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認知的途徑在於考究事物。《大學》中關於認識論的重要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知在格物
- 定義:達到認知的途徑在於考究事物
達到認知的途徑在於考究事物。《大學》中關於認識論的重要命題。
達到認知的途徑在於考究事物。《大學》中關於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大學》說:“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對於後一句的解釋,眾說紛紜,解說者達百餘家。其中代表性的有以下幾家:漢鄭玄說:“知,謂知...
致知格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zhì zhī gé wù,意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則總結為理性知識。解釋 格,不入。物,色聲香味觸法。致,到達。知,正見真知。格物致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才能到達正見真知。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朱熹有言:“格物是物物上窮其至理,...
格物致知(拼音:géwù-zhìzhī)是一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西漢·戴聖《禮記·大學》。該成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結構為連動式;在句中作謂語。成語出處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致知:意為達到完善的理解。出於《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基本解釋 解釋:致:求得;知:知識。即“獲得知識”之意。出處:《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東漢鄭玄註:“知,謂善惡吉凶之所終始也。”“此致或為至。”南宋朱熹註:“致,推極也;...
《大學》第五章釋格物致知(The knowledge of exegesis in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university),創作於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的經傳。【經原文】1.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
《格物解》是劉師培所著作品,出自於《劉師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禮記·大學篇》:致知在格物。鄭注云: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孔疏云:格,來也。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
醉落魄·致知格物 《醉落魄·致知格物》是宋代詩人沈瀛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致知格物。孔顏學問從茲出。聖言句句皆真實。涵養功深,將見自家得。毋意毋我毋固必。視聽言動非禮勿。勝己之私之謂克。克盡私心,天理甚明白。
格物,漢語詞語,拼音是gé wù ,意思是窮究事物的道理。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是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釋義 格物的意思是窮究事物的道理:格,至也;...
《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是一則對聯,通常用以教育人要進德修業,不斷提高自己。對聯註解 涵養:能控制情緒的能力,修養。用:有。學在致知:學業進步在於致知。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指研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致知: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
醉落魄·致知格物 《醉落魄·致知格物》是宋代詩人沈瀛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致知格物。初學工夫參聖域。天高地遠無窮極。欲造精微,莫若守惟一。純全天理明如日。都緣人慾來相惑。且將持敬為先入。若能持敬,真箇是神力。
格物致品源於《禮記・大學》,【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者,知至而後意成】取其中“格物致知”四字而來。意為:推究生活的原理與法則,每天為消費者提供一款完美貼身衣物。品牌簡介 品牌名稱 格物致品 名稱起源 格物致品源於《禮記・大學》,【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南宋朱熹《大學》中的文章。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蓋 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5),故其 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4),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
亦稱“格物致知論”。儒家認識論學說。《禮記·大學》中曾參述孔子講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205字,其中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其傳10章對此兩句未予解釋。北宋程頤始將其作為重要的認識論問題對待。南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給出一個長達134字的補傳,為爾後歷代學者廣泛討論。它主要論說...
格致相因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用以探討認識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與作用的問題。《四書訓義》卷一:“格致相因,而致知在格物”。認為:“大抵格物之功,心官與耳目均用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所思所辨者皆其學問之事。致知之功則惟在心官,思辨為主,學問輔之,所學問者,乃以決其思辨之疑”(《讀四書...
《送尹判官之江陵序》是唐代於邵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送尹判官之江陵序 文者人之華,行者人之實;不華無以見本,匪實無以要終。是以致知在格物,物格則知至。及夫至也,何所不集焉,尹十五官其集之矣。故忠信寶於家,貞乾珍於國。前年度支創平耀之法,典斯南海;今春轉運即均輸之便,導彼西江。...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物格而後知...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明代對官員的...
格致學即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大量史料表明:“格物學”或“格致學”就是“physics”的早期漢語意譯。這兩種譯法是“格物致知”一詞兩種形式的縮寫。“格物致知”一詞源於儒家“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的思想。格致學簡介 1900年以前,我國譯述西方物理學著作沒有採用“物理...
1.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格物致知”的略語,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禮記·大學》2. 清朝末年講西學的人用它做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總稱。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吶喊》...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今以盡心知性知天為格物致知,使初學之士,尚未能不貳其心者。而遽責之以聖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風捉影,茫然莫知所措。其心幾何而不至於“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見矣。吾子所謂務外遺內,博而寡要者,無乃亦是過歟?此學問最緊要處。於此而差,將無往而不差矣。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
身心之學,明王守仁及其後學關於“心”、“身”關係的學說。語出《禮記·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守仁打亂《大學》把“格物”作為致知、誠意、正心、...
”則格物之為感物,彰彰明矣。(夫不能感物者,必其知有未致,致有未盡也。故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反之者,致之也。此之謂致知在格物。)釋氏之說,欲使人離垢明心,其意未嘗不善也。然不知心即是理,理不離事,而過用其意。至欲遠離事物以求心,則其...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大學》所說的修身路徑。稻盛和夫親身體驗了這種路徑。內容 一、關於京瓷哲學 “作為一個經營者,如果自己沒有卓越的思考方法和人生觀,職工絕不會凝聚起來。為了出色地經營,首先自己應該樹立起高層次的思考方法、...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格物致知 《大學》的“八條目”也論及心物關係:“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的作者認為心、物關係是:心是認識主體,物是認識對象。“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心通過“格物”認識事物本末終始,從而“知所先後”,即知道應當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哪些事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