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臥龍山山城系高句麗時期所建。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娘娘廟。
山城北牆在20世紀50年代因修水庫被破壞,其它部位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破壞。
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了臥龍山山城遺址。
遺址特色
臥龍山山城遺址,所在的山是一座獨立的高山,整體呈簸箕形,西、北兩側山樑較高,南面略低,東面為山口,地勢最低。山下臥龍河由西向東經山城注入由北向南流的大洋河,河的兩岸有多處沖積小平原。
臥龍山山城遺址分內、外二城。內城城垣沿山脊而建,呈環形,周長2.8公里。城垣材料主要以人工修鑿的青石築成,殘留的城牆高矮不一,殘高3~5米,牆基平均寬5米、頂寬約3米,牆體外側均用長50厘米,寬30厘米,厚20厘米左右、經過加工的楔形石(三角形)砌築,立面整齊、橫面疊築有序、縫隙嚴密,中間用毛石插接、碎石填實。
臥龍山山城遺址東、南兩面城牆外壁石被拆毀,內壁尚存、外露楔形石的小頭,西牆、北牆和南牆西段有部分完整。損毀原因是1958年修水庫到山上取石砌壩及後來當地百姓拆取城牆石修建學校、商鋪、家宅所致。
山城的南牆外向西依次有三個馬面,北和西邊也各有一個馬面,均已倒塌。山城北峰制高點有一座圓形烽火台,直徑10米,高約3米,外側四周用人工修鑿的石塊砌築,內側用土石填實。此外還有蓄水池、瞭望台等遺址。
內城設有東、南、西、北、西南五門。東部谷口為正門,南偏東35度,東門寬約2.6米,進深4米,兩側門基由大長條石砌築,十分工整,至今保存較好。東門是山城人馬主要進出口,東門牆基北側底部有石砌的泄洪口。東門南側牆高約8米;北側城牆倒塌嚴重,南北長約50米,頂寬約2米,此道城牆是分隔內外城的主要標誌。
從東門進入內城,進門的右手邊有一塊面積約150平方米的耕地,其餘地方則被高聳茂密的樹木遮蔽。內城南、北、西三面環山,東西狹長、西高東低。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有一台地。1987年,此地曾發生土石流,露出與山城同時期的建築遺址和紅板瓦殘片。
內城中部有一條山泉形成的溪流隱沒在草從中流出城外。東門北側牆底有泄洪口、牆外有泄洪溝,溝內樹木茂盛,向東北方延伸並聯通河水。東門城牆距溝底目測約15米。在內城的東南部有一座半圓形外城,長2.3公里,牆體小而低平,南北兩端與內城相接,是內城的外圍城,以增強城防作用。
臥龍山山城遺址不僅具備了高、堅、險的軍事特點,而且從地理位置上看,西距海城的營城子山城100公里,東至鳳城的烏骨城95公里,形成遙相呼應、互相支援之勢,是隋唐時期高句麗在西線營建的重要軍事防禦設施。
文物遺存
臥龍山山城遺址內曾出土較多的紅陶繩紋板瓦、蓮花紋瓦當、陶罐、鐵環和鐵鏃。
臥龍山山城遺址內有古墓一座,墓室用塊石壘砌3層,每層高度約20厘米,長10米,寬5米,高約1米(已塌陷)。
臥龍山山城遺址內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的娘娘廟,本名凌雲寺,廟內有蓋蘇貞(高句麗國的宰相
蓋蘇文之妹)的塑像。早年倒塌,現僅存牆基和石碑一甬。
文物價值
臥龍山山城遺址對考查和研究岫巖及遼東地區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歷史文化
詩詞
臥龍山山城舊志有載。《
岫巖縣誌》藝文志載,清道光時
多隆阿詩云:登小湖嶺游娘娘城,“我來尋古蹟,山頭見古城,古碑字隱滅,古牆石縱橫。野老談往事,荒地辟檬荊,山拗環石壘,當年空駐兵,土皆雜瓦礫,疑是將台傾”。可見早年該城當石壁高壘,遺蹟宛然。
保護措施
1962年4月12日,臥龍山山城遺址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2月20日,臥龍山山城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臥龍山山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楊家堡鎮楊家堡村臥龍村民組北山上。
交通信息
自駕:自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出發,大約用時27分鐘,路程約20.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