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馬橋(溫州市公安路)

洗馬橋(溫州市公安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溫州市區公安路舊有一座石橋,叫做“洗馬橋”,與此橋有關的一個民間傳說已輾轉流傳了數百年,至今猶膾炙人口。溫州南戲《劉文龍菱花鏡》演的就是這個故事,溫州人則稱其為“洗馬橋頭祭羹飯”,溫州曲藝“唱龍船”中有此曲目,後來 被道情移植,50年代我曾聽本市著名道情藝人徐邦忠先生演唱,頗為精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洗馬橋
  • 外文名:Wash Horse Bridge
  • 位置:溫州市區公安路
  • 起源時期:北宋
  • 相關戲曲:《劉文龍菱花鏡》
  • 相關記載:民國《杭州府志》卷七
杭州橋名,越劇劇目,劇目來源,劇情簡介,演出歷史,

杭州橋名

洗馬橋,洗馬橋西出武林門直街。跨小河(已湮),近武林水門,舊名便橋,亦稱釣橋。宋志稱水門前橋為過軍橋或小斜橋,然自清始只名洗馬而不聞過軍。洗馬之名不知何出,但文人學士吟詩頗多。
位於武林街道北部,南起體育場路,北塞。民國《杭州府志》卷七:“洗馬橋,北與武林水門相望”。宋志則稱吊橋。民國時,自梅東高橋馬路直達西大街後,已另築一橋以通車路,亦曰洗馬,故稱舊橋為老洗馬橋。巷因橋名,1983年拓寬體育場路而消失。

越劇劇目

古裝劇。鄭朝陽於1999年根據南戲《金釵記》改編。為溫州南戲新編系列劇目之一。

劇目來源

宋元戲文中有個重要劇目叫《劉文龍菱花鏡》,又叫《劉希必金釵記》。這個劇本原已失傳,但這個故事在溫州曾經廣為流傳,溫州人習慣叫它《洗馬橋》。洗馬橋是劇中故事的發生地,此橋即在溫州城內,因北宋時一位太子洗馬出錢建造而得名。1975年廣東潮安縣出土了明宣德本《劉希必金釵記》,使今人有幸再見南戲古本。劇中內容、地名、人名都證明它與溫州流傳的《洗馬橋》是同一個故事。《洗馬橋》即據此改編。南戲作為當時的一種大眾文化商品走過千年,已成為中國古老藝術的瑰寶,其中部分代表劇目經過不斷改編得以久演不衰。久演依賴於改編,改編的目的始終是為了“接通”當時的觀眾。這也許就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而又不斷發展的原因。出於這樣的認識,本劇大膽改編原著,在保持原來故事框架的基礎上對人物、情節作重新建構。

劇情簡介

寫溫州書生劉文龍為上京赴考,成親三日即與妻子肖月英分別,在洗馬橋上囑託表弟宋湘照顧妻子與母親。文龍高中狀元,被皇帝敕封為和番使爺,立即出使匈奴。到達後派書童送信回鄉,不幸中途人馬墜崖。匈奴公主對他一見鍾情,單于遂為愛女說媒,文龍託言相拒。16年後,單于怕耽誤愛女青春,下令成婚。思妻心切的文龍,於成親之日騎馬逃跑。策馬追來的公主,感於文龍愛妻心堅,乃贈過關銀牌與寶馬,忍痛放行。單于追到,盛怒中一箭射去,公主擋身中箭,求父親放文龍歸漢而身亡。家鄉有妻母,久盼16年而無音訊,靠表弟宋湘送米擔柴,艱難度日。宋湘雖對表嫂懷有戀情,卻從不透露。不知兒子生死的劉母正逢60壽誕,她懷著責怨兒子絕情之情,決意讓媳婦與侄兒宋湘成親。月英在洗馬橋上焚香為丈夫活祭,而後受母命準備改嫁。文龍回朝復命,得皇上嘉獎,被封為家鄉知府,在洗馬橋上合家相遇,受妻子母親的責備。宋湘見情,坐上甌江船暗自離去。

演出歷史

由浙江樂清越劇團演出。1999年參加浙江省第八屆戲劇節獲優秀編劇獎、優秀演出獎,楊小青、楊鶴鳴、陸貞芳獲優秀導演獎,顧達昌獲優秀音樂設計獎,朱吉慶獲優秀舞美設計獎,王魯杭獲燈光設計獎,余芳獲服裝設計獎,郭敏獲化妝造型設計獎。張臘嬌王鳳鳴獲優秀表演獎,周燕萍獲青年演員優秀表演獎。2001年由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VCD。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