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貢鑿井製鹽
- 類型:製鹽方式
自貢鑿井製鹽,發端於東漢章帝時期(公元76-88年),經魏晉南北朝時漸具規模,唐宋時期已經聞名於世。明清時期進一步發展,到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趨於鼎盛,成為全國井鹽的中心, “富甲全川”,聞名遐邇。 ...
在自貢悠久的井鹽發展史中,最令人讚嘆的是一整套巧奪天工的井鹽鑽鑿、開採和煎制工藝,特別是北宋慶曆年間出現的“卓筒井”所採用的衝擊式頓鑽法深井鑽鑿工藝,開創了人類機械鑿井的先河,是鑽井技術的重大突破,走在世界前列。該項...
在產業革命的影響下,19世紀中葉以後,一些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其井礦鹽的鑿井、汲鹵、製鹽,海鹽的納潮、制鹵、結晶、收鹽、集運,湖鹽、礦鹽的開採,相繼採用了機械設備,生產規模日益擴大。中國自貢鹽區1912年採用了蒸汽機車牽引汲鹵,...
“鹽工怪吃,無奇不有”。據《川鹽史記》載:東漢章帝時期,始發鍵為郡(今自貢富順縣城關鎮附近)鑿井製鹽。景帝延光武帝《廢“食鹽專賣法”》令,詔“鹽業產制運銷皆任民營、官征其稅。”時汲滷製鹽皆為牛推,遂有“牛興場...
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坐落於自貢市自流井區解放路,是中國較早設立的專業博物館之一。館內珍藏及展出的我國惟一的一套中國古代井鹽鑽治井工具,是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載體。其基本陳列《中國井鹽科技史》,從鑽井、采鹵、天然氣開採、製鹽等...
在產業革命的影響下,19世紀中葉以後,一些技術較為發達的國家,其井礦鹽的鑿井、汲鹵、製鹽,海鹽的納潮、制鹵、結晶、收鹽、集運,湖鹽、礦鹽的開採,相繼採用了機械設備,生產規模日益擴大。中國自貢鹽區1912年採用了蒸汽機車牽引汲鹵,...
到明清,鑿井技術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鑿井技術,有大量的專用工具。四川自貢鹽區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鑽成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光緒十八年(1892)鑽成第一口石鹽井,注水溶礦,汲鹵製鹽,開鑽井水溶開採法之先河...
中國自戰國末期已開始鑿井製鹽,而北宋時期發明的頓鑽是世界鑽井技術史上的一項標誌性成就。粲海井是繼承了中國古代鑽井技術的清代工業遺產,是傳統井鹽生產的“活化石”,有著特殊的技術史價值和工業史價值。傳承保護 1988年1月,燊海井...
四川井鹽,鑿井汲鹵煎制的井鹽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製鹽行業。清政府改變歷代官府對四川井鹽業的控制方式﹐“任民自由開鑿”﹐在一定程度上使井鹽生產得以發展﹐行銷西南廣大地區。井鹽。自貢是我國著名的千年鹽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
井鹽文化是自貢市在近2000年的井鹽生產史,在“煮鹵為鹽”創造出掘井、采鹵、製鹽科技技術和經濟財富的同時,積澱並形成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井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井鹽文化在文化強國的背景和文化自貢的語境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