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代,屬北仁鄉。
民國初,屬進化鄉,後屬第二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順河區。
1957年,撤區並鄉時,由卓圩、文昌、張圩等鄉的一部分組成卓圩鄉。
1958年,人民公社化,稱卓圩人民公社。
1966年,改稱順河人民公社。
1981年,因與當時淮陰地區順河人民公社重名,又復為卓圩人民公社。
1983年,恢復鄉村制,稱卓圩鄉。
1996年,因地級宿遷市成立,從卓圩鄉析出順河、雨露、文昌、種場、鄧窪、油坊、陸橋、曹莊8個行政村居設立順河鎮。同年,卓圩鄉撤鄉建鎮,稱卓圩鎮。
2000年,撤銷卓圩鎮、順河鎮,成立新的順河鎮,以原兩鎮轄區和林苗圃為順河鎮行政區域。
2014年3月,撤銷順河鎮,以原順河鎮西北部部分村居設立豫新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4年,以原順河鎮的錦華、中通、江山、天一、廬山、豫苑、雨露、順河、閘東、高灘等10個社區,設立豫新街道。
2018年,宿豫區將天一社區更名為文昌閣社區,將順河社區更名為順河集社區,將豫苑社區合併至江山社區。
2020年,因宿豫現代農園遷至新莊鎮杉荷園境內,其原所轄的陸河、閘東兩個社區,被劃歸豫新街道管轄。
2023年1月,析雨露社區長江路以東區域設立文雨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1月,豫新街道轄10個居民社區,街道辦事處駐
順河集社區境內,辦公地址為盛世家園小區西南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豫新街道位於宿豫城區、宿豫區中西部戒蒸婆,是宿豫區城關街道,豫新街道北接
井頭街道,南臨
下相街道,東界
順河街道,西隔
中運河與
宿城區相望,街道辦事處位於境內中部,面積37.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豫新街道系平原地區,境內無山丘、盆地等複雜地形。地面高程20米以上。
氣候
豫新街道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寒夏暑、四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降雪主要集中在11月末—2月初。
水文
人口
2020年,豫新街道常住人口為17.40萬。
經濟
2020年,豫新街道9個社區經營性總收入891.7萬元,債務總額比2019年同期平均下降63.68%。
2015年,豫新街道實現地區生再酷境產總值24.37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60萬元,新增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舉鞏囑戒資5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940元。
網路創業
2015年,豫新街道共有網店120個。年內共組織網路培訓3次,累計培訓286人,“金種子”網路創業大賽成功報名86人。雨露社區被省商務廳命名為第二批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交通運輸
豫新街道境內有4條運河大橋(宿支路運河大橋(俗稱2號橋)、洪澤湖路運河大橋(俗稱4號橋)、西湖路運河大橋(俗稱1號橋)、項王路運河大橋(俗稱5號橋))與
宿城區聯繫,宿支路、江山大道、項王路、洪澤湖東路等市區主次幹道縱橫境內。豫新街道距
宿遷站約10千米,距
新揚高速陸集互通(宿遷南)約9千米,交通條件較為優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豫新街道境內有宿豫張家港實驗學校、宿豫區豫新國小等學校。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豫新街道8個求囑重諒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社會保障
2015年,豫新街道民政發放低保資金85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達2203人,新增參保人數為321人。
2015年,豫新街道為已婚育齡婦女免費生殖健康檢查2762例,為217對育齡夫婦提供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辦理一孩服務卡182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5.2萬元。
文化事業
2015年,豫新街道共開展各類文藝活動20餘場次,“豫見精彩”大型廣場演出活動、夏季廣場文化藝術節等活動。
文明城市創建
2015年,是宿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起航”之年,年內豫新街道共製作各類宣傳牌10000餘塊。成立文明勸導志願小組30個,500餘名志願者參與志願活動。落實整改區創文交辦單200餘件。8個社區全被區政府表彰為“四城同創”嘉獎社區。積極開展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000餘份,培育民意現場調查點6個。大力推進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創建工作,共製作倡議書3萬份,宣傳彩頁2萬份。
歷史文化
地名溯源
豫新,即取自“宿豫”中的“豫”字和一個“新”字,意為此街道是宿豫一個新設的街道。並無其它內涵。
文物古蹟
順河行宮遺址
順河行宮遺址位於宿豫區豫新街道順河集社區,東鄰珠江路,西靠順河集社區,南接燕山路,北與捲菸物流配送中心接壤。西距京杭大運河約500米。2014年9月,宿遷市博物館對順河行宮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確了遺址的範圍及面積,發現牆基、灰坑、柱洞等建築遺蹟,採集到板瓦、筒瓦、瓦當、滴水、牆磚、城磚、鋪地磚等建築構件,對保護順河行宮遺址,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作用。
風景名勝
千鳥園廣場
千鳥園廣場是集娛樂、休閒、健身、消費於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千鳥園占地190畝,以綠色為基調,廣場南邊,是以擁有飛鳥浮雕藝術建築群為特色和風格。
千鳥園廣場南首矗立著9根圖騰柱,圖騰柱以示宿豫人民誓當淮北領頭雁之意。四周的8根石柱上雕刻的鳥圖案象徵著:春夏秋冬、東南西北、世界各地的鳥融合在一起。圖騰柱由8根直徑1.28米、高10.8米的漢白玉石柱,環繞一根高20.04米、直徑2米的中國第一高漢白玉石柱組成,每根石柱上將雕刻1000隻各種鳥類圖案。每根圖騰柱的用料都是純天然的漢白玉石,而且都是由尺寸標準統一的整塊玉石接起。玉石每個立方米重量達3噸。像8根10.8米高的石柱,每根重43噸多,中間最高的石柱重達百噸以上。
氣候
豫新街道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寒夏暑、四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降雪主要集中在11月末—2月初。
水文
人口
2020年,豫新街道常住人口為17.40萬。
經濟
2020年,豫新街道9個社區經營性總收入891.7萬元,債務總額比2019年同期平均下降63.68%。
2015年,豫新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37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60萬元,新增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940元。
網路創業
2015年,豫新街道共有網店120個。年內共組織網路培訓3次,累計培訓286人,“金種子”網路創業大賽成功報名86人。雨露社區被省商務廳命名為第二批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交通運輸
豫新街道境內有4條運河大橋(宿支路運河大橋(俗稱2號橋)、洪澤湖路運河大橋(俗稱4號橋)、西湖路運河大橋(俗稱1號橋)、項王路運河大橋(俗稱5號橋))與
宿城區聯繫,宿支路、江山大道、項王路、洪澤湖東路等市區主次幹道縱橫境內。豫新街道距
宿遷站約10千米,距
新揚高速陸集互通(宿遷南)約9千米,交通條件較為優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豫新街道境內有宿豫張家港實驗學校、宿豫區豫新國小等學校。
醫療衛生
截至2015年,豫新街道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社會保障
2015年,豫新街道民政發放低保資金85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達2203人,新增參保人數為321人。
2015年,豫新街道為已婚育齡婦女免費生殖健康檢查2762例,為217對育齡夫婦提供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辦理一孩服務卡182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5.2萬元。
文化事業
2015年,豫新街道共開展各類文藝活動20餘場次,“豫見精彩”大型廣場演出活動、夏季廣場文化藝術節等活動。
文明城市創建
2015年,是宿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起航”之年,年內豫新街道共製作各類宣傳牌10000餘塊。成立文明勸導志願小組30個,500餘名志願者參與志願活動。落實整改區創文交辦單200餘件。8個社區全被區政府表彰為“四城同創”嘉獎社區。積極開展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000餘份,培育民意現場調查點6個。大力推進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創建工作,共製作倡議書3萬份,宣傳彩頁2萬份。
歷史文化
地名溯源
豫新,即取自“宿豫”中的“豫”字和一個“新”字,意為此街道是宿豫一個新設的街道。並無其它內涵。
文物古蹟
順河行宮遺址
順河行宮遺址位於宿豫區豫新街道順河集社區,東鄰珠江路,西靠順河集社區,南接燕山路,北與捲菸物流配送中心接壤。西距京杭大運河約500米。2014年9月,宿遷市博物館對順河行宮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確了遺址的範圍及面積,發現牆基、灰坑、柱洞等建築遺蹟,採集到板瓦、筒瓦、瓦當、滴水、牆磚、城磚、鋪地磚等建築構件,對保護順河行宮遺址,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作用。
風景名勝
千鳥園廣場
千鳥園廣場是集娛樂、休閒、健身、消費於一體的綜合性廣場。千鳥園占地190畝,以綠色為基調,廣場南邊,是以擁有飛鳥浮雕藝術建築群為特色和風格。
千鳥園廣場南首矗立著9根圖騰柱,圖騰柱以示宿豫人民誓當淮北領頭雁之意。四周的8根石柱上雕刻的鳥圖案象徵著:春夏秋冬、東南西北、世界各地的鳥融合在一起。圖騰柱由8根直徑1.28米、高10.8米的漢白玉石柱,環繞一根高20.04米、直徑2米的中國第一高漢白玉石柱組成,每根石柱上將雕刻1000隻各種鳥類圖案。每根圖騰柱的用料都是純天然的漢白玉石,而且都是由尺寸標準統一的整塊玉石接起。玉石每個立方米重量達3噸。像8根10.8米高的石柱,每根重43噸多,中間最高的石柱重達百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