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經濟意義,
形態特徵
草原鼢鼠外形與東北鼢鼠相似,但尾較長,其上被白色短毛。前爪粗大,第三趾上的爪長約10-20cm。眼小,耳隱於被毛下。
草原鼢鼠成獸毛色較淡,一般為銀灰色略帶淡赭色,上下唇均為白色。頭頂,背部與體倔的毛色相似,毛乾灰色,毛尖赭色。腹面毛乾灰色,先尖污白色,尾及後足背方均被白色短毛。幼獸毛色較深,頸、背部為棕黃色。
草原鼢鼠頭骨粗短,在人字嵴處成直截面,鼻骨寬平,後部較窄,明顯地短於前頜骨的鼻突,顴骨與鼻骨相接處幾乎成直線。老年個體的額骨與頂骨上有明顯的平形嵴,鱗骨前方的嵴不大。人字嵴相當粗大。眶前孔略成三角形,額弓向兩側突出,最寬處在弓顴前部。門齒孔小,臼齒前方有一不明顯的突起。聽泡扁平。
草原鼢鼠上門齒末端伸到臼齒列的前方。第一上臼齒最大,後兩枚逐漸減少。三個上臼齒很相似,每一個臼齒的內側均有一個凹角,外側有兩個凹角。第一下臼齒內側有三個凹角,外側有兩個。其咀嚼面的最前葉近似圓形。第二下臼齒內外側各有兩個凹角,第三下臼齒外側兩凹角不明顯,因此,外側幾乎成弧形,內側第一凹角較深,第二凹角淺,最後一葉成為向後伸的突起。
棲息環境
草原鼢鼠主要棲息在各種土質比較鬆軟的草原、農田以及灌叢、半荒漠地區的草地上。
生活習性
草原鼢鼠營地下生活,極少到地面活動。不冬眠。居住地較固定,活動範圍也很局限。只有在大旱或降雨過多的特殊年份,才會出現由高處向低處或由低處向高處遷移的習性,遷巢距離一般不超過1000m。草原鼢鼠全天活動,夜間比較活躍;5月和9月為活動高峰期。草原鼢鼠的感覺非常靈敏,能在地下感知地面輕微的動靜,並迅速逃離活動地點,當地面沉寂安靜後,才再次恢復活動。秋季覓食產生的土堆大多呈無序排列,土堆的數量及位置,大多都與喜食植物的分布有關。草原鼢鼠有怕風畏光、堵塞開放洞道的習性,當洞穴被打開時,它會很快推土封洞。
草原鼢鼠的洞穴較複雜,洞系由洞道、巢室、倉庫、廁所,以及廢棄堵塞的盲端組成。地表無洞口,洞道距地面一般10-15cm,洞道較長。越冬洞巢室距地表較深,一般在1-2m處,最深可達2.5m以上。洞內有倉庫多個,巢室1-3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草原地帶,另在與內蒙古毗鄰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西部及河北的北部高原草原的過渡地帶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草原鼢鼠的繁殖期為4-6月,5月份雌鼠妊娠率最高,每年繁殖1次,每窩產仔平均2-4隻,7月上旬即可見到活動的幼鼠。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比較常見,但種群數量發展趨勢未知。
1979年5月,在中國遼寧省建平縣北部老官地鄉的一塊約10公頃的苜蓿草地內,捕獲草原鼢鼠107隻,平均密度為10.7隻/公頃。另一是西遼河風沙草原,沙壤更適於草原鼢鼠掘洞。據在彰武縣章古台目測調查,其數量高於上述黃土丘陵台地乾草原地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經濟意義
草原鼢鼠是農、林、牧業的重要害鼠。對苜蓿草的種植有危害,竄入耕地可咬壞禾苗,竄入園田危害大蔥、馬鈴薯等,對幼林危害也較大。但其皮張輕柔,毛色緻密,可製作兒童衣、帽和袖口,售價很高。肉可食,亦作藥用。全部衡量得失,害多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