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