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慧媛。
該書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論性、體系性、方法參照性的測量量表參考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英語寫作語言表現的測量及測量指標的研究
- 作者:陳慧媛
- ISBN:9787030448132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B5
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導論 1.1 為什麼要進行語言表現測量指標的研究 1.2 研究問題及要點 1.3 主要術語的界定 1.3.1 測量方式與測量指標的含義 1.3.2 幾個主要術語的含義 1.3.3 測量指標的構成形式和含義 1.4 研究內容 1.4.1 理論探討 1.4.2 體系探討 1.4.3 統計方法及分析軟體的使用 第2章 語言產出及語言表現理論框架 2.1 一語口頭及書面產出模式 2.1.1 Levelt的口頭話語產出模式 2.1.2 一語寫作過程模式 2.2 二語寫作模式 2.2.1 Zimmermann的二語寫作構想模式 2.2.2 語言產出理論框架的對比與評價 2.3 二語寫作框架的構建 2.3.1 理論框架的總體結構 2.3.2 二語寫作加工過程總體框架各部件的描述 2.3.3 記憶體存儲器 2.3.4 任務部件 2.4 寫作任務的要求與寫作表現 2.4.1 語言複雜度 2.4.2 語言準確度 2.4.3 語言流利度 2.5 語言表現維度與二語產出模式的銜接 第3章 測量指標的選擇及調查實驗方法 3.1 語言表現的維度及對英語學習者語言行為表現的測量 3.1.1 語言表現三大維度的由來 3.1.2 語言複雜度 3.1.3 語言準確度 3.1.4 語言流利度 3.1.5 關於語言表現維度測量的小結 3.2 測量指標的獲取與篩選 3.2.1 指標選擇的體系框架 3.2.2 語言表現不同維度的界定及其對應指標的選擇 3.2.3 獲取測量指標的另外幾個原則 3.3 實驗性前測 3.3.1 關於複雜度指標的前測 3.3.2 關於指標類別的前測 3.4 指標數據的獲取 3.4.1 寫作文本的採集和寫作任務的實施方法 3.4.2 文本的標記和編碼 第4章 指標的類別與屬性 4.1 關於指標類別檢驗的研究問題和統計方法 4.2 因子分析及其結果 4.3 因子分析結果與指標所屬維度的討論 4.3.1 準確度因子及其指標 4.3.2 結構複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3 辭彙複雜度因子及其指標 4.3.4 流利度因子及其指標 4.4 關於指標類別屬性的重複實驗和檢驗 4.4.1 重複實驗的方法 4.4.2 重複實驗新樣本的因子分析結果 4.5 指標類別的小結及問題討論 4.5.1 關於指標類別的小結 4.5.2 關於個別指標的維度的討論 第5章 測量指標與語言水平的關係 5.1 關於語言水平與寫作中語言發展測量指標的研究 5.2 對以水平考試成績劃分的不同語言水平受試的測量及結果 5.2.1 水平考試成績的分組情況和統計方法 5.2.2 以水平成績為參照的指標測量結果 5.3 對不同年級受試的測量及結果 5.3.1 對英語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測量及其結果 5.3.2 對非英語專業不同年級學生測量的結果 5.4 測量指標對不同水平劃分方式的檢驗結果比較 5.5 測量指標對語言水平能測性檢驗的結果討論 第6章 指標對不同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測量及其結果 6.1 語言任務和任務相關表現 6.1.1 學習任務研究的相關理論 6.1.2 任務與不同維度語言表現的關係 6.1.3 構思對二語寫作的影響 6.1.4 小結 6.2 對學習者完成兩項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測量統計分析和結果 6.2.1 英語專業一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統計檢驗結果 6.2.2 英語專業三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統計檢驗結果 6.2.3 非英語專業一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統計檢驗結果 6.2.4 非英語專業三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統計檢驗結果 6.2.5 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不同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統計結果匯總 6.3 對學習者完成兩項寫作任務語言表現的測量統計分析結果的討論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寫作測量指標在作文評分中的套用 7.1 對作文評分員評分傾向的研究 7.1.1 作文評分現狀及本項研究的起因 7.1.2 學習者寫作表現指標性測量數據的來源 | 7.1.3 對學習者寫作文本的整體評分 7.1.4 對不同評分員評分表現的統計分析及結果 7.1.5 對評分員評分表現和傾向的討論 7.2 指標性量化測量的評分與整體評分的對比 7.2.1 三位作文評分員評分結果的綜合方法 7.2.2 三種分數綜合方式的結果對照和分析 7.2.3 預測分數和真實分數的匹配 7.3 討論與結語 第8章 測量指標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 8.1 指標的最佳化 8.1.1 初測指標效度分析 8.1.2 初測指標信度分析 8.1.3 指標最佳化結果 8.2 水平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2.1 水平初始模型的建立 8.2.2 水平模型的修正 8.2.3 路徑分析 8.2.4 小結 8.3 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與修正 8.3.1 寫作能力初始模型的建立 8.3.2 寫作能力模型修正 8.3.3 路徑分析 8.3.4 二語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結果小結 8.4 本章小結 第9章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的體系與特徵 9.1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體系的調整 9.1.1 指標維度的調整 9.1.2 個別指標的維度調整 9.2 關於指標測量性能的討論 9.2.1 寫作測量指標的能測性 9.2.2 寫作測量指標的區分性 9.3 關於某些寫作測量指標的屬性與特性的討論 9.3.1 關於個別指標的歸屬問題 9.3.2 關於某些指標的構成與特性 參考文獻 附錄1 66項指標代碼及中英文說明對照總表 附錄2 寫作試驗中所實施的兩項寫作任務描述 附錄3 重複實驗302份新樣本66項指標協方差矩陣因子分析結果 附錄4 二語寫作測量指標維度框架簡表 圖目錄 圖2.1 Levelt話語產出模式簡圖 圖2.2 二語寫作過程總體框架 圖8.1 二語水平初始結構方程模型 圖8.2 水平修正結構方程模型(最終模型) 圖8.3 寫作能力初始結構方程模型 圖8.4 寫作能力修正結構方程模型(最終模型) 表目錄 表4.1 66項指標協方差矩陣因子分析結果(300份文本 表4.2 第一次實驗中的第二個因子與第二次實驗中相關因子的重合情況 表5.1 按水平考試成績劃分4個等級的方差分析顯著性水平達0.05的指標 表5.2 英語專業兩個年級之間獨立樣本t檢驗達顯著水平的指標 表5.3 非英語專業兩個年級之間獨立樣本t檢驗達顯著水平指標 表5.4 按不同方式進行水平劃分的統計檢驗中達到顯著水平的指標的一覽表(以星號表示) 表5.5 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一、三年級學生t檢驗達到顯著性的指標總覽 表6.1 英語專業一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t檢驗達到顯著水平的指標 表6.2 英語專業三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語言表現t檢驗達到顯著水平的指標 表6.3 非英語專業一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的語言表現t檢驗達到顯著結果的指標 表6.4 非英語專業三年級完成兩種寫作任務的語言表現t檢驗達到顯著結果的指標 表6.5 不同專業和年級完成兩項寫作任務t檢驗達到顯著水平的指標數對比 表6.6 英語專業與非英語專業完成兩種寫作任務的t檢驗達到顯著結果的總覽表 表6.7 所有專業和年級中獲得的16項顯著性水平指標的分布 表7.1 寫作整體評分參照點描述 表7.2 三位評分員各自的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表7.3 指標所代表的語言表現特徵及進入三位評分員回歸模型的情況 表7.4 三位評分員回歸模型中不同指標所代表的語言維度 表7.5 進入三組不同組合分數的回歸模型中的指標 表7.6 對評分員評分三種組合方式的回歸分析結果比較 表7.7 加權平均組合方式的多元線性回歸係數 表7.8 回歸分析結果中預測分與真實分的對照總結(加權平均) 表8.1 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 表8.2 水平初始結構方程模型常用擬合指標 表8.3 二語水平初始模型檢驗結果 表8.4 水平修正模型常用擬合指標 表8.5 水平修正模型檢驗結果 表8.6 因子對目標變數的效應 表8.7 指標對水平影響程度排序 表8.8 寫作能力結構方程模型常用擬合指標 表8.9 寫作能力初始模型的檢驗結果 表8.10 二語寫作能力修正模型常用擬合指標 表8.11 二語寫作能力修正模型檢驗結果 表8.12 因子對目標變數的效應 表8.13 指標對二語寫作能力影響程度排序 表9.1 調整後的指標體系框架 表9.2 不同檢驗中達到顯著水平的指標(一共64項) 表9.3 不同統計檢驗中達到顯著性5分(次)以上的指標 表9.4 不同統計檢驗中顯著性數目達到3~4.5分的指標 表9.5 不同維度指標對學習者語言水平和寫作任務表現的測量區分性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