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花船舞(大興旱船)原為民間大旱之年祭祀求雨的一種形式,後逐漸演變為廟會、鄉會、民俗節日民眾自娛自樂的廣場舞蹈節目。據相關資料記載,大興旱船發源地為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
大興鎮,大興鎮在很久以前瀕臨倉基湖,後由於黃河泛濫,倉基湖淤積成陸地。百姓出於對昔日泛舟湖中的懷念,玩起了旱船。逢年過節或鄉會,漁人後裔組成旱船隊到大戶門前拜賀。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大興旱船繼承人程二(一說陳二),進城經商,利用閒暇時間組建以旱船表演為主的“關口會”。後來城內各會相繼建立,每逢春節、廟會、元宵節,各會旱船班子在城內及到周邊地區表演。周邊鄉鎮也迅速出現旱船班子,尤其在與縣城僅隔一條運河的卓圩鄉(原
順河鎮,即現
豫新街道、
順河街道以及
下相街道的部分地區),有“卓圩旱船扯大篷”之說。
20世紀50年代~90年代,當時在宿遷全縣有60多支旱船隊活躍在城市、鄉村。每逢節日,廟會出動表演。此後,傳統的旱船表演雖然受到衝擊,有所萎縮,但每逢廟會以及春節期間拜年,仍有旱船表演。藝人已傳承八代。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大興旱船以旱船伴舞為主,說唱為輔。
舞步主要有十字步、碎步、墊步、弓箭步、趾步、矮步、挪步等。
大興旱船主要道具是旱船,旱船長約2米,寬約0.8米,高約1.5米,為竹竿、竹篾紮成,用綢布圍起,船頂、船頭飾以綢花。
曲調伴奏
大興旱船主要曲調是淮紅調,
曲牌有四季遊春、虞美佳人、小五更、八段錦、扣百子等。
大興旱船舞蹈伴奏(武場)有
大鼓、
大鑼、大饒、
小鈸、小鐺子等,點式有
急急風、慢長鑼、游西湖、太平春、醉八仙、青果湖、雙富貴等;伴唱樂器(文場)有
二胡、
四胡、
竹板、小瓷碟等。
主要角色
船芯子:原為男扮女裝,後改為女性,在船內掌船、身著水紅衣褲、盤頭留纂戴花。
篙拐子:手持5尺(167厘米)細竹竿,身穿藍布長衫,腰扎紅布帶,頭戴禮帽,負責撐船。
老漢:頭戴破氈帽,身穿黑色長衫(或對襟褂),扎腰帶、布鞋,左手持長桿菸袋,右手持可開可全破油紙傘。
醜婆:頭戴黑色絨帽,藍色大襟褂,黑色大腰褲,扎褲腳,左手拎竹編花籃,右手持蒲扇。
船幫子:可4~8名女青年,著鮮艷服裝,分於旱船兩邊。
表演套路
開船:會旗在前,鑼鼓隨後,篙拐子,老漢在船左,醜婆在船右,在熱烈鑼鼓聲中,船芯子碎步,前後左右在人群中打場子,打出可使船活動的空間。
蕩船:篙拐子作用搖櫓狀,船芯子移船。鑼鼓停。船芯及船幫子演唱(內容多為自編的宣傳材料),樂隊伴奏,老漢、醜波
插科打諢。
淺船:老漢和醜婆說唱畢,令船快行,眾人隨旱船圓場一周。篙拐子與船芯子依次下蹲,又稱“大小波浪”。這時,篙拐子打手式或用竹篙向鑼鼓手暗示,鑼鼓聲嘎然而止,船擱淺。老漢、醜婆、篙拐子相互指責,作無可奈何狀。片刻,眾人離船跳水,齊心撬船、頂船,使其進入“航道”。
四門斗:圓場一周后,老漢、醜婆暫退場,篙拐子與船芯子跑“十字”陣形。二人相對,按東南西北方位“十位”陣形“對沖”,又稱“攮浪”“戇浪”。之後,篙拐子“鯉魚打挺”接做“鷂子大翻身”。這時,旱船原地“打漩”轉圈,又稱“老虎崴窩”。最後,篙拐子在原地連續篙轉圈,旱船圍繞篙拐子作傾斜狀圓周運動。當篙拐子用篙“撩水”時,旱船在原地連續旋轉數圈。
三叩首:老漢、醜婆上場圓場一周,鑼鼓停,二人分別說“恭喜發財”“新年大吉”等拜門辭,說畢,鑼鼓聲出,旱船急向前行,船頭點地為拜。如此“三拜”後圓場一周,一行人依次退場。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花船舞(大興旱船),並不受現代年輕人的青睞,該舞蹈
後繼乏人,年輕人看旱船的很少,想學旱船的基本沒有。
傳承人物
羅緒文,男,宿豫區大興鎮人,農民。中學畢業後就從事民間文化編導演藝術工作,曾編寫演小品《查線》《接公公》《嫁公公》《重拍結婚照》等參加省市文藝會演,並多次獲獎。大興旱船表演通過他的挖掘整理、編排與導演,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又有了新的傳承和發展。該同志被省文化廳評為江蘇省文化明星,多次受市、區政府表彰並授予市、區先進文化工作者稱號。
社會影響
2018年,宿遷140場“好戲”送下鄉,為基層農村民眾表演大興旱船在內的數個特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