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舊大陸幾種與眾不同類型的穴居齧齒動物的統稱。其中有的屬鼢鼠科(Spalacidae, 即鼴形鼠科),有的屬濱鼠科(Bathyergidae),鼢鼠科的鼴形鼠有1屬(鼴形鼠屬〔Spalax〕),3種,分布於歐洲東部和東南部以及小亞細亞。腿短、無尾,形態似鼴,體長15∼30公分(6∼12吋);無外耳,眼小,完全為皮膚覆蓋;毛柔軟,呈淺黃灰色;吻寬闊,兩側各有一列硬毛,可能助於探路。獨居,以植物的地下部分為食,挖的地道範圍廣闊,有分隔的廁所、臥室和儲藏室。它們用強有力的門齒挖洞,用吻部把地道壁搗實。鼴形鼠數量眾多時,由於大量破壞莊稼而成為害獸。
分類
鼢鼠亞科 Myospalacinae
體型中等、矮胖,尾圓錐形,尾長為頭體長的25%或更短。皮毛柔軟而厚,遮掩著眼和退化的耳廓。鼻骨超過前頜骨。門齒厚而大;臼齒無齒根,能持續生長。前足強健,有內彎的趾,中間的3個爪比後爪長3倍或更多。為地下生活的鼠類。棲息於森林邊緣、草原和農田,在中國青海地區還可棲于海拔3900米的高山草甸。晝夜均活動,但白天只限於地下,夜間偶爾到地面尋食。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有貯存食物的習性。不冬眠。挖掘洞道速度驚人,洞穴構造複雜,長而多分支,總長度可達100餘米。洞系內有“倉庫”、“廁所”、窩之分。洞口外有許多排列不規則的土堆,是由洞道內挖出的鬆土,土堆直徑50~70厘米,間距約1~3米。平時地面無明顯的洞口,如洞道遭到破壞,立即用土堵塞,這是它們防禦敵害的一種本能。鼢鼠挖洞活動受氣候影響顯著。3~9月繁殖,年產2胎,每胎產仔1~8個。中國北部常見的為中華鼢鼠。鼢鼠因貯食和挖掘複雜的洞系,是農牧業害獸之一。在農田中,常使農作物缺苗斷壠;在2公頃面積的鼢鼠洞中,曾挖出馬鈴薯300千克。在牧區,除了貯存大量牧草外,由於從地下推出大量鬆土,還掩埋大片草場,使產草量減少。鼢鼠亞科有2屬,即中華鼢鼠屬Eospalax和鼢鼠屬Myospalax,我國均有分布。這兩屬過去一直被歸於同一屬。中華鼢鼠屬Eospalax有3種:中華鼢鼠Eospalax fontanieri、羅氏鼢鼠Eospalax rothschildi、斯氏鼢鼠(甘肅鼢鼠)Eospalax smithii,全部分布於我國。鼢鼠屬Myospalax有3種:草原鼢鼠(俄羅斯鼢鼠)Myospalax aspalax、阿爾泰鼢鼠Myospalax myospalax、東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我國均有分布。
竹鼠亞科 Rhizomyinae
因喜食竹而得名。多為中小型種類,一般體長在16~23厘米之間,但個別種類,如大竹鼠的體長可達45厘米。頭骨結實,顴骨粗壯,外傾,接近三角形,矢狀脊和人字脊顯而易見。聽泡變平,鼻骨不越出前頜骨。上齒列間隙遠長於齒間間隙。尾短,有稀少的毛,沒有鱗片,但有覆蓋柔軟皺紋的皮膚。耳廓小。分布於亞洲南部。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山區竹林中。營地下生活。洞道淺,距地面僅20~30厘米,洞道土堆在洞口處,並常用土封住洞口。洞中巢穴常鋪以竹枝、竹葉和枯草。喜食竹類的地下莖、竹筍,也吃其他植物。全年可見到幼鼠,全年繁殖2~3胎,每胎生1~5仔,以3仔居多。有2屬4種。小竹鼠屬Cannomys僅小竹鼠Cannomys badius,分布於南亞等地,我國僅見於雲南西部。竹鼠屬Rhizomys有3種:大竹鼠Rhizomys sumatrensis、銀星竹鼠(花白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中華竹鼠Rhizomys sinensis,其中銀星竹鼠和中華竹鼠遍布於我國南部,而大竹鼠在我國僅見於雲南南部。竹鼠肉可食用,營養豐富,我國已有規模性的人工養殖。
非洲鼴形鼠亞科 Tachyoryctinae
有1屬10餘種。分布於非洲。
鼴形鼠亞科 Spalacinae
有2屬7種。包括小鼴形鼠屬Nannospalax(3種)和鼴形鼠屬Spalax(4種)。分布於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