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體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現狀,人工養殖,
體形特徵
花鰻鱺的頭較長,呈圓錐形。口較寬,吻較短,尖而呈平扁形,位於頭的前端,下頜突出較為明顯。舌長而尖,前端游離。口裂稍微傾斜,後延可以到達眼後緣的下方。上下頜及犁骨上均具細齒。唇較厚,上、下唇兩側有肉質的褶膜。眼睛較小,位於頭的側上方,為透明的被膜所覆蓋,距吻端較近。鼻孔有兩對,前、後分離,前鼻孔呈管狀,位於吻端的兩側;後鼻孔呈橢圓形,位於眼睛的前緣。鰓發達,鰓孔較小而平直,沿體側向後延伸至尾基的正中。體表極為光滑,有豐富的粘液。背鰭、臀鰭均低而延長,並與尾鰭相連。胸鰭較短,近圓形,緊貼於鰓孔之後。沒有腹鰭。肛門靠近臀鰭的起點。尾鰭的鰭條較短,末端較尖。鱗較為細小,各鱗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紋狀,埋藏於皮膚的下面。身體背部為灰褐色,側面為灰黃色,腹面為灰白色。胸鰭的邊緣呈黃色,全身及各個鰭上均有不規則的灰黑色或藍綠色的塊狀斑點。體內的鰾有1個室,較厚。腸卻較短,僅為其體長的0.3~0.4倍。脊椎骨有112~119枚。
生活習性
花鰻鱺為典型降河洄游魚類之一。生長於河口、沼澤、河溪、湖塘、水庫等內。性情兇猛,體壯而有力。白晝隱伏於洞穴及石隙中,夜間外出活動,捕食魚、蝦、蟹、蛙及其它小動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動物屍體。能到水外濕草地和雨後的竹林及灌木叢內覓食。其覓食區在菲律賓可達海拔1523.9米的山溪。在中國能達浙江天台山、北雁盪山、南雁盪山,福建韓江上游的長汀和海南島昌江姜園等山溪。它可以較長時間離開水中,所以有時還在夜晚登上河灘,在蘆葦叢中捕食青蛙、鼠類等較大的動物,故有蘆鰻之稱。每到冬季降雪時,也常見它在岸邊淺灘等處活動,因而又稱為雪鰻。
花鰻鱺是一種典型的降河性回遊魚類,性成熟後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群集與河口處入海,到遠洋中去產卵繁殖。孵出的幼體呈透明的柳葉狀,俗稱為柳葉鰻,慢慢向大陸浮游,在進入河口前變成像火柴桿一樣的白色透明鰻苗,俗稱為鰻線或玻璃鰻。然後再逆流而上,返回大陸淡水江河溪流中發育成長。生長、肥育期間,它棲息於江河、水庫或山澗溪谷等環境中,尤以水庫中為多。白天通常隱居在洞穴之中,夜晚才出來活動、捕食。它的性情較為兇猛,主要以魚、蝦、貝類、蠕蟲等動物為食。能到水外濕草地和雨後的竹林及灌木叢內覓食。
在中國福建九龍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營穴居生活。當10~11月刮西北風時節,即開始往河口移動,入海繁殖。花鰻鱺的產卵場約位於菲律賓南、斯里蘭卡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深海溝中。生殖後親魚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魚為白色薄軟的葉狀體,葉狀體被海流帶到陸地沿岸後發生變態,變成短的圓線條狀的幼鰻,亦稱線鰻,進入淡水河湖內索食生長。在台灣省台東的大武河口,中秋節前可見到長約70毫米的花鰻苗。福建省九龍江在3~4月間鰻苗進入河口。花鰻鱺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動中有一種周期性、定向性和群體性的遷徙運動,稱為洄游。洄游是一種適應現象。憑藉著這種活動,可以滿足它們在某一個生活時期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使個體的生存和種的繁榮得到可靠的保證。
分布現狀
然而由於工業有毒污水對河流的嚴重污染和捕撈過度,以及毒、電漁法對魚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攔河建壩修水庫及水電站等阻斷了花鰻鱺的正常洄游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鰻鱺的資源量急劇下降,已難見其蹤跡,所以花鰻鱺是瀕危物種,為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人工養殖
根據花鰻鱺(Anguilla marmorata)生理生態特點構建循環水養殖系統。系統集成了臭氧消毒殺菌、機械過濾、生物過濾、液氧增氧等關鍵技術。各項水質指標均保持在花鰻鱺生長適宜範圍內;平均規格29.97 g的花鰻鱺經過260 d養殖,平均體重達到716.20 g,成活率達到86.5%,收穫時魚產量為82.6 kg/m3,餌料係數維持在1.25左右,養殖周期較傳統養殖模式縮短4~5個月,日換水率約為3%。利用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模式進行花鰻鱺養殖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