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美齋醬園簡介
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致美齋醬園在廣州當年最繁華的商業重地城隍廟附近誕生,自此經過四百年的風風雨雨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包括六必居、冠生園和九如齋在內的中國“四大醬園”的傑出代表。
1993年,致美齋與廣州的另外兩家調味品老企業“金源”(廣州市金源食品廠)“正益”(廣州調味食品廠)被國家內貿部評定為國家“中華老字號”,2000年12月,致美齋榮獲廣州市政府頒發的廣州市第一批“廣州老字號”的榮譽,2006年,廣州致美齋醬園再度被國家商務部評定為“中華老字號”
致美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和設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致力於不斷滿足“食不厭精”的現代人的口味,贏得了不少聲譽:廣州市名牌產品、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著名商標、廣州市先進企業、國家食品工業重點企業、中華老字號企業,致美齋調味食品產業先後獲得國家部級質量獎23個,省、市質量獎25個。
致美齋醬園現為廣州羊城食品有限公司屬下的國家所有制全資公司,註冊地址為廣州市芳村花地花海街八號,註冊資金35萬元,法定代表人郭寧生,經營範圍是生產、加工、銷售調味品和其他食品,擁有致美齋、金源、雄雞、正益、五羊、天天、中南、紅棉、麥花、花城、百氏味等多個調味品品牌,擁有在三元里沙涌北3.13萬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營業場所有東華東路662號致美齋醬園直營店(旗艦店和致美齋文化展)、惠福東路店、一德東路店、西華路店、河南細崗店、芳村花地店、芳村浣花路店、三元里店等八家經營部。
致美齋醬園年銷售達到2.5億,產品銷往除台灣、西藏外的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008年,致美齋醬園通過重組後,正加網點建設和推出差異化產品,將致力在廣東省內發展業務,力爭在年內成為調味行業廣東省內的區域品牌,五年內成為全國性品牌。
醬園霸主致美齋
“食在廣州”這句話已流傳很久。粵菜之所以馳名海內外,除精心選料和獨特的製作技巧外,還與別有風味的調味品緊密相關。而在眾多的調味品生產廠家之中,致美齋是其中的佼佼者。
廣州的醬料調味品和全國各地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尤其,廣州是華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對外貿易口岸,酒樓茶室遍布全市,醬料調味品的生產也隨之發展。清乾隆年間(公
朝庭公寓盛裝開放 領袖國際花園別墅
芝華士12年真相 傳海量生活資訊
元1736年一1795年),有部分八旗子弟也參與了此業的經營。乾隆中期,劉守庵在廣州文德路開設了“致美齋醬園”。與此同時,滿族人余、張、黃氏也先後開設了“森森齋醬園”、“安盛隆醬園”、“六和棧醬園”。
致美齋醬園創始人劉守庵生於書香之家。他憑藉八旗子弟的特殊身份,便於購買豆、糧及鹽等原料,看準醬料調味行業發展的前景,辦起了致美齋醬園。致美齋鋪址設在廣州有名的城隍廟前,地居鬧市,兼之老闆經營頭腦靈活,生意也漸趨興旺。至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致美齋醬園在廣州已小有名氣了。
致美齋文德路鋪地,原屬劉家世交好友、高第街金家所有。劉守庵出面向金家借用此地辦醬園,工場設在住所光塔街。至清朝末年,劉家醬園已初具規模,擁有文德路前店後鋪工場及光塔街工場、小市街分棧(1929年小市街分棧遷至惠愛西路)等場店。民國4年(1915年),致美齋第九代傳人劉養年接替其兄劉子登掌管致美齋醬園。劉養年慧眼獨具,結束了在黃沙的私人棚鋪業務,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用以拓展醬園生意。時值文德路一帶修路,劉養年亦趁機擴建工場,重修鋪面。
致美齋改建後,聲譽更高,兼之老闆經營得法,生意越做越旺。
大凡經商,都很注重各自產品、招牌的知名度。尤其是醬園,都要將其產品冠以字號,改以特有名稱,以廣招徠,擴大銷路。致美齋老闆亦深諳其中奧妙,故其特色產品如“小磨麻油”、“添丁甜醋”、“天頂抽”等與其招牌“致美齋”一起,風靡一時。
老廣州都知道,致美齋醬園真是未到其門,先嗅其香。以前,在致美齋門口正右邊,總看見一對石磨在緩緩轉動,流出金黃色的麻油和咖啡色的麻醬,散發出陣陣的撲鼻濃香,加上醬油的醇香、豬腳姜的醋香、涼果的甜香,確令行者駐步,路人垂涎。致美齋的產品,較著名的還有“添丁甜醋”,是南粵產婦的必需品,三鄉四邑人家,凡有孕婦,也多向致美齋購買,以備一時之需。
致美齋調味品為保持質量和信譽,在選料和製作上,都較為講究。如小磨麻油一定用飽滿純正的芝麻,添丁甜醋一定選用立秋前的嫩薑作姜膽,嘉味油欖一定選用增城烏欖。操作時嚴格把好質量關,如“天頂抽”要求味鮮、色濃、體凝、醇香,操作規程一絲不苟。在銷售時,致美齋亦很注意產品的廣告宣傳,一些名牌產品製成後,都打上招牌標誌。其用意一為證明正宗產品,二為宣傳招牌字號。
致美齋的名牌產品,如磨油、甜醋之類,往往供不應求,只好從別店進貨售出。別店售不出的貨,只要一進致美齋,便能身價上升,滯銷變暢銷。醬園行家也只能自我解嘲地說:“致美齋商品,真是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啊!”
(日京/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