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演化,是指茶樹從原始型形態向進化型形態的變化。反映了茶樹在系統進化上的連續性、階段性和不可逆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樹演化
- 別名:茶樹進化
- 簡介:從原始型形態向進化型形態的變化
- 特性:連續性、階段性和不可逆性
- 起源:新生代第三紀早期
- 種類:樹木
簡介,主要表現,我國茶樹的演化,原始型的茶樹,分區演化,生態演化區,
簡介
亦稱“茶樹進化”,是指茶樹從原始型形態向進化型形態的變化。主要外源因素是地理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反映了茶樹在系統進化上的連續性、階段性和不可逆性。
主要表現
由喬木型演化為小喬木、灌木型,樹於由中軸演化為合軸,葉片由大葉演化為中、小葉,花冠由大到小,花瓣由叢瓣到單瓣,果室由多室到單室,果殼由厚到薄,種皮由粗糙到光滑,酚氨比由大到小,花粉壁紋飾由細網狀到和網狀,葉肉石細胞由多到少(無)等。這一過程包含著處於各個演化階段的中間類型,因而出現基因型千差萬別的類群,形成眾多的園藝品種。茶樹進化形狀不可逆轉,如灌木中小葉茶樹即使生長在與喬木大葉茶 樹相似的生態條件下,也不可能再現喬木大葉茶樹的形態特徵。
我國茶樹的演化
我國的茶區遼闊,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生態條件千差萬別。長期來,在複雜的自然條件影響下,茶樹不斷發生演化,尤其在人工栽培的情況下,茶樹經過世代繁衍和廣泛的傳播,經受著多種多樣的環境和生產條件的長期影響,以及人工馴化和自然雜交的作用,演變成了十分豐富的茶樹資源。
原始型的茶樹
古往今來,許多茶學工作者窮根溯源,對原始型的茶樹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有人對野生大茶樹葉片進行解剖結構研究,提出凡茶樹葉表面呈不規則的蠟質結晶,葉背基本無毛,氣孔稀疏,上表皮只一層柵欄組織,葉肉石細胞呈樹枝形,下表皮有腺鱗狀的下陷氣孔的,是原始型茶樹葉 片的結構特徵。有人按照茶樹進化系統而前進發展的觀點,提出原始類型茶樹的苞被片未起分化,數目較多,螺旋狀排列難蕊多輪而離生;子房五室,花柱五條完全分離的,是原始型茶樹的花器形態特徵。有人根據植物與環境條件統一的見解,提出了凡喬木型,單軸式分枝,葉形大而平滑,葉尖延長,葉肉柵欄組織一層,花序單生,開花少的茶樹,是原始型茶樹的重要特徵。也有人認為茶樹進化過程中,其葉片的生化成分中的兒茶素組成是由簡單向複雜演化的,因此,提出凡簡單兒茶素含量比率高的茶樹,是接近於原始型的茶樹。
茶學工作者通過形態鑑定。生化成分測定,解剖結構觀察,按照植物的進化系統,以及茶樹與環境條件統一的見解,認為原始型的茶樹至少應具備如下特徵:
第一,喬木樹型,樹姿直立,葉大富革質,葉肉柵欄組織由一層組成,芽稍肥壯。花大瓣多質厚,花序單生,開花少。果大皮厚,中軸粗顯。種子呈近球形、腎形、錐形、種皮粗糙等。
第二,屬於山茶屬植物,具有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兒茶素等基本成份。但通常茶氨酸含量較低,簡單地茶素含量較高;萜烯指數: 花粉粒大,形態比較一致,極赤比在1以上,且花粉萌發孔輪廊不明顯和不具內孔輪廓的溝或隱溝;且染色體核型對稱性較低。
分區演化
茶樹起源於新生代第三紀早期,其原產地的中心地帶是滇、黔川等省區的毗鄰地區。由於第三紀中期開始的地質演變,出現了喜馬拉雅山的上升運動和西南地台橫斷山脈的上升。從而使得第四紀後,茶樹原產地成了雲貴高原的主體部分。由於地勢升高,以及當時出現的冰川和洪積,形成了褶皺和斷裂的山間谷地。這樣,由於垂直氣候的影響,使得原屬熱帶的同一區域內,既有熱帶和亞熱帶,又有溫帶和寒帶,使茶樹出現了同源隔離分居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茶樹,特別是處在寒帶地區的茶樹,由於僅靠本身的遺傳特性所產生的緩慢變異無法適應生態條件的劇烈變化,結果大量死亡。處於溫帶氣候中的茶樹,有生存的,也有死亡的。只有生存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中的茶樹,多數才得以保存。
茶樹經同源分居以後,由於各自所處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差異,再經過漫長歷史的繁衍過程,引起了茶樹自身的緩慢生理變化和物質代謝的逐漸改變,從而使茶樹朝著各自適應所處的氣候、土壤而改變自身的形態結構和代謝類型發展,形成了茶樹不同的生態型。位於熱帶高溫、多雨、炎熱地帶的,逐漸形成了濕潤、強日照性狀的大葉種喬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位於溫帶氣候中的,逐漸形成了耐寒、耐旱性狀的中葉種和小葉種灌木型茶樹位於上述兩者之間的亞熱帶地區的,逐漸形成了具有喜溫、喜濕性狀的小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這種變化,在人工雜交、引種馴化和選種繁育的情況下,會更加加劇茶樹的變異和複雜性,以致最終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各種茶樹資源。
這就是在同一地區既有小葉種、中葉種和大葉種茶樹存在,又有灌木型、小喬木型和喬木型茶樹存在的緣由。不過,它們都是同一個祖先傳下來的後代。
生態演化區
由於第三紀中期的地質變遷,和隨之而來的氣候變化,產生了茶樹同源分居現象,向著各自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方向發展。在漫長的歲月中,茶樹大致沿著三個方向向外傳播。
一是茶樹沿著雲貴高原的橫斷山脈,沿瀾滄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著低緯度、高濕度的方向演變,使茶樹逐漸適應濕熱多雨的氣候條件。因此,這一地區茶樹生長迅速,樹幹高大,葉面隆起,葉上表皮柵欄組織多為一層,從而能使較為原始的野生大茶樹得到大量保存,栽培型的雲南大葉茶是其中的代表。這類茶樹的特點是喬木型,葉長15~20厘米,葉寬6~8厘米,葉上表皮柵欄組織一層,花瓣5~16片,子房多為3室,有毛或無毛,種子近球形或腎形。該種及人工選育的後代已經傳播到赤道南北回歸線以外的世界各國。
二是茶樹沿著雲貴高原的南北盤江及元江向東及東南方向,即向著受東南季風影響,且又乾濕分明的方向演變。這一地區的茶樹,由於乾季氣溫高,蒸發量大,茶樹容易受乾旱危害。本區保存有較多的較為原始型的野生喬木大茶樹,其特點是喬木型或小喬木型,葉面角質層較厚,葉上表皮柵欄 組織一層,葉背氣孔小而疏。這類茶樹的代表種有五室茶、五柱茶等,經人工選育後栽培型的有廣西凌樂白毛茶、廣東樂昌白毛茶、湖南江華苦茶等。
這一地區的野生茶樹,通過多代人工栽培選育後,逐漸演化成為現今在雲南東北部和貴州北部栽培比較普遍的苔子茶。這是一種灌木型的茶樹,在同類茶樹中,屬中葉類,中芽種,具有樹姿較直立,分枝較密,葉面微睦,葉肉較厚,抗寒性較強的特點。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茶樹演化就是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