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

日本的茶道精神指的是和、敬、清、寂四規,百年來指導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受中國茶道(始於唐代)的啟迪,日韓兩國也都試圖從文化根源中,尋繹出自己的茶藝精神,成果斐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道精神
  • 特點:一直沒有統一和規範
  • 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雅
  • 相關單位:陸羽茶藝中心
各協會介紹,中國茶道精神,日本茶道精神,

各協會介紹

中華茶藝業聯誼會
『靜、美』是中華茶藝業協會的精神。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為茶藝推廣先鋒,分則各據據點,推廣茶藝文化;合則統籌規劃,匯辦全國活動,發展茶藝,其功甚偉。惜該會至今尚未新擬統一之精神,故仍以草創期精神為探討依據,中華茶藝業聯誼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手冊言明以『靜』、『美』為營構理念,以社會眾生為訴求對象,引導民眾進入清淨桃花源,人茶室的營構理念退居次要地位,屬創始期茶藝文化,特色明顯。
陸羽茶藝中心
陸羽茶藝中心茶思想是林荊南制定的,文中要旨如下:『美律』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器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所用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合於秩序,治茶時必須從容中矩,連而貫之,充分顥示幽雅的律美,造成至佳的品茗氣氛。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論茶德。『健康』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意的。推廣飲料,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養性』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源,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明倫』茶之功用,是敦睦人際關係的津梁。今舉茶為天倫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宜、君敬、臣忠)。
高雄市茶藝協會
『中庸、儉德、養氣、品味』。高雄市茶藝協會七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理事長葉榮裕的大會頌文,該會精神如下:『茶道中庸化』思想的一貫,動作的適中,致中和允執厥中,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也就是如何在遲速之間把握中庸之道。『茶道主性儉』陸羽在茶經上說:『茶之性儉。』又說:『茶,行優而有儉德者飲之甚宜。』易經卦文:『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以祿榮之。』…。我茶道中人率先戒絕奢侈,揚棄華服美飾,自力更生,勤儉建國。則儉能養廉,儉能建國,其理自明矣。『茶道貴養氣』際茲文明行將被人慾淹沒之時,吾輩心智更應受茶之滌清,而振奮正剛正大的浩然氣,以中華民族禮義廉恥的道統,來作中流砥柱,則中興有望,復國可期。『茶道善品味』茶之味至甘,其性至和,善飲之餘,當能啜苦咽甘,轉移風氣,振奮人心,勵志報國。

中國茶道精神

1.首先茶具有保健作用,常飲茶能強身健體。“身心健康”,首先強調的是“身”,身體健康,是“怡情養性”的前提。其次,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養性,人們以茶悟道,從而怡然自樂,得到人生境界的升華,提高生活的質量。
2.與儒學,道家的主題一致。
3.與前面各家提出的“融”“性”“倫”“樂”“美”相通。 清為道家的代名詞。
1.清苦,清心,清寂,清淨,茶清如露。
2.為人清廉,清正,清心寡欲,清心健體。
3.與前面各家提出的靜,理,廉,儉等相通。但“清”與傳統文化“道家”一脈相通,讓人一目了然。
儒家思想的主要體現。
1.禮,義,仁,忠,孝,以“和”為核心,中華民族向來崇尚中庸之道,以“和”為貴。
2.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聯誼等,是茶人,茶事活動中儒家思想“和”的體現。
3.與前面各家提出的“美”,“敬”“圓”等相通。
道家“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體現。
1.返璞歸真,寧靜致遠,道法自然,守真養真的哲學思想。
2.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真誠守信,不虛假,應是茶道和茶人精神
3.與前面各家提出的“廉”“理”“融”“性”“美”“靜”“正”“敬”等相通,但“真”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思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以從中國傳統文化儒道來說,中國的茶道精神是“怡,清,和,真”。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我們應該根據茶道精神來從事茶文化活動,一切有悖於茶道精神的行為,都要加以糾正克服,使中國茶文化事業,永遠沿著健康,文明的道路發展。

日本茶道精神

日本的茶道雖然源於中國,但在大和民族獨特的環境下,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美學自然地融為一體,成為日本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茶道精神可濃縮為四個字“和、敬、清、寂”。這是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吸取了村田珠光等人的茶道精神後提出來的。“和”指的是和諧、和悅;“敬”指的是純潔、誠實,主客間互敬互愛;“清”和“寂”則是指茶室內外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氛圍。 茶道中的茶又稱為“WABI茶”,WABI的意思是閒寂、恬靜,它已成為日本人欣賞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其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日本社會動盪,原占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級走上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很多貴族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過著隱逸的生活。
到了室町時代,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城市奢華喧囂。不少人厭棄這種生活,追求“WABI”的心態,在郊外或僻靜的地方過上隱居的生活,享受古樸的田園生活樂趣,尋求心靈上的安逸,以“恬靜、閒寂”為美 。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這種美意識引進茶道中來,使“清寂”之美得以廣泛的傳播。
茶道的目的不是為了飲茶止渴,也不是為了鑑別茶質的優劣。而是通過複雜的程式和儀式,達到追求幽靜,陶冶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正如桑田中親所說:“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日本的茶室一直到今天依然保持小巧玲瓏的設計風格,茶室壁上掛著古樸的書畫,室內插有鮮花,顯得高雅幽靜。幾張乾淨的“榻榻米”上除了放上茶道中必需的幾件茶具以外,不會放入任何一件多餘的東西。這一切都為了顯出樸素、清寂之美。在整個茶會操作過程中,茶人與茶客,茶客與茶客之間很少交流,只用眼睛和心去體會茶道的真正精神----清靜典雅、樸素簡潔、優雅無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