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湖南省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長沙花鼓戲形成於清代,流行於湘中、湘東和洞庭湖濱。20世紀中葉,不同路子的花鼓戲因頻繁的藝術交流而逐漸合流,舞台語言向長沙官話統一,形成較完備的長沙花鼓戲劇種。長沙花鼓戲音樂曲調有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約200餘支,其傳統劇目多以表演“兩小”(小旦、小丑)和“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創作演出的《喜脈案》《鄉里警察》《作田漢子也風流》等劇目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

2009年,長沙花鼓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1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112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單位:湖南省花鼓戲劇院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音樂特點,聲腔特點,伴奏樂隊,角色行當,代表劇目,傳承保護,主要流派,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長沙花鼓戲的內容和表演形式起源於長沙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間歌舞,是在醜、旦歌舞演唱的“對子花鼓”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長沙花鼓戲的發展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兩小戲”階段、“三小戲”階段以及“多行當本戲”階段。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兩小戲”階段是長沙花鼓戲的雛形,在這個階段,長沙花鼓戲的演出形式是半職業、季節性的草台班,行當為小丑、小旦,劇目以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為主,如《看鏡》《扯筍》《扯蘿蔔菜》等。
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間為長沙花鼓戲發展的“三小戲”階段,這一階段在花鼓戲的發展史上是較有特點的一個階段。腳色的發展,聲腔的確立,是這個劇種走向成熟的重要環節。三小戲階段,劇目增多,故事多屬反映士農工商生活,沒有帝王將相,主要的演出形式是半台班。西湖的得勝班就是長沙花鼓戲中規模較大、堅持時間較長的“半湘半花”的班社。受湘劇藝術的影響,三小戲的發展,表現為題材的不斷擴大,聲腔出完善及伴奏音樂的豐富,大量的鑼鼓點及伴奏曲牌被吸收。
清代同治年間以後長沙花鼓戲專業性班社出現,其諸聲腔得到綜合發展。四季班成立較早的是清代光緒年間的義和班(本家趙少豐)。更多的專業班社大多出現在辛亥革命以後,並逐漸走向城市。“多行當本戲”在“三小戲”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淨等表演行當,劇目也從原來以小戲或折子戲為主逐漸演變成演出完整故事。在這個階段,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得到了完善,角色、行當和劇目進一步擴大,逐漸走向了成熟。
長沙花鼓戲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集中了各路花鼓在藝術上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西湖班、益陽班、寧鄉班、湘潭班、瀏陽班常到長沙演出,長沙藝人亦外出搭班演戲,這便促進了長沙花鼓戲與各路花鼓的藝術合流,經過不斷的交流,長沙花鼓戲吸收了各路花鼓的精萃而不斷發展。
20世紀50年代,長沙花鼓戲藝人和文藝工作者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整理,經過整理之後,舞台上出現了一批內容健康、藝術上較完美的戲,如《劉海砍樵》《南莊收租》《討學錢》等等,同時花鼓戲藝人也用花鼓戲形式編演了一些現代劇目,如《田寡婦看瓜》《雙送糧》《好軍屬》《祥林嫂》《三里灣》等。1953年,以新文藝工作者為主體的湖南花鼓戲劇團成立,1959年,湖南花鼓戲劇團擴大建成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經過多方面的探索與實驗,長沙花鼓戲逐漸改變了歷史故貌而更加趨於成熟。
20世紀60年代是長沙花鼓戲發展的興盛時期,在這一時期,湖南省有長沙花鼓戲劇團三十多個。1960年,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了花鼓科,集中一批名藝人任教,以教授長沙花鼓戲為主,學生畢業分配到劇團,成為革新花鼓戲藝術的生力軍。更多的新文藝工作者進入劇團或同藝人合作,學習傳統,研究傳統,大膽創新。收集大量的音樂、表演資料及傳統劇本,出版了《湖南花鼓戲音樂》、《長沙花鼓戲音樂》等專集。1962年,湖南省文化局與湘潭地區聯合對長沙花鼓戲的源流、沿革、劇目、音樂、腳色、表演進行了較全面的調查,湘潭專署文教局編輯出版了《湘潭地區花鼓戲資料》一書。湖南省戲曲工作室還把多年來各劇團(院)創編的優秀唱段,編印成《新腔選》兩冊。這一時期創作、改編的劇目有《我的一家》《山鄉巨變》《真的對不住》《菊花石》,以及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演出的現代小戲《補鍋》《打銅鑼》,整理的優秀傳統劇目有《劉海戲金蟾》《八百里洞庭》《小槐蔭》《訪友》《送友》《蘆林會》《遊春》等。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20世紀70年代中到80年代,長沙花鼓戲現代戲創作得到大豐收,其代表性劇目有《牛多喜坐轎》《碧螺情》《八晶官》《啼笑姻緣》等,現代戲的編演,促進了長沙花鼓戲在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方面的全面變革與提高。
經過不斷的發展,長沙花鼓戲已經成為一個多聲腔綜合發展、曲調聯綴與板式變化相結合,藝術上更為成熟,表現力更為豐富的戲曲劇種,也是湖南地方戲中劇團最多的一個劇種。

文化特徵

音樂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音樂繼承和發展了民間的山歌小調和祀神古樂,風格活潑開朗,樸素大方,健康清新,具有地方特色。長沙花鼓戲的音樂在戲曲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畫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過場音樂的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戲曲的曲牌,有《北山調》《鐵腳板》《萬年歡》《八板子》《銀串子》《歡樂歌》《八板頭》《快板令》《一枝花》《八里亭》《得勝令》《小梁州》《柳搖金》《傍妝檯》等,和地方大戲基本相同。

聲腔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類,其中,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川調是長沙花鼓戲的主要聲腔,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演唱時以大筒主奏隨腔,嗩吶一般只吹奏過門,全套絲竹樂器伴奏,故又有“弦子腔”之稱。曲調由唱腔樂句和過門樂句組成,聲腔結構的基本形式,開頭是導板、散板(或哀子),中間部分為過門和唱腔,然後是梢腔。梢腔即下句唱腔的縮小或擴大。由於表現複雜劇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弦子腔在流傳過程中,部分曲調已發展和形成了板式,其板式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等。
打鑼腔的特點是鑼鼓乾唱,不託管弦,“前邪後許,一唱遽和”,其常用曲調有四六調、八同牌子、木皮調、木馬調、辭店調等。按照這些曲調的不同音樂特點,又可分成“八同牌子”和“四六調”兩個系統。打鑼腔的曲調包括頭腔(發腔)、二腔(二柄)、三腔(數板)和尾腔四個部分。打鑼腔在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導板、三流、急板、暴句、散板等板式,與正頭腔等四個基本曲調相連線,成為打鑼腔的板式系統,一般稱為“鑼腔套式”。
小調類包括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如《採茶調》《望郎調》《倒板漿》《四季青》《採蓮船調》《洗菜心》等,大部分是地花鼓、花鼓燈中的原始曲調,戲曲化的程度較低,一般作為插曲,單獨使用。

伴奏樂隊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長沙花鼓戲主要器樂曲牌有《得勝令》《八里亭》《十盞燈》《畫眉鑽山》等。

角色行當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淨、醜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特點仍代表長沙花鼓戲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醜、短身醜、官衣醜、爛布醜、奶生醜等。同時吸收了大劇種的毯子功和把子功,將武戲加入其中。語言以長沙話為標準,通俗易懂。

代表劇目

長沙花鼓戲的演出劇目數量較多,保留下來的共有336個。這些劇目大多是由人民民眾和花鼓戲藝人共同協作而成的,劇目的內容大多來源於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通俗小說和真實的生活故事,主旨多為反封建倫理道德、歌頌懲惡揚善等,表達了普通老百姓的樸素願望。其中代表性的劇目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莊收租》《劉海戲金蟾》《打銅鑼》《補鍋》《烘房飄香》《雙送糧》《駱四爹買牛》《牛多喜坐轎》《八品官》《啼笑因緣》等。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長沙花鼓戲是中國具有地方特色及影響力的地方戲曲之一,它反映了歷代湖南人民的日常生活面貌和精神狀態,具有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觀眾對於戲曲藝術情感的不斷淡化,戲曲編創隊伍的蕭條,傳媒工具多樣化等因素讓長沙花鼓戲面臨較大的生存危機。
傳承人物
歐陽覺文,男,漢族,1942年12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申報。
李小嘉,女,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獲得“花鼓戲(長沙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花鼓戲(長沙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評估合格。

主要流派

長沙花鼓戲紮根在民間,在廣域的村鎮基礎上產生髮展而成。由於各地民間民俗、文化氣息以及鄉土人情各異,因此,形成了幾種不同的藝術流派。
益陽派
流行於益陽、桃江、沅江一帶,是長沙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個流派。益陽花鼓戲的唱腔主要由打鑼腔、川調和民歌小調三部分組成,其代表性唱腔是“益路川調”和“八同牌子”。由於它們的表現力與表現容量較大,故劇目以正劇、悲劇為主,正生、正旦戲多於小生、花旦戲。代表劇目有《秦氏雪梅坐草堂》《蘆林會》《青風亭》等。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西湖派
流行於南縣、華容、安鄉一帶。它與湘劇結合較早,是班社發展較多的一個藝術流派。西湖派的唱腔與益陽派大致相同,也以川調、打鑼腔為主,旦多唱整本大戲,如《劉海戲金蟾》《趕子上川》《貧富上壽》等,但不再像益陽派那樣如泣如訴。
寧鄉派
流行於寧鄉一帶。寧鄉派劇目以表演愛情生活及家庭故事的“三小戲”為主,唱做並重,有“寧鄉花鼓風流戲”的俗諺。其曲調豐富,劇目繁多,代表劇目有《討學錢》《小姑賢》等。
醴潭派
流行於湘潭、瀏陽、茶陵、攸縣、醴陵一帶。唱腔以“川調”為主,因鄰近衡陽、邵陽,故曲調風格近似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
長沙派
活躍於長沙市及鄰近效區一帶。長沙派由於特殊的政治文化環境而形成了特殊的演出形式,故其藝術風格表現為吐字清晰,行腔細膩,特彆強調聲音表情,將喜怒哀樂融於清唱之中。曲調以小調為主,也有部分川調,其代表劇目有《韓湘子》《討學錢》《訪友》等。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49年,長沙花鼓戲劇目《劉海砍樵》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
花鼓戲(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
1983年,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排演的神話劇《劉海砍樵》在美國紐約、華盛頓演出;同年,長沙市花鼓戲劇團演岀的《劉海砍樵》也應邀赴日本演出。
1989年,長沙市花鼓戲劇院重新整理改編的《海哥與九妹》在日本演出。
2017年5月22日,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應澳門湖南聯誼總會邀請,攜花鼓戲《書房調叔》和《嗩吶獨奏》赴澳門參加了澳門湖南聯誼總會第二屆理事會監事會換屆就職典禮。
2018年11月4日,長沙花鼓戲《劉海砍樵》在2018全國花鼓戲優秀劇目展演“小戲專場”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52年,經過改編的長沙花鼓戲劇目《劉海砍樵》在第二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岀中獲得劇目獎和演員獎。
長沙花鼓戲藝人創作演出的《喜脈案》《鄉里警察》《作田漢子也風流》等劇目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