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漢語漢字)

芽(漢語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芽,中國漢字,指植物的幼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芽
  • 注音:ㄧㄚˊ
  • 拼音:yá 
  • 部首:艹 
偏旁部首,字形結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基本字義,詳細字義,方言集匯,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

偏旁部首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AAHT鄭碼:EHI倉頡:TMVH
四角號碼:4424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2BD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艹牙
漢字部件分解: 艹牙
筆順編號: 1221523
筆順讀寫: 橫豎豎橫折豎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𠀤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𤣥合黃芽。
《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為今音矣。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芽
萌芽也。從艸牙聲。五加切

說文解字注

(芽)芽、逗。萌也。按此本作芽萌也。後人倒之。從艸。牙聲。五加切。古音在五部。古多以牙為芽。

基本字義

形聲。字從艹從牙,牙亦聲。“牙”本義為“野獸犬齒”。“艹”與“牙”聯合起來表示“形狀像犬齒的植物雛形枝條或蓓蕾”。本義:植物枝條的雛形或蓓蕾
1.植物的幼體,可以發育成莖、葉或花的那一部分:發~。嫩~。幼~。萌~。豆~。
2. 形狀像芽的東西:肉~(傷口癒合後多長出的肉)。銀~(銀礦苗)。
3.幼小的生物。

詳細字義

1. (形聲。從艸,牙聲。本義:尚未發育成長的枝、葉或花的雛體)
2.同本義[bud;sprout;shoot]
芽,萌芽也。——《說文》。段注:“古多以牙為芽。”
芽,孽也。——《廣雅·釋草》
遂令黃泉下,萌芽夭句尖。——韓愈《苦寒詩》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沈括夢溪筆談
同芽者。
糞溉者先芽。
蔞蒿滿地蘆芽短。——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又如:芽茶(最嫩的茶葉)
4.形狀像芽的東西[sth.resembling a bud]。如:肉芽(傷口癒合後多長出來的肉);銀芽(露出地面的銀礦石)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nga2 [客語拼音字彙] nga2 [海陸豐腔] nga2 [陸豐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2 [梅縣腔] nga2 [寶安腔] nga2 [東莞腔] nga2
◎ 粵語:ngaa4
◎ 潮州話:ghê5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ŋraː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五加
麻二開
平聲
二等
開口
下平九麻
ŋa
ŋa
ŋa
ŋa
ŋɣa
ŋɯa
ŋaɨ
ya2
ngra
ngea
萌芽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ya
ja
平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家麻齊
家麻
陽平
齊齒呼
ia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牛加
十五麻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二十六家賈嫁
陽平
草木萌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