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富家/中華歷史賢臣系列

興國富家/中華歷史賢臣系列

《興國富家/中華歷史賢臣系列》是2014年8月1日海潮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正成。

基本介紹

  • 書名:興國富家/中華歷史賢臣系列
  •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 頁數:246頁
  • 開本:16開
  • 作者:姜正成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范蠡是春秋晚期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相傳偕西施泛舟五湖。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進退自如,是中國人十分推崇的智慧典型。姜正成主編的這本《興國富家(范蠡)》講述了這位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范蠡的一生。

編輯推薦

姜正成主編的這本《興國富家(范蠡)》為“中華歷史賢臣”系列叢書之一。講述了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范蠡的一生。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從范蠡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把握到他的精神,那就是: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寵辱不驚的達觀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回報社會的無私精神。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范蠡出世
宛邑少年
文種訪賢
吳越之爭
第二章 吳越恩仇
勾踐繼位
槜李之站
夫差勵志
勾踐輕敵
夫椒決戰
勾踐稱臣
第三章 臥薪嘗膽
遊說伯豁
伍員進諫
勾踐人吳
夫差惻隱
勾踐嘗糞
羈鳥歸林
第四章 伍子胥奔吳
費無忌禍國
伍尚捐軀
流落江湖
微服過昭關
公子光訪賢
專諸刺王僚
要離刺慶忌
夫差登場
第五章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不忘復仇
發展經濟
經濟復甦
富國強兵
開展外交
加固城池
重建軍隊
堅船利劍
訓練死士
第六章 擾亂吳國
滅吳九術
美人計
西施受寵
醇酒美人
北進中原
援魯伐齊
艾陵之戰
窮兵黷武
螳螂捕蟬
公孫聖解夢
離間計
越國借糧
伍子胥之死
還糧陰謀
第七章 勾踐滅吳
兵臨姑蘇
再攻吳國
夫差之死
徐州會盟
文種來訪
范蠡辭行
兔死狗烹
繁華散盡
第八章 一代商聖
鴟夷子皮
田府貴客
亂邦不居
陶朱論道
猗頓求富
喪子之痛

文摘

文種原在楚國首都郢為官,因不會溜須拍馬,被發配到邊陲小邑宛做了一個邑令。楚國的紊亂腐敗和朝臣之間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讓文種深惡痛絕,特別是看到伍子胥的父親被殺,伍子胥逃往吳國,楚國不能留住賢士,一天天敗落下去的情景,他深感國家前景黯淡,人生渺茫,內心深處非常渴望能找到一個知音,把這些愁思煩緒傾訴出來,一吐為快。
在公務閒暇之時,文種便四處尋訪縣裡的賢能才俊之士,期望能被他遇見。《越絕書》記載:“大夫種,知有賢者,未睹所在,求邑中,不得其邑人,以為狂夫多賢士,眾賤有君子,泛求之焉。”
范蠡如此特立獨行,狂名遠揚,他的名字很快傳到了文種的耳朵里。
具有敏銳眼光和精準直覺的文種,斷定此人絕非等閒之輩。於是,他派了手下的一名邑吏,去把范蠡請來一敘。
這名邑吏來到范蠡所在的“三戶里”村,打聽范蠡家住在哪裡,說是邑令要召他問話。村里人對邑吏說,范蠡是個小瘋子,邑令召他幹啥?邑令是不是也瘋了?
范蠡聽到訊息,對文種是否真心“招賢納士”存有疑慮,對他派人來召自己心懷不爽,乾脆來了個避而不見,悄悄到清水邊的叢林裡練劍去了。
邑吏白走了一遭,心裡十分惱火,暗道:“你范蠡擺什麼臭架子,不就一鄉村‘小瘋子’嗎。”於是,他胡亂打聽了一下,很快就回來向文種稟報說:“大人,這次您恐怕真的是看走眼了!那個范蠡行為怪異,瘋瘋癲癲像是個瘋子,生來就有這個病。全村的人都說他是瘋子,看來他的確是神經有些問題,我看就不必召見他了吧!否則,只會白白浪費您的時間呢。”
文種聽了邑吏的匯報,反而對范蠡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他對這名邑吏說:“我聽說,一個賢能飽學的志士,往往都被俗人譏笑為狂人,因為他對世事有獨到的見解,自身具備常人無法理解的高深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所以才會被人詆毀。所謂天才,都是與眾不同的。我看這樣吧,明天你就不用去了。我親自去拜訪他,看他見不見。”
於是,第二天一早,文種就洗漱完畢,準備妥當,叫上幾名隨從坐在他的車裡,向范蠡居住的村莊出發了。
范蠡居住的小村莊裡的人聽說有官員來了,都跑出來迎接,卻只有范蠡家大門緊閉。文種走到范蠡家門口剛要下車,卻被嚇了一大跳——院牆下的一個破洞裡有一條狗趴在那裡衝著他們“汪汪汪”地狂吠呢!
文種先是一愣,仔細看時,卻發現是一個人披著狗皮在學狗叫。
村里跟著看熱鬧的人說,那就是范蠡!
這場面也真夠奇特怪異的,一般人恐怕馬上就會被嚇走了。不過,文種到底不是“一般人”,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卻。文種手下的人就擔心了,他們怕文種難堪,就自作主張拿來衣服,把范蠡蓋了起來。
文種卻很高興地說:“不要遮蓋,我聽說狗之所以叫,是因為看見人來了。我今天到此,發現有聖人氣,一路求訪,才來到這裡。況且他是人身卻沖我汪汪叫,說明他把我當人看呢。”於是,文種樂顛顛地下車去,恭敬地朝范蠡作揖。可范蠡卻沒給他面子,根本不予理睬,只把自己的背影留給他。文種只好無奈地離去。
范蠡用狗吠迎文種,是他試探文種之計。邑吏來召他,他避而不見,是試探文種是否誠心。文種來時,他披狗皮狂叫,是試探文種是否真心。范蠡揣測,文種既然有此真心,明日必定還會再來。到明日,就要試一試文種是否知心了。若是知心之人,就可商議大事。
第二天,范蠡對其哥嫂說:“今天有賢人來拜訪我,請借給我一套乾淨的衣帽。”剛穿戴梳洗完畢,文種果然駕車來到他家門口。這一次,范蠡不再裝瘋賣傻,他很客氣地把文種請進屋。
文種見被稱作小瘋子的人,今日衣冠整齊,儀表堂堂,禮節周到,聲音鏗鏘,心中大喜,不由說道:“種聞蠡有曠世之才,得見顏面,實是三生有幸。”
兩人分賓主坐在蒲團上,一邊喝酒,一邊交談。文種深為范蠡莫測高深的智慧所折服。從來沒有人能像范蠡這樣給文種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而范蠡,這大概是平生第一次有人如此賞識他,從心底懂得他。兩人都只覺得相見恨晚,說話說到激動處,手舞足蹈,絲毫不顧旁人驚訝的目光。
這就是南陽廣為流傳的“范蠡狗洞遇文種”的故事。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范蠡與文種的交情,並不是每天同宿一席、同飲同食累積起來的。他們之間的友情,來自於對彼此的了解。真正的朋友,不是現實生活中的距離所能疏離的。
范蠡並不是每天待在家裡死讀書的。他喜歡往山林里跑,曾經一連幾個月待在山中協助村民開發山坡農地和水利工程。
這是他一向喜歡從事的工作。長江流域一帶,自然條件甚佳,土地肥沃。當地居民卻以狩獵及採摘野果為生,雖然也有不少人務農,但對於有計畫的土地開發總是不擅長,也並不感興趣。因此,這一地區的自然資源一直沒有被很好地利用。對於山地居民而言,狩獵總是比耕種有趣得多。范蠡反對隨便殺生,對於人類殘暴又缺乏主動開發自然的能力,他常常予以尖銳的譏諷。
他說過:“平時過於暴殄天物,倒還沒有太多的不方便;一旦碰到戰爭,農時荒廢,大家更沒有時間狩獵,土地生產力再好,缺乏有計畫地開發,也一定會不夠用的。”
這一論調被貴族們相當地瞧不起‘,因為他們一向看不起農業這種低賤的雜務,對熱衷此事的范蠡更是不屑一顧。范蠡頭上“狂夫”的帽子戴得更加牢固了。
只有頗富遠見的文種,知道範蠡的看法是絕對有道理的。
“戰爭形態日益激烈,戰爭持續的時間也愈來愈長。在未來的時日裡,糧食問題將是重中之重。”P6-8

序言

范蠡字少伯,是楚國的沒落貴族,家境貧寒,從小不喜歡貴族的拘束生活,經常遨遊山林田野之間,過著隨性的生活。他一派狂士模樣,經常衣冠不整,有時甚至顯得破爛。
范蠡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48年,正好跨越了春秋戰國。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不斷兼併,競富逐強,新舊思想激烈碰撞,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對舊貴族而言,這是一個王權旁落、禮崩樂壞的時代;對平民百姓而言,這是一個戰亂紛爭、顛沛流離的時代;對有志之士而言,這卻是一個機遇叢生、充滿挑戰的傳奇時代。這樣一個時代,給平民范蠡提供了施展抱負的舞台。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人生能如此豐富、輝煌且一生平安無虞的,古今中外能有幾人?
范蠡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少年有志,時人未知。時任宛縣縣令的文種,有政治抱負,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乾一番大事業。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青年范蠡和文種離開楚國,先向吳國進發。將到吳國的時候,發現吳國已有兩位名人——伍子胥和孫武。我們知道,過多的頂級人才集中在一個單位,未必是什麼幸事。而相對力量較弱的越國,對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當時的越王勾踐,吸納了范蠡與文種。
范蠡侍奉越王勾踐,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於滅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來尊崇周室。勾踐稱霸,范蠡做了上將軍。回國後,范蠡以為盛名之下,難以長久,況且勾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難與之同安樂,就寫奏章向勾踐告辭,悄悄與他的部屬乘船渡海而去,始終未再返回越國。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在海邊耕作,父子合力治理產業。住了不久,積累財產達幾十萬。齊國人聽說他很有才能,讓他做卿相。范蠡嘆息道:“住在家裡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不吉祥。”於是歸還了相印,全部發散了自己的家產,送給知音好友同鄉鄰里,秘密離去,到陶地住下來。
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是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儒商之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從范蠡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把握到他的精神,那就是: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寵辱不驚的達觀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回報社會的無私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