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普寧英歌)

英歌(普寧英歌)

英歌(普寧英歌),廣東省揭陽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普寧英歌是普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普寧英歌是一種壯美陽剛的漢族男性群體舞蹈,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鬥志和英雄氣概。表演隊伍人數少則24人、36人,多則72人,最多可達108人。表演者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著武士服,緊身短打,手執特製雙短棒叩擊起舞,並配以鑼鼓、螺號節奏。

2006年5月20日,廣東省揭陽市申報的英歌(普寧英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歌(普寧英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廣東省揭陽市
  • 遺產編號:Ⅲ-8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程式,表演人數,表演場圖,表演風格,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普寧英歌的來源有多種傳說,主要的有二種。其一是:300多年前,外江戲(漢劇)曾來普寧演出宋朝梁山泊好漢下山攻打大名府救出盧俊義的故事。其中有唱有舞,當時稱為唱英歌。後逐漸將“唱”的部分冊去而保留其棒舞部分。其二是:明末清初,階級矛盾尖銳,封建地主、官僚豪紳殘酷欺壓農民,為反抗壓迫,民眾借唱英歌為名練習武藝。相傳最早的是旱塘鄉的一位農民,為反抗本鄉的封建地主壓迫,在其父親的安排下,徒步到少林寺學習武藝。回來後,因懾於封建勢力,不敢設館傳武,便把學到的武藝改編成英歌舞,傳教於東、西南、北、中五個門頭。久之,遂發展成為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藝術形式——英歌舞。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舞蹈特色

表演程式

普寧英歌完整的表演程式一般分為前、中、後棚,也有中後棚連在一起,只稱前、後棚的。
前棚為男子群體舞蹈(現代也有女子、少年英歌),即英歌舞。其舞主要表現梁山泊好漢攻打大名府的戰鬥豪情和英勇氣概。舞者均作古代武士裝扮,戴頭盔,緊身短打、披坎肩、扎腰帶、緊袖口、縛綁腿、著布草鞋,構想為梁山英雄,畫臉譜,模擬造型。兩路領隊者稱頭槌、二槌。頭槌者畫紅臉,掛紅須扮作“秦明”或“關勝”;二槌者畫黑臉,掛黑須扮作“李逵”;三槌者和尚服,掛念珠,畫黑白花臉,扮作“魯智深”;四槌者武士帽、丹紅臉、倒豎眉,扮作“武松”…還有男角扮女裝的“孫二娘”“扈三娘”,均為古代女將妝飾。扮作“時遷”者,畫黑白相間蛇花臉,戴尖頂帽,手執“布蛇”道具,司中鼓者扮作宋江”,戴帥冠,畫丹紅臉等。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中棚俗稱塗戲。為地方傳統小戲錦出表演,有《佛公佛母》《雙搖櫓》《桃花過渡》等10多個節目,內容俱多為民間生活、生產、趣聞逸事,詼諧風趣。如《桃花過渡》為一扮渡伯,一扮丫鬟,搭船對歌,從正月潮汕風光民俗直唱到十二月,十分逗趣。
後棚為武術表演。有拳術,刀槍棍棒的單打、對打、混合打,最後以“打布馬”作為英歌后棚壓軸節目收場。現代大多數英歌隊把中後棚表演縮簡或放棄,只集中精力表演前棚英歌舞部分。

表演人數

普寧英歌舞表演人數可視場地大小靈活變化,可為8、16、24、36、42、56依偶數遞增,最多可至108人。英歌舞有快中慢板三種不同風格特色的舞法,以鑼鼓隊(有的配吹螺號)音樂節奏調節舞步的快慢。表演時,隊伍一半人雙手執短槌,另一半人雙手分提小鼓、小鼓槌,舞“蛇”者引路,頭槌、二槌各率一縱隊,槌鼓敲擊起舞,呼嘯騰躍而,謂之“雙龍出海”或“猛虎下山”。隨著頭槌甩須、吆喝、擊槌提示,眾舞者按鑼鼓節奏整齊劃一地變換著各種動作套式,如槌花、布田、洗街、背槌、勾腳、殺四門、雄鷹展翅等,同時變換著各種整齊律動。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表演場圖

普寧英歌表演時佇列圖形變化豐富,有雙龍出海、猛虎下山、麥穗花、田螺圈等樣式;動作套式亦五花八門,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態各異的舞姿動態,形成特有的動律,場面恢宏,氣勢磅礴。動作和圖形都是由練兵和攻城陣法演變而成的,變化多端。

表演風格

普寧英歌舞風格獨特,大體表現為三個類型:一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此類以流沙周圍的南山、新壇村為代表;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聲勢浩大,運棒靈活。此類以下架山的塗坑與鹹寮及占隴的下村等為代表;三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右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且富有舞蹈感。這類以燎原的泥溝、大壩的白坑村為代表。此外,還有獨樹一格的旱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一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一定要有馬步勢。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普寧英歌是普寧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英歌以武術與舞蹈為載體形式,渲染和歌頌一往無前、鬥志昂揚、團結戰鬥的英雄氣概和精神風貌。普寧英歌以其民眾性、自娛性、廣泛性及其獨特鮮明的美學特徵,在潮汕大地擁有深遠的歷史文化價值。一是英歌舞在潮汕地區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逢年過節、活動慶典必不可少的節日元素。二是英歌融合了武術步法,古時可以防身,當今現代則具備強身健體的實際價值。三是英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特殊的研究價值。其歷史淵源、臉譜文化、音樂武術等方面涉及如舞蹈史、戲曲史、方言學、圖騰文化等眾多學問,值得研究。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傳承狀況
口傳身授是普寧英歌文化傳承的主要渠道,在非遺傳承和保護中傳承人對精神文化的延續和傳遞有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傳承人多數是年輕人,他們不願意學習家鄉流傳下來的“不掙錢”的技藝,普寧的多支英歌隊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由於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傳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寧英歌隊伍青黃不接,逐漸萎縮,出現瀕危狀況,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陳來發,男,漢族,1957年生,廣東普寧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英歌(普寧英歌)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揭陽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普寧市文化館獲得“英歌(普寧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英歌(普寧英歌)”項目保護單位普寧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4年,廣東普寧市英歌隊與元朗英歌隊舉辦舞蹈交流活動。
2019年 2月6日,第二屆普寧英歌(民俗)文化節在普寧市開幕,開幕式上,有 8 支英歌隊伍和 1 支大鑼鼓隊登台表演,並在康美中藥城與普寧市區進行巡遊表演。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2019年7月,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下稱“北京世園會”)“廣東日”活動舉行,普寧英歌參加開幕式表演及特色文化專場演出、南粵園活動等。
榮譽表彰
2017年3月9日上午,由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和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首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邀請賽”在廣州市黃埔區南海神廟廣場舉行,普寧南山英歌隊受邀參加本次比賽,表演斬獲大賽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