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是宋代文學家方回的詩作。詩的首句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描繪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狀和充滿生命活力的情態。末尾二句言淺意深,寫作者蕩舟緩行,細細觀賞三百里青溪的優美風光,表現了作者陶醉其間的喜悅之情。同時,夾岸桃花不僅是青溪的實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記》的典故,把家鄉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 作者:方回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桐江續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題材:山水田園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蕨拳欲動苕抽芽,節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青溪:地名。古代稱青溪的地方有二處:一在今浙江淳安縣,舊址已淹沒在新安江水庫中;一在今安徽宣城縣南,相傳為竇子明釣白龍的地方。古代稱青溪的河流也有兩條:一在江蘇江寧區東北,即晉代郗僧施曾泛舟的青溪,發源於江蘇南京玄武湖,南向注入秦淮;一在今湖北遠安縣鬼谷洞東,又名清溪。據此標題中“入歙”語判斷,它應指安徽宣城的青溪。
2、歙(shè):即今安徽省歙縣
3、蕨(jué)拳:菜名。又名紫蕨、拳菜,初生時形似小兒拳。
4、苕(tiáo):一種草。陵苕,即紫葳,也叫凌霄花。《詩經·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芸其黃矣。”
5、清明:節氣名,在陽曆四月五日或六日,時節前後通常都會下小雨。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蕨芽含苞待放,苕子開始發芽。現在的時節接近清明,行船的道路接近故鄉。沿途隨處桃花夾岸,於是這五天蕩舟緩行三百里,來細細欣賞這優美的風景。

創作背景

作者遭元朝罷官以後,經常往來於杭歙之間。這首《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寫的就是他取道青溪,夜晚在峽江中行舟還家的情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蕨拳欲動苕抽芽”,首句描寫初春百草萌發的美景。李白有“初拳幾隻蕨”,黃庭堅有“蕨芽已作小兒拳”之句,皆為方所本。此句之妙在“欲動”二字。“蕨拳”本身就是一種擬人的寫法,而“欲動”則將之進一步擬人化,將蕨芽欲發未發,含苞待放的形狀描繪出來,使蕨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同時作者還巧妙地進行了顏色上的對比。蕨芽和苕芽的莖都是紫色。這種嫩紫色的春草投映在碧綠的溪水中,給人一種清新而鮮艷的美感。
“節近清明路近家”,承接前句之春景,點明還鄉的季節。“清明”,是一個令人懷歸的節日,多少遊子在此時都要唱出憂傷的思鄉曲。而詩人此時正好踏上了歸途,在美麗的清溪道中悠然行舟。“路近家”三字,透露了詩人擺脫羈旅之苦,即將回到家同時的欣慰和輕鬆之情,轉啟三、四句之意。
“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緩行”二字,不僅體現了詩人沉醉於青溪美景的閒逸之態,而且還蘊含了詩人在“路近家”時坦然舒暢的情懷。末句的“夾岸桃花”,並不是單純寫景,詩中暗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典故。武陵漁人沿著桃花夾岸的溪水,發現了世外仙境桃花源。此時的詩人在青溪美景中,伴著夾岸的桃花悠然蕩舟,那桃花的盡頭正是他那仙境般的家鄉。“桃花”一景,飽含著詩人對故鄉的讚美和嚮往,富有熾烈的親切感。

名家評論

《元詩選注》:詩寫江行感受,文筆清新,比喻新穎巧妙。
王英志《歷代名家絕句評點·元》:後兩句寫水路行舟之快,並以山路之難反襯之,有“節近清明路近家”時的喜悅。

作者簡介

方回(1227—13077)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景定進士,初媚奸相賈似道,後似道勢敗,又先劾之。知嚴州時,元兵至即舉城迎降。授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此後往來杭、歙間,致力於詩,標榜江西詩派,並倡“一祖三宗”之說;又評選唐宋以來律詩,編為《瀛奎律髓》。有《桐江集》、《文選顏鮑謝詩評》、《續古今考》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