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茶舞主要有採茶舞和茶燈兩大類,在浙、贛、皖、蘇、閩、湘、鄂、川、黔、滇等省區,茶舞都很普遍,是民間迎新春、鬧元宵的主要節目。中國有很多以茶命名的戲劇劇種,如江西採茶戲、湖北採茶戲、廣西茶燈戲、雲南茶燈戲等。這些劇種都是在茶區人民創作的
茶歌、茶舞、茶樂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們多以採茶、茶燈歌舞為表現形式,通常以兩小(小旦和小丑)或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進行表演的。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是著名的客家戲,它源於贛南一些地方的民間歌舞採茶燈。明代中後期逐步發展成為"茶燈戲"。
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安遠九龍山茶為清朝貢品。每年陽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雲集於九龍,採購春茶。靚麗採茶女邊唱採茶歌,歌聲此起彼伏,一唱採茶歌,歌聲此起伏,一唱眾和。茶業發展,採茶歌也不斷流傳與發展。早在明萬曆年間,《插秧採茶歌》已進入了紳吏的"大雅之堂"。據石城崖嶺《熊氏大修譜》記載:"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滿,酒半酣則率小奚唱《插秧採茶歌》,自擊竹附和,聲嗚嗚然,撼戶牖。時有聯唱《十二月採茶歌》。此後,始源於同為客家人大本營-閩粵贛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粵東的採茶燈傳人贛南,其與九龍茶區民間燈彩結合,演變成有簡單情節與人物歌舞動作結合的採茶小戲《姐妹摘茶》。後經改編並加入紙扇等道具,創造了《賣茶》、《板凳龍》等劇目。劇中人物演變為二量一醜,即"三角班"。繼而發展到有十三場、四十多折、十餘人演出的《九龍山摘茶》等茶燈戲劇,採茶燈演變成了贛南採茶戲。這種由民間歌舞發展而成的戲種,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歡快的載歌載舞的演出形式,因此獲得迅速發展。
台灣三腳採茶戲
簡介
三腳採茶戲是客家地區最為人熟悉的小戲,另外尚有其它的小戲,如相褒戲和拋採茶;三腳採茶戲的形式由大陸傳過來,因所有故事場景都僅由二旦一醜呈現,故名「三腳」,在台灣所演出的戲碼,多離不開「張三郎賣茶」的故事情節,因為劇情涉及採茶、賣茶,因此習慣稱之「三腳採茶」。最初三腳採茶班的成員完全是男性,每個不到十人的小團體,在北部客家地區遊走於各個客家鄉民聚落,不搭戲台,不備砌末,在曠地廣場裡賣藝賺取賞錢,跑江湖,稱為「落地掃」。
特色介紹
由客家山歌演變成三腳採茶戲經改良戲時期,再到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的王祿仔賣藥型態,到今天的文化場 (民間對政府文教預算補助演出活動的說法),其間三腳採茶戲表演的音樂及基本故事內容變化並不大( 不斷改變的是表演的空間環境與觀眾 ),還是只有簡單的人物、故事情節和豐富的客家民謠。
三腳採茶戲中以一個茶郎的故事為軸,形成各個小段戲出,主要有上山採茶、送郎、糴酒、茶郎回家等幾齣;其餘像桃花過渡、十送金釵、拋採茶、扛茶等幾齣則是另外再由茶郎的故事衍生而來,如扛茶則是糴酒再發展出來的,另外像病子、問卜、公背婆、開金扇、初一朝、鬧五更、苦力娘等則是以這種情節發展模式另外而成。
經歷過改良戲時期,三腳採茶戲在採茶戲廣播節目時期中,當時不論採茶戲廣播節目,或在外促銷藥品的露天表演,所用的音樂伴奏樂器編制,和當時其它大戲所用樂器組合多已大致相同,也是以殼弦為主要的旋律伴奏樂器,另外以和弦(帕士)、大廣弦、揚琴、笛為副;再加上一組打擊樂器提點戲劇進行節奏。
戲劇進行中,打擊樂器所用鑼鼓點雖借自其它劇種,但演員所唱仍以客家民謠為主,且每出不同的段子多只用幾種民謠曲調,並以其中一種為名,有的以該段出名為其中某一曲調之名。這些許多同時是劇名的民謠,多是在三腳採茶戲這種小戲出現之後才漸漸發展出來的地方
小調,當然其中也有相當古老,傳播區域相當廣,不限於只在客家地區流傳的小調民謠,或發展時間到相當晚近之後才成型的新歌謠。
至於原在山野中傳唱的山歌,被吸納到三腳採茶戲中,除曲調原般外,歌詞與音樂性格也進行了改變,不但降低原本環境中所特有的歌詞即興和隨興的曲調節奏特徵,原本不用伴奏的歌唱乃式,也加入樂器伴奏擴大音色上的變話,以適應戲劇表演加強效果;如老山歌、老腔山歌等皆是。另外客家民歌中的平板,除運用在三腳採茶戲,同時也使用於單人故事說唱或勸世文演唱的江湖賣藝表演。
祁門採茶戲
流傳於
祁門縣的一帶的地方劇種。源自江西,原名叫“
饒河調”。清初流傳至閃里、歷口、奇嶺等地,經過老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具有茶鄉特色的祁門採茶戲。採茶戲曲調優美,有西皮、嗩吶皮、二凡、反二凡、撥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詞、南詞、北詞、花調等數十種。
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黃梅縣的紫雲,龍坪,多雲等山區,早在唐宋時就盛產茶葉。每年春天採茶時,茶農們習慣於一邊採茶一邊唱著山歌小調和民歌。就在這種漫山遍野歌聲不絕之中,黃梅採茶戲孕育成熟。
黃梅採茶戲在自身不斷地發展過程中,積極向外地拓展,約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黃梅採茶戲隨著黃梅縣的逃荒難民和說書藝人大量而流散幾近消亡,部分入贛而流傳到安徽主要流傳於安徽宿松縣和湖北黃梅縣交界地區。
安慶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起源於安徽安慶地區。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的黃梅山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清代中晚期,懷寧黃梅山下文人薈萃,他們將一些民歌、民謠編成一種小調互相傳唱,逐步流傳開來。因小調來自黃梅山,所以後來都叫“黃梅調”。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石牌、高河、月山、總鋪等地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註:採茶戲為鄉野茶農勞作時產生的名歌通稱,並非專有名詞,如安慶黃梅戲的前身為安慶黃梅山地區的採茶調,與安徽祁門,湖北黃梅、陽新,江西贛南等地的採茶調並無淵源關係)
陽新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至今已兩三百多年的歷史。 早在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陽新就出現茶歌和民歌小調為唱腔的“花燈戲”,這是採茶戲的雛形。
在“花燈戲”發展為“採茶戲”的過程中,黃梅戲和漢劇的傳入,在道白、表演、板式等方面給予陽新採茶戲很多影響,至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它已成為獨具風格、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劇目多達一百多個,還湧現出如李盛滿、徐世懷、陳新岩等名演員。
陽新採茶戲音樂由正腔、彩調、擊樂構成,正腔包括“北腔”、“漢腔”、“嘆腔”、“四平”等,可塑性大,板式變化多,表現力強。彩調節奏明快,包括民歌、燈歌、田歌以及從說唱音樂中吸收過來的道情。
採茶戲的演唱形式是“時唱時和,鑼鼓伴奏”,唱、做、念、打融為一體,配合默契。
其他茶舞
茶燈,和馬燈、
霸王鞭等,是過去比較常見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茶燈,是福建、廣西、江西和安徽“採茶燈”的簡稱。
它在江西,還有“茶籃燈”和“燈歌”的名字;在湖南、湖北,則稱為“採茶”和“茶歌”;在廣西又稱為“壯採茶”和“唱采舞”。
這一舞蹈不僅各地名字不一,跳法也有不同。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也可有三人以上)參加表演。
舞者腰系綢帶,男的持一錢尺(鞭)作為扁擔、鋤頭等,女的左手提茶籃,右手拿扇,邊歌邊舞,主要表現姑娘們在茶園的勞動生活。
除漢族和壯族的《茶燈》民間舞蹈外,我國有些民族盛行的盤舞、打歌,往往也以敬茶和飲茶的茶事為內容,這從一定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一種茶葉舞蹈。
如
彝族打歌時,客人坐下後,主辦打歌的村子或家庭,老老少少,恭恭敬敬,在大鑼和嗩吶的伴奏下,手端茶盤或酒盤,邊舞邊走,把茶、酒一一獻給每位客人,然後再邊舞邊退。
雲南
洱源白族打歌,也和彝族上述情況極其相像,人們手中端著茶或酒,在領歌者(歌目)的帶領下,唱著白語調,彎著膝,繞著火塘轉圈圈,邊轉邊抖動和扭動上身,以歌縱舞,以舞狂歌。
電影:茶舞
基本信息
◎譯 名 茶舞/血門徒
◎片 名 One Last Dance
◎年 代 2007
◎國 家 新加坡
◎類 別 動作/愛情/犯罪
◎語 言 粵語
◎字 幕 中文
◎片 長 110Min
◎導 演 Max Makowski
◎主 演
吳鎮宇 Francis Ng ..... T
哈威·凱特爾 Harvey Keitel ..... Terrtano
Hossan Leong ..... Treesan
Thomas Huang ..... Guard II
Thomas Lim ..... Richard
Sunny Pang ..... Kai Wing
Joseph Quek ..... Ko
Ricky Sim ..... Nelson
Kai Shing Wu ..... Wong
Steve Yap ..... Arthur
Zzen ..... Rookie Cop
Valerie Lee ..... Ballerina III
劇情簡介
T(
吳鎮宇飾)是一個像影子一樣神秘莫測的殺手,在他厭倦了腥風血雨,準備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前夕,他被捲入了一個充滿謎團的綁架案中。被綁架的是義大利黑幫老大(哈維.凱特爾飾)的兒子。T被要求找出綁架黑幫老大兒子的幕後主使。與此同時,警長(
狄龍飾)也找到T,希望他能夠棄暗投明,找出綁架嫌犯,並幫助警隊一舉剷除黑幫。面對前途,進退兩難的T此時卻愛上了另一個黑幫成員的妹妹(
徐若瑄飾),這使他的內心開始在對平靜生活的渴望和身不由己的責任之間陷入痛苦的掙扎。隨著謎底一點點的揭開,他才發現他不得不為真相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