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概況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茶亭街道 面積0.8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53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3009
地名由來
古時,南門至
洋頭口之間,是福州城區通往
台江汛的必經之路,系“城外”一片田洋。五代梁“夾城”的寧越門還在南門兜,至宋朝“外城”的合沙門才擴展到洗馬橋附近。於是,洋中一條南北走向的狹窄古道,成為行人步行或騎馬、乘轎、晉京、入城的驛道。明朝王應山《閩都記》載:“昔有僧以暑月醵金煮茗飲行者,因名”。歷經滄桑,沿途修有茶亭橋、福德橋、六柱橋、洗馬橋、板橋等數座古橋。橋頭開設多家
茶館,避陰瀕水,四面來風,過往行人均樂休憩於此,其中以“一團軒”、“第一亭”、“茗一春”較為聞名。明、清以來,民居發展,漸趨繁榮,衍成街市,稱
茶亭街。及至清末,茶亭街仍只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路。從整個地形看,茶亭街猶如一條扁挑,一頭挑著城內,一頭挑著南台。
民國3年(1914年),福州市政部門修通從水部門、中選、南公園至
萬壽橋(今
解放大橋)的市區第一條馬路;不久又興修從南門沿茶亭、
洋頭口至南公園的沙合土馬路。民國17年開闢吉祥山時,將茶亭街道路拓寬到15米,改為水泥路,接上橫街、
中亭街,形成直達萬壽橋的馬路。1953年,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福州市人民政府對茶亭街道路進行整修並加厚水泥混凝土路面250毫米。1979年,台江區
革命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對
茶亭街的古老木屋進行“修馬面、加樓層、卸撐柱”工程,但道路狹窄、居住條件差等狀況依然存在。1990年初,福州市有關部門、台江區人民政府擬定改建方案,1月15日,改建茶亭街工程指揮部成立,隨之改建工程動工(1991年7月竣工。路面拓寬到24米,中為0.6米至1.2米寬條石砌成隔道,電桿豎於其間,沿街兩旁蓋起38座3~5層商居兩用
騎樓,形成一條樓上居家、樓下開店的商業街)。
目前,茶亭街道轄區交通比較發達,福州市內八一七中路(在本轄路段稱茶亭街)、
國貨路西段、
廣達路、民眾路4條主幹道匯集於此。廣達路與八一七中路平行,國貨路西段與民眾路分別連線八一七中路、五一路,並與廣達路交叉成十字路口。轄內有29條小街巷、2條界河(茶亭河、
東西河)。福州市第二條立交橋——
洋頭口立交橋位於街道南端,福州市公交公司汽車站設在廣達路西側。茶亭街道成為福州市內東西南北交通的樞紐之一。
精神文明
茶亭的“十番”,是福州民間傳統的一種樂器演奏曲,樂器用清鼓、
狼帳、大小鑼、大小鈸、
雲鑼、笛、管、
椰胡10種,因而得名。茶亭的“
十番”民間文藝組織,始於清乾隆年間,代代沿襲,長盛不衰,其所奏樂曲悅耳動聽,令人陶醉,是民間音樂中一顆明珠。樂員多是作坊手工業工人和附近農民。為使“十番”音樂後繼有人,1985年,街道辦事處和台江區
文化局舉辦“十番”音樂培訓班,培養了一批新秀。2006年,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和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聯合申報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務院批准,
十番音樂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中國成立後,街道辦事處注重市容衛生工作。1984年,與主幹道312家商店簽訂“門前三包”(包綠化、包秩序、包衛生)公約,設立市容監督崗,清理亂堆放,沿街門面進行清洗、粉刷、油漆,統一張掛遮陽布。同年,栽種喬灌木4936株,開闢綠化地357.1平方米,修建花壇86個。1980~1990年,斗中、吉祥、民眾、福德一、福德二
居民委員會被評為慶城式衛生居民委員會,其中斗中、吉祥居民委員會連續10年被評上。福德一、福德二居民新村還被評為福州市文明新村,全街道有1931個居民戶榮獲“五好家庭”光榮稱號。
茶亭公園,位
廣達路西側,建於1987年,第一期工程占地3.68公頃,今闢為福州市退休幹部活動中心。兒童公園,位廣達路東側,占地3.2公頃,1987年動工,1990年6月1日完成第一期主體工程,並試開放。
旅遊資源
洗馬橋,位
茶亭街北段,宋開寶七年(974年),福州築“外城”時所建之橋,官兵常在此洗馬,故名。後以此橋之名為當地之路名。
閩越王祖廟,位茶亭街東側,建於明,為奉祀閩越王
無諸之廟宇,後廢,今已闢為馬路,即祖廟路。《閩都記》載,“廟後一丘,蓋無諸冢雲。”南園,在
洗馬橋東,明嘉靖年間,狀元陳瑾之別墅,有崗阜三石,今廢。茶亭庵,面臨茶亭街,當地人於明末集資建造;河湖寺位茶亭庵旁,茶亭河繞寺而過。茶亭庵、河湖寺今為
茶亭國小校舍,僅存茶亭庵大殿拱頂,改建成單檐廡殿式亭子。
馨蓮堂,位茶亭步魁埕,建於清道光年間,規模軒昂,雕刻精美,為福州四大菜堂之一,今舊址尚在。聞名的辛亥革命風雲人物
黃鐘瑛之家在茶亭街巷口鋪(今八一七中路512號),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任命其為
海軍總長兼海軍總司令。
茶亭街為
手工業能工巧匠集中地,聞名福建省的“
三把刀”:清道光年間的三興真記剃刀創始人王三興、正謝太剪刀創始人謝龍恩和清光緒年間增金利廚刀創始人
陳金金,就出在茶亭街。
民俗文化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發源於福州市
台江區的
茶亭街。它位於台江區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藝街。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詩集《恥虛齋詩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詞》描寫十番的詩里曾記載道:“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擯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這些詩句足以體現當時
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熱鬧、歡樂的盛況。並記載了
福州十番音樂在清乾隆年間已極具規模,流行於福州城。
關於福州十番音樂的由來及其演變,在很早前,福州民間盛行
舞龍燈。後來,這種用來伴奏的打擊樂逐漸分化出來,成為單獨演奏。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有
狼串、大小鑼、大小鈸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賽會、婚喪壽喜時敲打一番。當裝點儀式還顯得單調感到不滿足時,便考慮加進
管弦樂器,包括
笛子、
逗管、
椰胡,同時加進了清鼓、雲鑼。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種管弦樂器多用雙數,即雙笛。
雙管、雙胡。這時所用樂器已有十種,樂隊規模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樂的發祥地在茶亭,很顯然,它最早形成流行於城市,並逐步向周邊農村及福州的五區、八縣。還流傳到
寧德、
建陽、
南平、古田、福安、柘榮、
霞浦。
十番音樂以它獨有的魅力,在民間廣泛流傳近三百年,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它所使用的獨具特色樂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傳統十番音樂的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雲鑼、
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隨著十番音樂的不斷發展與演變,又加進了笙、
木魚等樂器。十番音樂的樂器十分古老,應是樂器的活化石。狼串、
逗管早在北宋時期我省閩清籍音樂家陳兩所著的《樂書》中便有記載。十番音樂的
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講究。主要是套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十番音樂的曲牌大多取材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現一定的意境,有的還表現了古老的傳說故事。
弘揚傳承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其價值己遠遠超出了音樂學範疇,它對中華民族的民族學、民俗學、文化比較學、文化傳播學、種族人口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都是一筆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價值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