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儼等疏》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在晉宋易代之際所作的一封家信。詩人在信中用平易淺顯的語言扼要地回顧了他五十餘年的生活,述說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態度,還告誡兒子們要互相友愛,期望兒子們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準則生活下去。全信款款而談,語重心長,尤能體現詩人的一生志趣及滿腔深厚的舔犢之情。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
天地賦命2,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3?子夏有言4:“死生有命,富貴在天5。”四友之人6,親受音旨7。發斯談者8,將非窮達不可妄求9,壽夭永無外請故耶10?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11,東西遊走12。性剛才拙13,與物多忤14。自量為己15,必貽俗患16。僶俛辭世17,使汝等幼而饑寒18。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19。敗絮自擁20,何慚兒子21?此既一事矣22。但恨鄰靡二仲23,室無萊婦24,抱茲苦心25,良獨內愧26。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27,時鳥變聲28,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29。意淺識罕30,謂斯言可保31。日月遂往,機巧好疏32。緬求在昔33,眇然如何34!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35,親舊不遺36,每以藥石見救37,自恐大分將有限也38。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39,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40!然汝等雖不同生41,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42。鮑叔,管仲,分財無猜43;歸生、伍舉,班荊道舊44;遂能以敗為成45,因喪立功46。他人尚爾47,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48,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49。濟北汜稚春50,晉時操行人也51,七世同財52,家人無怨色。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53。”雖不能爾54,至心尚之55。汝其慎哉56,吾復何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儼(yǎn)、俟(s ì)、份(bīn)、扶(yì)、佟(tóng):陶淵明的五個兒子。參見陶淵明《責子》詩。
- 賦:給予。
- 誰能獨免:逮本作“誰獨能免”,今據《宋書》及李本、焦本改。
-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孔子的學生。
- 此二句見《論語·顏淵》。
- 四友:孔子的學生顏回、子貢、子路、子張,為孔子四友。(見《孔叢子·論書》)子夏與他們是同輩。
- 音旨:指孔子的教誨。旨:要義。
- 發:發表,講。斯談:這話,指“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之語。
- 將非:豈不是。窮達:失志與顯達,指命運的好壞。妄求:非分地追求。
- 壽夭:長壽與短命。外請:在命定之外求保。故:緣故。
- 以:因。弊:貧乏。
- 遊走:在外奔波,指外出做官。
- 性剛:性格剛直。才拙:才能拙劣。指不會逢迎取巧。
- 與物多忤(wǔ):與社會人事多不相合。忤:逆,違背。
- 自量為己:自己估量自己。即為自己考慮。
- 貽:遺留。俗患:指世俗官場上的禍患。
- 僶俛(mǐn miǎn):勉力,努力。辭世:指辭去世俗事物,即辭官歸隱。
- 汝等:你們。
- 孺仲:東漢王霸,字孺仲(《後漢書》作“儒仲”),太原人。《後漢書,逸民列傳》說他“少有情節。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以病歸。隱居守志,茅屋蓬戶。連征不至,以壽終”。又《後漢書·列女傳》載:太原王霸“妻亦美志行。初,霸與同郡令狐子伯為友,後子伯為楚相,而其子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書於霸,車馬服從,雍容如也。霸子時方耕於野,聞賓至,投耒而歸,見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視。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臥不起。妻怪問其故,始不肯告,妻請罪,而後言曰:‘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而我兒曹蓬髮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父子恩深,不覺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慚於兒女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終身隱遁。”
- 敗絮:指破棉襖。擁:纏裹,穿著。
- 何慚兒子:又何必為兒子的貧寒而慚愧呢。
- 一事:一樣的事。是說兒子同自己一樣,同處貧寒之中,故不必為之慚愧。
- 靡:沒有。二仲:指漢代的兩位隱士羊仲、求仲。
- 抱茲:懷此。
- 良:甚,很。
- 樹木交蔭:樹木枝葉交錯成蔭。
- 時鳥:候鳥。
- 羲皇上人:太古之人。羲皇:伏羲氏,古代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 意淺:思想單純。識罕:見識稀少。
- 謂:以為。斯言:指“常言”四句。保:保持,維持。
- 機巧:指逢迎取巧。好疏:很生疏。.
- 緬:遠。
- 眇然:渺茫的樣子。
- 就:接近。衰損:衰老。
- 遺:遺棄。
- 藥石:泛指藥物。石:指治病的石針。
- 大分(fèn):壽命。
- 每:常。役:擔任,被迫從事。
- 若何可言:意渭有什麼話可說呢。若何:怎么。
- 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長子儼為淵明前妻所生,後四子為續弦翟氏所生。
- 四海之內皆兄弟:語出《論語·顏淵》。
- 無猜:無有猜忌。事見《讀史述九章·管鮑》注。
- 歸生、伍舉:戰國時楚國入,二人為好友。伍舉因罪逃往鄭國,再奔晉國;在去晉國的路上與出使晉國的歸生相遇。兩人便在地上鋪荊草,席地而坐,敘說昔日的情誼。歸生回到楚國後對令尹子木說,楚國人才為晉國所用,對楚國不利。楚國於是召回伍舉。(事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國語·楚語》)班:布列。道舊:敘舊。
- 他人:別人,非親兄弟之人。這裡指鮑叔與管仲。歸生與伍舉。尚爾:尚且能夠如此。
- 沒齒:猶言終身。
- 操行人:品行高尚的人。
- 同財:共同擁有財產,指沒有分家。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二句語出《詩經·小雅·車轄).意思是說:對古人崇高的道德則敬仰若高山,對古人的高尚行為則效法和遵行。
- 爾:那樣。
- 至心:至誠之心。尚:崇尚,羨慕。
- 汝:猶“汝等”,你們。其:語氣詞,這裡有“應當”的意思。
白話譯文
天地賦予人類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聖賢之人,誰又能逃脫死亡呢?子夏曾經說過:“死生之數自有命定,富貴與否在於天意。”孔子四友之輩的學生,親身受到孔子的教誨。子夏之所以講這樣的話,豈不是因為人的窮困和顯達不可非分地追求,長壽與短命永遠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緣故嗎?
我已經年過五十,年少時即受窮苦,家中常常貧乏,不得不在外四處奔波。我性格剛直,無逢迎取巧之能,與社會人事多不相合。自己為自己考慮,那樣下去必然會留下禍患。於是我努力使自己辭去官場世俗事務,因而也使你們從小就過著貧窮饑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賢妻的話所感動,自己穿著破棉襖,又何必為兒子不如別人而慚愧呢?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只遺憾沒有求仲、羊仲那樣的鄰居,家中沒有像老萊子妻那樣的夫人,懷抱著這樣的苦心,內心很是慚愧。
我少年時曾學習彈琴、讀書,間或喜歡悠閒清靜,打開書卷,心有所得,便高興得連飯也忘記吃了。看到樹木枝葉交錯成蔭,聽見候鳥不同的鳴聲,我也十分高興。我常常說,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著,遇到涼風一陣陣吹過,便自認為是伏轟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單純,見識稀少,認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時光逐漸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復過去的那種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自從患病以來,身體逐漸衰老,親戚朋友們不嫌棄我,常常拿來藥物給我醫治,我擔心自己的壽命將不會很長了。你們年紀幼小,家中貧窮,常常擔負打柴挑水的勞作,什麼時候才能免掉呢?這些事情總是牽掛著我的心,可是又有什麼可說的呢!你們兄弟幾人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應當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鮑叔和管仲分錢財時,互不猜忌;歸生和伍舉久別重逢,便在路邊鋪上荊條坐下暢敘舊情;於是才使得管仲在失敗之中轉向成功,伍舉在逃亡之後回國立下功勞。他們並非親兄弟尚且能夠這樣,何況你們是同一父親的兒子呢!穎川的韓元長,是漢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職,享年八十歲,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濟北的匯稚春,是晉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們家七代沒有分家,共同擁有財產,但全家人沒有不滿意的。
《詩經》上說:“對古人崇高的道德則敬仰若高山,對古人的高尚行為則效法和遵行。”雖然我們達不到那樣高的境界,但應當以至誠之心崇尚他們的美德。你們要謹慎做人啊,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