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陸豐甲子英歌,自明朝初年(1392年),從福建傳入陸豐甲子鎮,成為陸豐甲子鎮民間歷代承傳古老的傳統敬神活動節目,緣於《水滸傳》傳奇故事的魅力,英歌被賦予了揚正壓邪、平安吉祥的象徵意蘊。
甲子英歌舞與祭祀的淵源由來已久。英歌理事會會所位於元帝祖廟左側的兩層樓中,英歌的保護神“田元帥”,被供奉於元帝祖廟神像的右側,此廟始建於元末明初,修擴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997年修復。
新中國成立後,元帝祖廟成為全鎮人們的民間文化活動中心,每年英歌的演出活動都從祖廟開始,甲子英歌舞作為元帝祖廟廟會的主角,在廟會祭祀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現代,英歌已從廟會中的祭祀活動逐漸延伸至春節、元宵、國慶等重大節日進行表演,英歌隊從元帝祖廟出發,穿街進巷,依次到各家各戶拜新年、送祝福。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甲子英歌舞擁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分前棚和後棚兩大部分。前棚又分“武畔”24人,手握雙棍,一色花臉臉譜,代表八卦里的24純陰;“文畔”12人,手提小鈴鼓和單小棍,一色武生臉譜,代表八卦里的12純陽;另包括花鼓公、花鼓婆各2人。後棚則為演小戲、樂隊及旗隊人員。其中以前棚為主。
表演開始前,全體隊員齊到元帝祖廟中跪拜保護神“田元帥”,請求神保佑演出順利,結束後收拾道具裝箱完畢,再回元帝祖廟感謝“田元帥”。表演時,先由頭插金花、手舞銀蛇的時遷開道引路,李逵、關勝、楊志等36人按“頭槌”“二槌”“三槌”順序列成兩隊緊跟而上,一隊手舞雙棒,一對旋轉小鈴鼓,邁著沉穩的武當太極蜈蚣步,伴隨鼓點一上一下同時起落,邊舞邊向前推進,舞棒“咚咚咚”的敲擊聲、冬鼓聲、腳下的銅鈴聲與伴奏的鑼鼓聲和著舞步齊鳴,表演隊伍整齊雄壯,氣勢威武。“頭槌”李逵帶領佇列進行分開、合攏、交叉等變化,以及削槌、伏槌、摻槌、穿龍等動作表演,還有擊打、拾步、返身、背向等拳姿武態。後棚的小戲是化裝遊行節目,邊演邊唱,傳統節目有《六國封相》《七鶴歸洞》《達摩渡觀音》《父女會》《雙竹槌》《雙搖櫓》《瞎子算卜》等。
表演隊形
甲子英歌是佇列式舞蹈,表演時,分為四大行列:有義旗、舞英歌、演小戲和扛大旗。英歌舞者手持雙槌,邊舞邊前進。舞蹈動作有削槌、伏槌、摻槌、穿龍等,同時,兩個花鼓婆登上花鼓公肩上,雙手舞小棍,隨同英歌舞隊周圍走動表演。
表演隊形以縱隊為主,二縱隊、四縱隊、六縱隊等,表演人數以偶數遞增,一般有24、36、48人等,總數限於107人之內,主要伴奏樂器有大鼓、銅鑼、鑔、鈸等打擊樂器。表演進行中,兩個花鼓婆單足立於兩個花鼓公肩上,手舞小棒劃圈,自由穿梭於英歌舞隊伍之間,再加上兩位男扮女裝的反串角色顧大嫂和孫二娘,整體表演風格既神聖莊嚴又輕鬆活潑。除時遷、李逵、秦明、魯智深、武松等按戲曲服飾裝扮外,其他角色均分別統一著裝,按照梁山泊英雄的形象勾畫一個個性格鮮明、生動傳神的臉譜,“武畔”穿白襟環花束袖黑衫,紅褲配五彩綁腿;“文畔”是天藍色衫,頭戴雉尾雙龍武生冠;腳穿鑲嵌小銅鈴與彩色絨球的草鞋,掛腰牌和身攜各式道具兵器,舞動起來,粗獷雄壯,愈顯古樸。
舞蹈姿態
甲子英歌貫以“南拳”的特點,大有海陸丰南拳的姿態。舉棍擊打、肩、背、腰、腳各有分寸、角度、抬步、返身很注重南拳腿功,起、落、背向各有輕重,整個動作概以拳腳化的側面“莊步走”,逢溝過隙、躍級過門,背以“輕功”,勝似跳高、跳遠的田徑動作,特別是時遷的動作屬南拳中的“戰馬”,以“畫眉跳架”的姿勢配以“支半手”的“吞吐”而“圓身返肩”來表現“鼓上蚤”的特徵。原先的英歌在舞棍擊鼓完畢,要分成二十對,各提兵器對打表演,是南派武功藝術的集中表現。
服飾裝扮
甲子英歌有一套與眾不同的臉譜,它既與京劇,粵劇、西秦中的一些淨角面譜有相同之處,又比它們更為複雜,顯得更有氣派。二十五面臉譜互不相同,據當地臉譜藝人李成節、詹德雇同志介紹,臉譜的眉、目、額、鼻、腮等處的造型著色變化很大,大抵用色階的對比、曲直大細的線條變化,濃淡繁簡的對比,二意結合,著重勾勒的筆法以突出人物的性格,顯示出水泊英雄的特色。
甲子英歌的裝扮又另有特色,表演者腳穿帶鈴的草鞋,每抬動步子都會發出有節奏的鈴聲;打上五彩繽紛的綁腿,穿上紅褲;上身則穿上自襟環花束袖黑衫(文畔以天藍色衫),頭戴雉尾雙龍武生冠;腰插小巧玲瓏的和《水滸傳》中對得上號的兵器,行動起來十分雄壯。配上粗獷的動作,顯得十分古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甲子英歌舞氣勢威武,律動撼人心魄,裝扮古樸絢麗,臉譜勾畫獨特,步伐整齊,以及有著“削槌”有力、“摻槌”穩健、“伏槌”強勁等風格特點,達到了形式美與內容美的統一,具有藝術審美與欣賞價值。
文化價值
甲子英歌不僅具有粗獷豪邁、剛勁有力、古樸沉穩等多重藝術風格特徵,而且還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形態,擁有嶺南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甲子英歌舞講究陰陽相生,剛柔相濟,其中太極八卦圖陣造型乃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充分顯現。作為陸豐市甲子鎮的傳統民間藝術,甲子英歌舞是先輩們用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來的產物,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它承載著甲子人的記憶和歷史。甲子英歌舞是當地傳統節日中的一個文化符號,更是甲子人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符號。
傳承人物
林炳光,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英歌(甲子英歌)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陸豐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4年12月25日,廣東省文化廳組織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對陸豐市申報省級傳承保護基地的市正字戲傳承保護中心、甲子英歌進行實地考察、評審,推進陸豐市傳承保護基地建設。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陸豐市甲子鎮文化站獲得“英歌(甲子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英歌(甲子英歌)項目保護單位陸豐市甲子鎮文化站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陸豐市甲子英歌文化藝術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2年3月1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聯聯合主辦的首屆嶺南民俗文化節在廣州市舉行,甲子英歌舞在文化節的開幕式表演。
2016年11月,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的“2016年廣東(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暨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動”在佛山市舉行,甲子英歌舞在開幕式進行表演。
榮譽表彰
2005年5月,甲子英歌獲得廣東省首屆泛珠三角民間藝術表演大賽金獎。
2010年9月,甲子英歌獲得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大同)雲岡文化藝術節展演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