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煎丸主治:風疸,小便或黃或白,灑灑寒熱,好臥不欲動;舉身皆黃,其脈陽浮陰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煎丸
-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 功用:補營衛,固經脈
- 主治:婦人崩漏,小腹
艾煎丸基本內容,《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煎丸,《三因》卷十八:艾煎丸,《雞峰》卷十六:艾煎丸,《中藏經·附錄》:艾煎丸,
艾煎丸基本內容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組成】人參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密,炒) 熟艾120克(糯米飲調作餅,焙乾) 食茱萸(湯洗) 當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乾地黃各45克
【用法】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飲任下。
【功用】補營衛,固經脈。
【主治】婦人崩漏,小腹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三因》卷十:艾煎丸 【別名】 千金丸
【製法】 上為末,以艾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千金丸(《普濟方》卷一九六)。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三因》卷十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煎丸
【製法】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血海虛冷,月候過多,崩漏帶下,腹脅(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艾葉湯送下。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三因》卷十八:艾煎丸
【製法】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常服補營衛、固經脈。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婦人室女經候不調,臍腹冷痛,腹常脹滿,至晚則增。
【用法用量】 《得效》本方用法:用縮砂、香附湯送下。
【摘錄】 《三因》卷十八
《雞峰》卷十六:艾煎丸
【處方】 艾青5兩,乾薑2兩,附子1兩。
【製法】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常服補血髒,解勞倦,止疼痛,消脹滿,厚肌肉。主沖任久虛,血海冷憊,臍腹疼痛,月候不勻,四肢怠墮,百節酸疼,飲食進退,下髒虛鳴,及妊娠不牢,赤白帶下,面色萎黃,口淡無味,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摘錄】 《雞峰》卷十六
《中藏經·附錄》:艾煎丸
【製法】 上為末,以藥一半同醋煮麵糊和餘一半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經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空心溫酒下。
【摘錄】 《中藏經·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