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是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丹寨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
- 批准時間:2007年5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是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丹寨縣。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是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丹寨縣。傳承保護2007年5月2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通知(黔府發〔2007〕16號)》,苗族芒筒蘆...
蘆笙音樂(苗族芒筒蘆笙),貴州省丹寨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苗族芒筒蘆笙樂舞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民間藝術,主要流傳於貴州省丹寨縣境內所有苗族村寨和鄰近的雷山、榕江、三都縣及都勻市的部分地區。200年6月7日,蘆笙音樂(苗族芒筒蘆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族芒筒蘆笙 苗族芒筒蘆笙,傳統音樂。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苗族芒筒蘆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苗族的蘆笙樂隊,是民間業餘奏樂組織。每隊由五六支蘆笙組成,分為高、中、低不同音區,既有笙管高達三丈有餘的低音蘆笙,也有管高尺余的高音蘆笙,再加上發音低沉的芒筒,合奏起來音響雄壯粗獷、氣勢磅礴。相關成就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街鄉龍洞村苗族蘆笙舞被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蘆笙源於...
在苗族青年男女中,最常見也是他們最喜愛的集體舞蹈叫《踩堂》,每逢年節舉行《踩堂》時,由英俊男子組成的蘆笙隊,人人手把蘆笙邊吹邊晃動著軀體繞坪而來。高昂而清脆的蘆笙調,在發自坪中心雄蘆笙柱下的低音“芒筒”與噹噹作響的銅鼓聲中,樂曲更顯雄厚、和諧。緊接蘆笙手之後,一隊不曾粉黛的二八妙齡,在霓彩...
祭祀性蘆笙舞 通常是在木鼓、銅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蘆笙長達三尺至丈余。過去,這類蘆笙舞只在“吃牯髒”(殺牛祭祖)時才跳。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表現出對祖靈的尊敬和懷念,動作穩重、遲緩。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苗族已很少舉行這種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動了。因此,這類舞蹈現...
★5Ⅰ-5布依族摩經貞豐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6Ⅰ-6苗族曆法丹寨縣 7Ⅰ-7苗族民間文學《阿蓉》榕江縣 ★8Ⅰ-8布依族口傳史詩——布依族盤歌六盤水市 二、民間音樂(總計:24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9Ⅱ-1苗族多聲部情歌台江縣劍河縣 ★10Ⅱ-2苗族飛歌雷山縣 ★11Ⅱ-3苗族芒筒蘆笙祭祀...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特大通條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特大通條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小通條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小通條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大通條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大通條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白苦竹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白苦竹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小小通條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小小通條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中通條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中通條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宏聲笙的樂隊組合編制通常為:小號笙2支,中號筆10支,大號笙3支,特大號笙1支,有時另加芒筒1支;小號筆2支,小中號筆4支,大中號笙6支,大號筆3支,特大號筆1支,有時還加芒筒1支。表演程式 蘆笙比賽俗稱“哈更”或“丁倫”,是一項民眾性的民間民俗活動。比賽的勝負關係到全村人的榮譽,所以自然成了...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銅塊 當代丹寨苗族蘆笙芒筒製作工具銅塊是一件由貴州省民族博物館通過徵集而來的民族歷史和文化藏品。
芒筒蘆笙祭祀樂 侗族河邊腔 三、民問舞蹈 苗族踩鼓舞 苗族板凳舞 新化舞獅 四、傳統戲劇 土家族儺戲 陽戲 五、民聞美術 苗族剪紙 六、傳統手工藝 鎮遠木雕技藝 苗族堆花繡技藝 苗族馬尾斗笠製作技藝 三穗竹編技藝 黃平苗族泥哨 苗族銀飾 麻江畲族鳳凰裝製作 麻江瑤族服飾 苗族織錦 四十八寨侗族服飾 榕江水族石雕技藝...
丹寨縣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苗族口頭經典“賈”、苗族苗年、苗族服飾、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七個項目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獲中國“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稱號。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丹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2023年,丹寨...
蘆笙是苗家人的根,芒筒是苗家人的魂。《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發源和發祥地就在我們丹寨,是苗族鳥圖騰族群中“八寨苗”亞族群所特有的蘆笙種類。它在苗族眾多的蘆笙大家族中唯一保持著蘆笙最原初的儀式和祭祀功能,被限定於在部族或區域聯盟性的重大祭祀慶典以及喪葬中...
丹寨萬達小鎮還將丹寨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16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部引入小鎮,包括石橋古法造紙、國春苗族銀飾、苗族錦雞舞、苗族蠟染、芒筒蘆笙祭祀樂等,在這裡,你可以親身感受到源遠流長的非遺、民族文化與原汁原味的匠心精神。此外,三大斗藝場館(鬥牛、鬥雞、斗鳥)、特色民族餐飲(卡拉鬥雞肉、苗王...
午,三聲鐵炮聲響過後,在牯髒頭家旁邊的空地上,一年老的鬼師包紅色頭巾,身穿橙紅色的長袍,雙手持4個銅鈴,上握兩束芭茅草,伴著他左右搖晃的舞步、銅鈴響三聲後,盛裝的苗族小伙子也和著節奏,邊舞邊吹起了蘆笙。緊接著,芒筒吹起,聲音雄厚低沉,高音低音在剎那間融為一體。他們這樣在山間吹著、舞著,一直到...
余富文 1934年生,貴州省丹寨縣人。苗族蘆笙、芒筒樂器改良、演奏家。生長在苗族蘆笙、芒筒樂器製作世家。1953年到中央民族歌舞團任蘆笙演奏員;1958年調黔東南州歌舞團。曾任樂隊隊長、藝委會副主任、創作室主任。中國音協會員、貴州省音協理事、自治州音協副主席。國家二級演奏員。主要業績 經多年研製,他將苗族民間...
反排村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苗族文藝在此多有體現,國內外專家、學者推崇備至。門頭文學有散文體、說唱體、詩歌體。聲樂有飛歌中凋、情歌調、酒歌調等。聲樂有木鼓、蘆笙、芒筒、木葉等,舞蹈有以木鼓舞、蘆笙舞為主。工藝有挑花、刺繡等。傳說2000餘年前,首先來到反排這個偏遠山區居住的是耶古王子和他的...
小伙子們則帶上心愛的蘆笙、芒筒,要在蘆笙堂上顯示自己嫻熟的技藝。嘉賓們與蘆笙場上的男女老少手拉手一起跳蘆笙舞,整個場面熱烈歡快。大家的心在這歌舞的氛圍中進一步彼此溝通,興致也到了高潮,使遊客們真正融入到苗家人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歡樂海洋之中,也讓客人們感受到苗族民間文化的多姿多彩,使他們留...
今天,貴州黔東南的少數民族吹管樂器——用三節粗大的竹筒製作的“芒筒”,就是遠古竹王的“生命之舟”——“三節大竹”在今天的孑遺。因此,用三節粗大的竹筒製作的“芒筒”是今天貴州少數民族竹圖騰崇拜的法器。當我們看到盛裝的少數民族女郎雙手握持著芒筒,沸天撼地的吹奏著《祭祖蘆笙》的時候,我們仿佛又聽到了...
以往我們這裡從來沒有一家把牛餵到老死,但我們家,用心照顧了它23年,直到它離去。它走了,我們以苗家人最高的下葬禮儀安埋它,並給它立碑,全村人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鬥牛愛好者500餘人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村裡的婦女們還穿民族盛裝送行,我們家請了芒筒蘆笙隊和嗩吶隊為它送葬。”主人家李正書說。
節假日、雙休日在這裡體驗垂釣,或水上搖櫓,或欣賞自然風光,或體味純樸的苗家飯菜、喝香甜的牛角糯米酒,或與苗家男女跳苗族舞蹈、唱苗族飛歌、吹芒筒蘆笙都感到樂趣無窮。寨子在山水裡,山水在寨子中,寨子與山水就這樣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雖然藍莓已使她初為人知,但她的神奇自然與厚重人文, 大部分還處於待...
這是錦雞苗族蘆笙的發源地,他們製作的蘆笙一流,享譽整個苗疆;也是苗族錦雞舞最有名堂的苗寨。錦雞是錦雞苗的圖騰,為了祭祀這隻上天派來的神鳥,聰慧的苗家少女用巧手編織出一條條像錦雞羽毛一樣美麗的花帶,模仿錦雞的長尾巴把花帶一條一條纏在腰間,頭上插上銀飾,模仿錦雞的動作在場壩上翩翩起舞。歐美各國把...
黔東南州苗族蘆笙芒筒系列 大方縣苗族七管蘆笙 納雍縣苗族五管蘆笙 黔東南州苗族套蘆笙 黔東南州侗族套蘆笙 黔西縣苗族接魂蘆笙 楊宗培雙嗩吶演奏 楊宗培演奏他改良研製的龍鳳簫 楊文仲演奏五管蘆笙 李永才演奏月琴 苗族三眼簫演奏 王連興吹大簫筒 苗族直簫演奏 布依族對簫演奏 苗族簫筒演奏 苗笛演奏 熊正國演奏掌司...
在平祥苗寨,候鳥是圖騰動物,楓木是圖騰樹,都象徵苗族的祖先。蘆笙是鳥音,象徵候鳥圖騰,它和用楓木打制的芒筒王可以帶人們的靈魂回到祖先居住地。最初這裡人們在踩蘆笙時,背著草鞋。表示先祖們跋山涉水的艱辛,而且以後死後仍穿著草鞋回到祖先那兒去。平祥村的蘆笙只能在過苗年和吃鼓藏時吹奏。苗年分為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