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複合材料科學與技術

航空複合材料科學與技術

《航空複合材料科學與技術》是2013年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益小蘇、李東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航空複合材料科學與技術
  • 作者:益小蘇、李東南
  •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 I S B N:978-7-5165-0111-5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近10年來在航空樹脂基複合材料高性能化、功能化、低成本製造技術以及環境資源友好化方面的研究進展,重點關注如何在保證複合材料比剛度和比強度的同時提高其抗衝擊損傷能力及增韌,特別是提高衝擊後壓縮強度問題,並把這個命題放置在兼顧材料技術與整體化低成本製造技術的大背景之下,介紹了熱塑性—熱固性高分子體系的相變與流變,復相體系的溫度—時間轉換,復相體系的結構與性能,界面過程與“離位”複合增韌,“離位”增韌複合材料的基本性能與損傷機理,RTM液態成型樹脂體系,“離位”液態成型複合材料增韌高性能化,定型劑材料體系、連續化表面附載技術以及表面附載織物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特徵等,兼顧了熱塑性複合材料,吸能功能—結構—體化複合材料以及導電、導熱複合材料,生物質複合材料或“綠色”複合材料技術等,並適當地回顧了發展和展望了未來。

目錄

前言
第1章 航空樹脂基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導論
1.1 複合材料的材料學梗概
1.2 航空複合材料的發展歷程回顧
1.3 航空複合材料套用遞增的關鍵技術分析
1.4 飛機複合材料高性能化的核心是高韌性
1.5 複合材料衝擊損傷的實驗、表征技術與損傷圖像
1.6 關於本書主線及其研究目標與思路
第2章 熱固性樹脂的溫度—時間轉換關係與流變行為
2.1 環氧樹脂的固化溫度—時間轉換(TTT)關係
2.2 環氧樹脂的化學流變行為與TTT-η關係
2.3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TTT關係
2.4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TTT-η圖
2.5 聚苯並惡嗪樹脂的TTT關係和TTT-η關係
2.6 聚醯亞胺樹脂的TTT關係
2.7 小結
第3章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復相體系的相變特性
3.1 熱反應誘導相分離的基本理論
3.2 分相形貌研究用光學儀器系統與熱塑性增韌材料
3.3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體系的分相結構特徵
3.4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體系的化學流變學
3.5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體系分相的時間—溫度依賴性
3.6 化學結構對反應誘導相分離時間—溫度依賴性的影響
3.7 熱塑性樹脂增韌環氧樹脂的TTT關係
3.8 小結
第4章 復相體系與彌散強化高分子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
4.1 環氧樹脂復相體系的典型相結構
4.2 聚苯並{口(左)惡(右)}嗪樹脂的相結構與基本性能
4.3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復相體系的典型相結構與基本性能
4.4 聚醯亞胺樹脂復相體系的典型相結構與性能
4.5 無機納米粒子/聚醯亞胺樹脂的結構—性能關係
4.6 有機黏土改性高分子複合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
4.7 彌散強化碳納米管/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的結構—性能
第5章 填充型導電、導熱高分子複合材料及其功能建模
5.1 填充導電型複合材料的滲流特性
5.2 填充導電型複合材料的乘積效應
5.3 復相基體、非連續1-3及1-0-3型複合材料的滲流行為與電阻—溫度特性
5.4 填充導熱複合材料的導熱模型
第6章 “離位”複合增韌概念與層狀化界面相結構
6.1 “離位”概念的發展背景
6.2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的層狀化界面擴散行為
6.3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復相體系的相分離建模
6.4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復相體系的界面相分離模擬
6.5 實際熱塑性/熱固性樹脂的層狀化界面相結構
6.6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層狀化複合界面結構的最佳化
6.7 小結
第7章 “離位”複合材料結構—性能關係與基本套用效果
7.1 環氧樹脂基“離位”增韌複合材料
7.2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基“離位”增韌複合材料
7.3 聚苯並{口(左)惡(右)}嗪樹脂基“離位”增韌複合材料
7.4 聚醯亞胺樹脂基“離位”增韌複合材料
7.5 “離位”附載增韌預浸料技術及其複合材料基本性能
7.6 “離位”附載增韌預浸料的工藝與套用效果初步評價
7.7 “離位”附載增韌預浸料複合材料技術小結
第8章 “離位”複合材料的損傷行為與計算機建模分析
8.1 靜態點壓入實驗模擬分析損傷過程
8.2 碳纖維複合材料層合板的靜態點壓入壓阻特性
8.3 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復相材料的結構韌性建模分析
第9章 RTM液態成型樹脂與“離位”RTM注射技術
9.1 環氧樹脂RTM專用體系
9.2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RTM專用體系
9.3 聚醯亞胺樹脂RTM專用體系
9.4 “離位”RTM液態注射技術
9.5 小結
第10章 液態成型複合材料的“離位”增韌技術
10.1 RTM液態成型複合材料的“離位”增韌原理
10.2 “離位”RTM增韌環氧樹脂基複合材料
10.3 “離位”RTM增韌聚苯並{口(左)惡(右)}嗪樹脂基複合材料
10.4 “離位”RTM增韌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基複合材料
10.5 “離位”RTM增韌聚醯亞胺樹脂基複合材料
10.6 “離位”RFI增韌環氧樹脂複合材料
第11章 定型劑材料體系與增強織物的定型預製
11.1 定型技術、預製技術與定型劑材料技術
11.2 定型劑材料概述
11.3 環氧樹脂基定型劑的設計、製備與套用
11.4 雙馬來醯亞胺樹脂基定型劑的設計、製備與套用
11.5 定型技術的新發展
11.6 定型預製技術小結
第12章 表面附載增強織物的結構與性能
12.1 表面附載增強織物的壓縮特性概述
12.2 表面附載增強織物的滲透特性
12.3 表面附載增強織物的定型特性
第13章 多功能連續化表面附載技術及其預製織物
13.1 ESTM-Fabrics連續化表面附載織物的製備技術
13.2 ESTM-Fabrics織物的表面附載結構和滲透特性
13.3 ESTM-Fabrics多功能織物的定型預製效果評價
13.4 小結
第14章 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的製備與成型技術
14.1 粉末預浸技術
14.2 熱熔預浸技術
14.3 編織柔性PEEK預浸料的二次成型、曲面成型及連線技術研究
14.4 共混樹脂基熱塑性複合材料製備技術研究
14.5 熱塑性複合材料的植入式電阻焊接技術
14.6 開環聚合與可控交聯熱塑性樹脂及其複合材料技術探索
第15章 複合材料吸能元件與結構—功能一體化問題
15.1 複合材料吸能研究方法及吸能元件概述
15.2 定位定向屈服失效的引發及其有限元模擬實驗
15.3 不同複合材料準靜態壓縮條件下的屈服引發行為及其比較
15.4 準靜態壓縮屈服後穩態、漸進的壓潰吸能過程
15.5 動態衝擊壓潰吸能的過程特徵
15.6 複合材料正弦波梁模擬結構的壓潰吸能特性
15.7 複合材料吸能元件的模擬設計與虛擬實驗
15.8 小結與展望
第16章 植物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的製備與性能
16.1 典型植物纖維的基本結構、性能與改性方法綜述
16.2 植物纖維的增容表面改性與浸潤特性分析
16.3 植物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阻燃處理改性
16.4 單向苧麻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製備與性能
16.5 植物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吸聲性能研究
16.6 小結與展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