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理論

艾森克人格理論

亦稱“艾森克人格雙因素理論”。德裔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ans Jurgen Eysenck, 1916—1997)提出。認為神經質傾向和內外向為人格的兩個因素。並以內外向為一個維度,以神經質(穩定和不穩定)為另一個維度,繪製出人格結構圖,把人格分成四大類(與古希臘的氣質類型對應)、三十二小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森克人格理論
  • 外文名: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
  • 提出者:艾森克德
  • 特點:外傾性;神經質;精神質
  • 國家:英國
簡介,主要觀點,人格因素,①外傾性 (extraversion),,②神經質(neuroticism),,③精神質 (psychoticism),,人格維度,人格問卷,英文簡稱,簡介,發展情況,

簡介

英國心理學家H.J.艾森克提出的以人格結構層級說和三維度人格類型說為主要內容的人格理論。他認為,人格是由行為和行為群有機組織而成的層級結構。最低層是無數個具體反應,是可直接觀察的具體行為。較高層是習慣性反應,它是具體反應經重複被固定下來的行為傾向。例如,飯前洗手是具體反應,當它成為習慣性行為時,就成為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傾向。再高一層是特質,是一組習慣性反應的有機組合,如焦慮、固執等。最高一層是類型,是由一組相關特質的有機組合而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徵,對人的行為具有廣泛的影響。他通過對人格問卷資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確定了人格類型的三個基本維度。根據外傾性維度可以把人格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根據情緒穩定性可以把人格分為情緒型和穩定型;根據心理變態傾向可以把人格分為精神失調型和精神整合型。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是以嚴密的統計方法尤其是因素分析法為基礎,並結合類型學的觀點,通過精神病診斷、問卷法、動作測驗、身體差異的測量等多種方法,對人格進行廣泛研究後提出的。

主要觀點

艾森克曾受英國F.高爾頓、C.E.斯皮爾曼、C.C.伯特等人的心理測量傳統的影響,開始時從事智力研究,後將智力研究的方法擴展到人格研究中,創立了人格理論的一個重要學派。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1)人格是一分層的結構。在人格的分層結構中,最底層是誤差因子,處於“特殊反應水平”上,它們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最基本的個別的可觀察到的反應。第二層是特殊因子,處於由日常人們的個別反應重複進行後形成的“習慣反應水平”上。第三層是群因子,處於由習慣反應系統而形成的“特質水平”上,它表明了一個人的人格特徵。人格的最上層是一般因子,即基於人格特質的相關而顯示的人格類型。(2)人格類型有3個維度:內外傾性、情緒性和心理變態傾向。人們在這3方面的不同傾向和不同表現程度,便構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徵。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現代特質理論
其主要觀點有:三因素包括:外傾性;神經質精神質。四層次由下到上依次為“特殊反應水平”,日常觀察到的反應,屬於誤差因子;“習慣反應水平”,是由反覆進行的日常反應形成的,屬於特殊因子;“特質層”,由習慣反應形成,屬於群因子;“類型層”,由特質構成,屬於一般因子。各種人格特質可用一個人格維度圖表示。
艾森克從特質理論出發,以因素分析方法和傳統的實驗心理學方法相結合長期研究人格問題,並把研究興趣從特質轉向維度,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論
艾森克反對把人格定義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維度》(1947)一書中指出“人格是生命體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的模式的總和”。艾森克認為這種行為模式的總和包括認知(智力)、意動(性格)、情感(氣質)和軀體(體質)四個主要方面。後來他又強調人格具有穩定持久性。

人格因素

①外傾性 (extraversion),

它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②神經質(neuroticism),

它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③精神質 (psychoticism),

它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艾森克依據這一模型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簡稱EPQ,1986) 。

人格維度

艾森克繼承先前實驗心理學家的工作,通過對由實驗、問卷與觀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質資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維度。他認為研究人格特質有時可能會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維度才能清楚。他指出,維度乃是代表一個連續的尺度。每一個人都可以被測定在這個連續尺度上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測定每一個人具有該維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質的多少。19世紀已有心理學家提出人格圖解的雛形。他們認為人格可以從兩個直角維度來進行描寫。按德國心理學家W.馮特的假設,一個維度是從情緒性強過渡到情緒性弱,另一個維度是從可變性過渡到不變性。艾森克則提出外-內傾、神經質精神質、智力和守舊性-激進主義五個維度,但認為外-內傾、神經質和精神質是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
最早對外-內傾概念做過研究的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O.格羅斯。以後在瑞士心理學家C.G.榮格的著作中把外-內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後來又有不少學者對外-內體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實際研究。艾森克的外-內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義外,還與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相聯繫。興奮過程可以易化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抑制過程可以干擾或影響有機體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他發現高外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慢、強度弱、持續時間短,而抑制過程發生快、強度強、維持時間長。這種人難以形成條件反射。高內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快、強度強、持續時間長,而抑制過程發生慢、強度弱、維持時間短。這種人容易形成條件反射。1976年雷維爾等人作了一項有關工作效果的研究。他們推論內傾的人在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上已具有高度的興奮水平,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那么就會降低被試的工作效果;外傾的人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興奮水平相對較低,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就會提高被試的工作效果。他們的實際研究結果,證實了上述推論,支持了艾森克的觀點。
艾森克的對情緒性、自強度、焦慮(包括驅力)等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都有是同一的。他把這一維度稱為神經質。在他的用語中神經質與精神疾病並無必然的關係。艾森克指出情緒性(神經質)不穩定的人喜怒無常,容易激動;情緒性(神經質)穩定的人反應緩慢而且輕微,並且很容易恢復平靜。他又進一步指出情緒性(神經質)與植物性神經系統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的機能相聯繫。艾森克認為可以用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來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經症以及精神病態人格。
艾森克認為精神質獨立於神經質。它代表一種倔強固執、粗暴強橫和鐵石心腸的特點,並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質也可以用維度來表示,從正常範圍過渡到極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現為孤獨、不關心他人、心腸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對旁人有敵意、攻擊性強等特點。低分者表現為溫柔、善感等特點。如果個體的精神質表現出明顯程度,則易導致行為異常。艾森克認為精神質神經質維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種神經症和各種精神病。
艾森克認為,有關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的實驗研究,幾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測量描述系統中這兩相因素處於醒目和穩定的地位。他又將外-內傾和神經質作為兩個互相垂直的人格維度,且以外-內傾為緯,以神經質為徑(表現為情緒穩定的一端和情緒不穩定的一端),繪製成人格結構圖(見圖1)。艾森克在圖1的兩維空間組織起他認為基本的32種人格特質,且與古代的四種氣質類型相對應。這種人格結構的圖解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從圖上不僅可能以看出人格的四種類型(穩定外傾型、穩定內傾型、不穩定外傾型和不穩定內傾型)範圍內所包含的8種人格特質,還可以根據個體某一高分數的特質,看圖查出其所屬的人格類型,或從維度的結合預測某個體可能會出現的特定的人格問題。
艾森克以外-內傾、神經質精神質三種人格維度為基礎,於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它是由艾森克早期編制的若干人格量表形成的。 EPQ是一種自陳量表,有成人(共90個項目)和少年(共81個項目)兩種形式,各包括四個量表:E-外-內傾;N-神經質;P-精神質;L-謊造或自身隱蔽(即效度量表)。由於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測得的結果可同時得到多種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印證,因此它亦是驗證人格維度的理論根據。

人格問卷

英文簡稱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rnaire,簡稱EPQ)

簡介

艾森克個性問卷是由英國H.J.Eysenck和B.J.Eysenck(1975年, 1976年)在艾森克個性調查表(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ry,EPI)的基礎上編制而成。

發展情況

最早艾森克1952年編制Maudsley醫學問卷,包含40個條目,主要調查神經質(N量表)。1959年發展成Maudsley個性問卷(MPI),除N量表外,還加了一個調查內外向的量表即E量表,1964年又加上一個效度量表即L(說謊)成為EPI。1975年再加上精神病質(P)量表即成為EPQ。因此,EPQ是由4個分量表組成。這些量表是根據艾森克的多維個性理論建立的,每一量表代表一個維度。現在常用的版本有EPI和EPQ兩種。我國有陳仲庚劉協和龔耀先修訂的版本。1984年,龔耀先修訂的版本制定出EPQ的全國性城鄉綜合常模,還包括兒童和成人兩式,分別適用於7~15歲兒童和16歲以上成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