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瓦耳斯,J.D.,荷蘭物理學家。又譯范德瓦爾斯,曾譯范德華。生於萊頓,卒於阿姆斯特丹。1873年獲萊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76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學物理學教授。1910年為荷蘭科學院院士。主要貢獻是把氣體動力理論的原理運用於氣液兩態,並成功地從理論上對兩態之間的連續性過渡作出定量分析。1873年他在博士論文《論氣態和液態的連續性》中考慮了分子體積和分子間吸力的影響,推出了物態方程。這個方程對“永久氣體”液化的理論起了指導作用。
范德瓦耳斯,J.D.,荷蘭物理學家。又譯范德瓦爾斯,曾譯范德華。生於萊頓,卒於阿姆斯特丹。1873年獲萊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76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學物理學教授。1910年為荷蘭科學院院士。主要貢獻是把氣體動力理論的原理運用於氣液兩態,並成功地從理論上對兩態之間的連續性過渡作出定量分析。1873年他在博士論文《論氣態和液態的連續性》中考慮了分子體積和分子間吸力的影響,推出了物態方程。這個方程對“永久氣體”液化的理論起了指導作用。
范德瓦耳斯,J.D.,荷蘭物理學家。又譯范德瓦爾斯,曾譯范德華。生於萊頓,卒於阿姆斯特丹。1873年獲萊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876年任阿姆斯特丹大學物理學教授。1910年為荷蘭科學院院士。主要貢獻是把氣體動力理論的原理運用於氣液兩態,...
范德瓦耳斯常數是范德瓦爾斯狀態方程中的兩個常數,常用字母a和b表示,其值可由實驗測定的數據確定。范德瓦爾斯狀態方程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瓦爾斯於1873年提出的一種實際氣體狀態方程。是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一種改進,特點在於將被理想...
范德瓦耳斯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一座環形山。中文名 范德瓦耳斯環形山 外文名 van der Waals crater 地理位置 月球表面 拼音 fàn dé wǎ ěr sī huán xíng shān 簡介 范德瓦耳斯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一座環形山。英文名:van der ...
從以上考慮出發,他得出了非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即著名的范德瓦耳斯方程:(P+a/V2)(V-b)=RT;其中,P、V和T分別代表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溫度,R是氣體常數,a代表分子之間的相互吸引,b為分子的體積,且a,b對於不同的氣體有...
范德瓦耳斯分子 范德瓦耳斯分子(van der Waals molecule)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分子中兩個相鄰但不成鍵的原子靠近至一定距離時,可構想原子本身的推斥力範圍為一剛性球體,這一球體的半徑稱為范德瓦耳斯半徑。介紹 即van der Waals radius,指分子中兩個相鄰但不成鍵的原子靠近至一定距離時,可構想原子本身的推...
范德瓦爾斯狀態方程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瓦爾斯於1873年提出的一種實際氣體狀態方程。是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一種改進,特點在於將被理想氣體模型所忽略的的氣體分子自身大小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考慮進來,以便更好地描述氣體的巨觀物理性質...
范德瓦耳斯晶體 范德瓦耳斯晶體(van der Waals crystal)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由於吸附分子和吸附材料之間的范德瓦爾斯力而產生的吸附叫做范德瓦耳斯吸附,它與化學吸附相反。它的基本作用力是分子間作用力,又稱范德瓦爾斯力(van der Waals force)。是存在於中性分子或原子之間的一種弱鹼性的電性吸引力。分子間...
范德瓦爾斯方程 范德瓦耳斯方程(van der Waals equation),簡稱范氏方程,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瓦耳斯於1873年提出的一種實際氣體狀態方程。范氏方程是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一種改進,特點在於將被理想氣體模型所忽略的的氣體分子自身大小...
范德華方程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瓦耳斯(van der Waals,又譯“范德華”、“凡德瓦耳”)於1873年提出的一種實際氣體狀態方程。范德華方程是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一種改進,特點在於將被理想氣體模型所忽略的氣體分子自身大小和分子之間...
《范德瓦耳斯複合物中紅外雷射光譜》是2016年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銳。內容簡介 范德瓦耳斯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物理學、化學以及生物學中各類現象的本源和動力. 基於雷射光譜方法和超聲分子束技術, 研究范德瓦耳斯複合...
范德瓦耳斯互作用 范德瓦耳斯互作用(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J.D.范德瓦耳斯於1873年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作了修正後,提出的實際氣體狀態方程為:式中α和b為物質的特徵參數; 項是分子間的引力對p的校正項;b則是考慮分子本身的體積的校正項。利用臨界點條件 ,可以由臨界溫度Tc和臨界壓力Hc...
1877年,萊頓大學聘請他為理論物理學教授,這個職位最早是為J.D.范德瓦耳斯設的,其學術地位很高,而這時洛倫茲年僅23歲。在萊頓大學任教35年,他對物理學的貢獻都是在這期間作出的。 1912年洛倫茲辭去萊頓大學教授職務,到哈勒姆擔任一個博物...
荷蘭物理學家J.D.范德瓦耳斯(Johannes Diederik van der Waals)於1873年提出,其形式為 ,式中P、V、T和R分別代表氣體的壓力、比體積、溫度和氣體常數。與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比較,a/V2是由於分子間作用力的影響對氣體壓力的修正; b是...
稠密流體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J.D.范德瓦耳斯建立的狀態方程。該方程是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基礎上考慮了分子的大小和它們之間平均作用力的修正後得出的,因此,它是一個典型的平均場模型。這個早期簡單模型對稠密流體的平衡性質、氣...
1910J.D.范德瓦耳斯荷蘭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W.維恩德國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N.G.達倫瑞典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H.K.昂尼斯荷蘭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M.V.勞厄德國發現...
物理吸附是指粘土表面與溶液分子的引力引起的吸附,是荷蘭的J.D.范德瓦耳斯提出的;化學吸附主要是粘土表面與溶液間進行的離子交換反應。粘土顆粒的吸附現象與粘土礦物的種類有關,它的分散度與溶液中離子的種類和濃度等有密切關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