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音樂(侗族蘆笙)

蘆笙音樂(侗族蘆笙)

蘆笙音樂(侗族蘆笙),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侗族蘆笙是廣泛流傳於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境內的一種傳統民族民間樂器,它由古老的簧管樂器發展而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統侗族蘆笙舞有自吹自舞、吹者自舞、舞者自吹等多種表演形式,樂手往往邊吹邊跳,做出大幅度左右搖擺動作,表演獨舞和對奏時則需時而旋轉,時而蹲跳。侗族蘆笙表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長期在民間承沿不絕。

2006年,侗族蘆笙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申報的蘆笙音樂(侗族蘆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笙音樂(侗族蘆笙)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29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表演形式,表演程式,呈現方式,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蘆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周朝已有記載。民間流傳的侗族《龠登》款詞將蘆笙稱為“龠”,分“同便”、“拉喔”與“格列”。《呂氏春秋·遇合篇》記載:“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羽、角、宮、徵、商不謬,越王不善,為野音而反善之。”《說文·竹部》說:“龠三孔也,大者謂之笙,中者謂之籟,小者謂之藥。”《風俗篇·聲音篇》說:“龠樂之器,竹管三孔,所以和眾聲也。”款詞中記述侗族對蘆笙的稱謂曰“龠”,並有大中小三號之說,古代越人喜歡吹的籟亦叫“龠”,也有大中小三種,二者不僅語音相同,語義也完全一樣。由此可知,侗族蘆笙是古代越族的器樂——龠傳承下來的,它發源於越國,流傳至貴州古州(今榕江),後發展至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所有侗族地區。款詞中所記述的地名“上洞下洞”就是湖南通道縣菁撫州、溪口、臨口、下鄉一帶。湘、桂、黔交界的侗族所使用的蘆笙不過就是在三孔的基礎上發展為六孔、八孔、十孔,新中國成立後最多的已達十四孔,而稱謂仍叫“龠”不變。
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云:“辰、沅、靖州仡伶人以錦雞插髻,農隙時,以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前導之,貯缸滔於樹蔭,飢不復食,惟就缸取酒恣飲,已而復歌,夜疲則野宿,至三日未厭,則五日或七日方散。”這裡清楚地描繪了宋代時侗族“蘆笙踩堂”的盛況。這種蘆笙踩堂集體舞活動,在湖南通道,廣西三江、龍勝,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等侗族地區仍舊十分盛行。
明清時期,鄺露的《赤雅》中記載:“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其管(實為六孔龠),長歌閉目,搖首頓足,為混沌舞。”實際上也就是蘆笙踩堂舞。《大清一統志·柳州府》載:“侗族喜歡音樂,彈胡琴,吹蘆笙······”清朝《綏寧縣誌》中有詩記載侗族風俗,“地僻蠻煙聚,林深犵鳥通。群苗欣跳月,庶草自從風。······是日蘆笙合,非煙炮竹烘”。《靖州直隸州志》(通道原隸屬靖州)中記載:“······侗每於正月內,男女成群,吹蘆笙各寨遊戲。中秋節,男女相邀成集,賽蘆笙,聲震山谷”,充分說明了通道侗族蘆笙歷史悠長,清晰生動地反映了通道蘆笙文化的歷史脈絡。
17世紀以後,侗族文化逐漸與漢族文化融合,侗族蘆笙流行範圍大大縮小,致使侗族蘆笙音樂在北部方言地區基本上消失了。而南部方言地區由於交通閉塞,外部勢力難以大量滲入,因此,湘、桂、黔地區的蘆笙文化才得以相對完整地保存。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實行民族政策,大力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2005年10月,通道自治縣在皇都侗族文化村舉行了文化藝術節,就是通道侗族蘆笙節。

基本特徵

表演形式

通道侗族蘆笙為六管三音笙,其形制、規格與黔東南地區苗族六管笙相同,管序、音序、指序亦與同音列的苗族六管笙相似,但其音階、音列獨具特色,只有la,do,re三個音。侗族蘆笙在民間分為配附共鳴筒的“宏聲笙”(侗語稱“倫瓦”)和不帶共鳴筒的“柔聲筆”(侗語稱“倫麻”)兩大類。演奏形式可分為專用宏聲笙演奏的樂隊組合演奏和只用柔聲笙演奏的獨奏表演兩種。
(一)柔聲笙
柔聲笙的規格只有一種,即小號篷。其形制與宏聲笙的小號笙相同,都為六管發三音,但柔聲笙的笙管不帶共鳴簡。其發音音列為la,do,re,發音音色柔和。
(二)宏聲笙
宏聲笙是配附有共鳴簡的蘆笙之總稱,常見的型號有小號中號、大號、特大號,以及芒筒。小號笙,也稱高音笙,侗語稱之為“倫黑”。六管形制,發la,do,re三音,高約60~80cm。中號笙,也稱中音篷,有小中號和大中號之分。小中號笙,侗語習稱“倫峨”,高約100~120cm,置有六管,發la,do、re三音;大中號笙,侗語稱“倫略”,其形制發音均與小中號笙相同,高約150~160cm。大號笙,也稱低音笙,侗語稱“倫淌”,其形制、發音均與中號笙相同,高約250cm左右。
特大號笙也稱倍低音笙,侗語稱“倫老”,高約400cm左右,其發音有la或la,re,或la,do,re三種形式。
芒筒,也稱地筒,因其吹奏時一端觸地而得名。侗語稱“倫堆”,是一截大竹筒上端加吹嘴製成,發音為la。
宏聲笙的樂隊組合編制通常為:小號笙2支,中號筆10支,大號笙3支,特大號笙1支,有時另加芒筒1支;小號筆2支,小中號筆4支,大中號笙6支,大號筆3支,特大號筆1支,有時還加芒筒1支。

表演程式

蘆笙比賽俗稱“哈更”或“丁倫”,是一項民眾性的民間民俗活動。比賽的勝負關係到全村人的榮譽,所以自然成了大家共同關心的大事。侗族蘆笙比賽有一套系統、完整的程式:
甲村去乙村比賽前,蘆笙手們要吹一首名為《同梗》的曲子,表示要外出比賽,告訴本村人做好必要的準備。村裡的青壯年集中到鼓樓坪,聽候吩咐。人到齊後,由領頭者宣布要去的地方(乙村),然後各人手執蘆笙,排著隊,向乙村進發。途經村寨,如果不打算停留,就在村口吹一首《同打》曲,表示路過,希望放行。不然,此村人一定會把大家留下來作客,經蘆笙比賽才讓通過。
甲村隊伍到乙村,便吹《更烏勞》(進出)曲,說明甲村人馬已到。此時,乙村的蘆笙隊立即集中,擺開陣勢準備迎戰。緊接著,甲隊吹《呀馬》(摘菜)曲來試探對方是否願意比賽。乙村如果同意,也要吹《呀馬》以示答覆。雙方進入正式比賽之前,各吹《燈嘎》(果子)曲《銀嫩》(銀子)曲等幾首練習曲。
正式比賽必須按照傳統習慣與規矩,先吹《更鄧》(起頭)共五首,雙方都要把它吹完。再吹《更哈》(比賽曲),也是五首,雙方吹一首比一首,直至吹完。此時正值蘆笙比賽的高潮,甲乙雙方勢均力敵,各不相讓。最後,東道主吹《時沙》(掃樓)曲,表示比賽完畢,客隊也立即回響,合奏此曲宣告比賽結束。
比賽後,主隊即宴請客隊,以酒肉款待。酒足飯飽時,客隊首領便吹《同梗》曲(表示集合之意),示意本隊人準備返程,甲隊隊員聽到此曲,集中到鼓樓坪。這時,主客雙方依依不捨,相互告別。主方全村的男女老幼湧向村口,歡送客人離去。

呈現方式

從呈現方式的視角看,通道侗族蘆笙主要有禮儀表演、競技表演以及娛樂表演三種方式。
吹奏蘆笙貫穿於各地侗族的社會生活之中,形成了十分重要的民族禮儀。在南部方言區的一些侗族村寨,每年春節期間都要舉行祭“薩”活動。從“薩堂”祭祖前的活動開始,到環寨遊行進入鼓樓坪“多耶”,再到整個活動結束,都必須以蘆笙隊在前吹笙引導,以示隆重。侗鄉秋後舉行的“鬥牛”活動,蘆笙隊是“牛王”的儀仗隊,震撼人心的蘆笙曲能夠壯威造勢,鼓舞“牛王”的鬥志。村寨聯歡,如集體作客的“多耶”,主隊都要到村口寨門前舉行迎賓儀式和送客儀式,這時,蘆筆隊就會列隊村口路邊或寨樓門前口吹蘆笙夾道迎來送往,表達對客人團隊的敬重之情。
在侗族村寨舉辦的各種節慶活動和聯寨娛樂活動中,都要吹奏蘆笙。俗話說“無笙不成禮儀”,“無笙難顯隆重”。因此,過去每個侗族村寨都有蘆笙隊。各種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主客兩寨蘆笙隊進行蘆笙禮儀表演或蘆笙吹奏技藝比賽。活動開始時,主寨蘆笙隊要吹“迎賓曲”,客寨蘆笙隊吹“幸會曲”;活動結束時,主寨蘆笙隊要吹“送賓曲”,客寨蘆笙隊吹“答謝曲”,表現侗家人的文明禮儀風範。在侗族社會各種大型活動中,侗族蘆笙隊實際上就是侗族民間的禮儀樂隊,傳承著侗族禮儀的古風古俗。

代表作品

1.《前奏曲》:通常是蘆笙比賽主辦方當地蘆笙隊率先進場時演奏的曲目;
2.《召喚曲》:主笙隊演奏,召喚各客笙隊候場;
3.《集合曲》(《同梗》):當某寨蘆笙隊受到外寨邀請要外出比賽時,必須先由領隊登上鼓樓吹奏《同梗》,寨上蘆笙手聞聲趕到集合地點,準備出發
4.《上路曲》(《同拜》):當蘆笙隊集合完畢後,由領隊吹響《同拜》曲,隊員們聞聲列隊,出發上路;
5.《迎賓曲》(《引輪》):當主寨蘆笙隊邀請客寨蘆笙隊比賽,客寨隊到達主寨前時,主寨蘆笙隊便吹起《引輪》歡迎客隊進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音樂價值
侗族蘆笙文化源於生活,反映生活,表現生活,為侗族民眾喜聞樂見。侗鄉各種節日活動,是傳承侗族蘆笙文化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在侗鄉各種節日活動中展現了侗族蘆笙文化的藝術魅力,另一方面又使侗族蘆笙文化得到了活態的有效保護,不至於在外來文化的強烈衝擊下很快失傳。在侗族蘆笙文化中,值得提到的是侗族的“蘆笙譜”。“蘆笙譜”又叫“蘆笙字”,侗語成“勒倫”(LEECLENC)。“蘆笙譜”以貴州省從江縣高傳寨的最具代表性。它有10個符號,每個符號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使用。侗族蘆笙譜是侗族先民用符號來記錄蘆笙音系音別的樂譜,表現了侗族的音樂智慧和創造力。這些古老的蘆笙樂譜符號為國內研究古老的蘆笙樂譜以及研究西南擁有蘆笙文化的少數民族在蘆笙演奏方面表現出來的不同音樂風格提供了參考譜例,對中華民族的傳統器樂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具有較高的古代音樂研究價值。
(二)社會價值
侗族蘆笙文化雖然如今主要存在於貴州省黔東南州的侗族南部方言區的侗族村寨,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之毗鄰的廣西區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湖南的通道侗族自治縣侗族村寨以及雜居在周圍的瑤族村寨,為了開發民族文化旅遊,近年來也不斷派人前來參觀考察侗鄉蘆笙賽、學吹蘆笙曲譜和跳蘆笙舞蹈。以洛香蘆笙賽點和古邦蘆笙賽點為代表的侗鄉民間蘆笙文化活動,參與人口數以萬計,規模之大,影響之廣,其產生的社會效應由此可見。在那樣一個民族音樂盛會的大場合,一要參塞蘆笙隊員們具備良好的蘆笙才藝和心理素質,二要廣大民眾具備優良的社會公德意識與文明觀賽的品質,這些良好素質和品質的形成正是各個個體從傳統的侗族蘆笙文化中不斷受到考驗而習得的,並在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日與活動中得到展現和固化。侗族蘆笙文化是一種禮儀文化,不尚武,只追求親和。和侗族其他文化一樣,其精髓就是追求和諧的社會價值觀。縱觀侗族歷史,民族內部幾乎沒有發生過支系與支系、村寨與村寨之間的紛爭,民族外部與漢、苗、瑤、壯、布依、水等兄弟民族長期雜居,歷史上也從沒有發生過族際戰爭。這都是侗族文化價值取向的結果。侗族蘆笙文化彰顯了民族文化的優秀品質,侗族蘆笙文化使侗族村寨之間溝通情感、增進團結與友誼、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是促進民族認同的強化劑,也是增進與周邊兄弟民族和睦相處、加強友誼、構建族際和諧社會的粘合劑。可以說侗族蘆笙文化是最能體現東方文明的文化。對推動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促進人類團結、和諧、友好相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傳承狀況

蘆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顯著的民族特色引起世人關注,為民間音樂和雲南地方民俗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例證。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侗族蘆笙文化正面臨消失和變異的危險,通道縣各蘆笙隊成員的年齡多在40歲以上,有些地方出現了演奏人才的斷層現象,在此情勢下,對侗族蘆笙的搶救保護刻不容緩,必須立即著手進行。

傳承人物

楊枝光,男,1954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通道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蘆笙音樂(侗族蘆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通道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蘆笙音樂(侗族蘆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11月12日,“慶豐收侗聽蘆笙”音樂會,在通道縣萬佛山地質公園內舉行,侗族蘆笙在其中進行了表演。
2017年11月28日,通道侗族自治縣萬佛山慶豐收蘆笙音樂節在萬佛山鎮萬佛山景區舉行,侗族蘆笙在其中進行了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