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戰鬥式轟炸機

英國戰鬥式轟炸機

1933年,英國航空部尋求一種新型轟炸機,費爾雷公司的原型機在擊敗眾多的對手後獲得了這一訂單,這就是“戰鬥”(Battle)式轟炸機,新飛機由馬賽爾·羅貝勒設計,在這個設計方案中,費爾雷公司第一次運用了輕合金和應力蒙皮等新技術。1935年,航空部對原性能要求作了修正,制定了P.23/35號說明書,並依據該要求直接下達了155架“戰鬥”的訂單。作為老式的霍克“雄鹿”輕型轟炸機的代替機種,“戰鬥”還是一種很不錯的輕型轟炸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英國戰鬥式轟炸機
  • 英文名稱:Battle
  • 研製時間:1935年
  • 服役時間:1935-1940
  • 定型時間:1935年
  • 國家:英國
研製起因,尾聲,

研製起因

英國戰鬥式轟炸機
1939年8月24日,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第一大隊接到命令,開始進行動員,隨時準備作為皇家空軍前沿空中打擊部隊第一梯隊前往法國,並對德國境內的目標進行轟炸。此時的第一大隊下轄10箇中隊,全部裝備費爾雷“戰鬥”,分別駐紮在英國國內的5個基地。接到命令後,大隊司令部隨即成為前沿空中打擊部隊司令部,各基地司令部及所屬中隊分別改編為第71、72、74、75和76聯隊。此時的前沿空中打擊部隊由於任務關係,獨立於英國遠征軍,而直接受航空部指揮。
在第一大隊前往法國後,航空部原計畫在第二大隊的基礎上組建前沿空中打擊部隊的第二梯隊。但該計畫於1939年9月29日被取消,因此前沿空中打擊部隊實際上就是由第一大隊及其所屬10箇中隊組成。
在對德宣戰後,英法卻沒有在西線展開任何有實質意義的攻擊行動。前沿空中打擊部隊因此也只是執行一些諸如武裝偵察之類的任務。在經歷了“靜坐戰爭”初期的小規模空中衝突後,前沿空中打擊部隊的獨立地位被證明不適合作戰需求,因此在1940年1月15日,該部隊轉隸於駐法英國空軍司令部,該司令部同時也指揮英國遠征軍的航空部隊。這種隸屬關係的改變表明,前沿空中打擊部隊的主要任務,已經變為支援遠征軍地面部隊作戰了。
在1940年5~6月間的法國戰役中,前沿空中打擊部隊遭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並在德軍的閃電攻勢前不斷地向法國南部撤退。6月中旬,在法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前沿空中打擊部隊撤出法國,並於6月26日解散。

尾聲

雖然迭遭重創,“戰鬥”在法國境內還是一直奮戰到6月中旬。此時盟軍在法國戰役中的失敗已成定局。殘存的“戰鬥”回撤到英國,前沿空中打擊部隊亦被撤消。恢復建制後的轟炸機第一大隊依舊使用“戰鬥”,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在夜間發動對荷蘭和法國港口的襲擊,以阻撓德軍海獅計畫的實施。
第一大隊最後一次執行作戰任務是在1940年10月15日到16日。第301波蘭中隊轟炸了法國布倫港。12和142中隊則轟炸了加萊。此後,大隊就開始換裝"威靈頓"轟炸機。
而“戰鬥”的作戰生涯也就此基本結束。剩餘的“戰鬥”主要用於訓練和靶標牽引等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