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國故城遺址

番國故城遺址

番國故城遺址,系東周時期土城牆遺址,位於信陽市固始縣境內。遺址分內外兩城,兩城的土城牆大部分尚存,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代城池遺址,1974年12月在城南半部出土3枚楚國金幣郢爰。1978年3月至1979年5月,在侯古堆先後發掘了侯古堆春秋大墓和陪葬坑。 1980年至1983年,在白獅子地發掘1-3號春秋戰國墓和蝙蝠山1-7號戰國墓。

番國故城遺址,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對研究東周時期淮河流域小國的歷史、文化、經濟、軍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番國故城遺址
  • 出土地點信陽市固始縣
  • 所屬年代:東周時期
  • 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3
  • 批次: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01年6月
  • 地理位置:河南省固始縣
歷史沿革,考古發現,文物遺存,保存完整,布局結構,遺址意義,史志記載,

歷史沿革

1974年12月在故城南半部出土了3枚楚國金幣“郢爰”。
1978年3月至1979年5月,在故城外東南3華里處的侯古堆先後發掘了侯古堆春秋大墓和陪葬坑。
1980年至1983年,在故城東南角的白獅子地發掘了1——3號春秋戰國墓和蝙蝠山1——7號戰國墓。
番國故城遺址

考古發現

番國故城遺址,由考古工作者於1978年春發現,在遺址東南1.5公里處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編鐘上(九枚)上鑄有“番子臣周”銘文,為番國器物。是楚國滅蓼後扶持的小國,番國的都城稱為楚邑,楚邑指的就是該城城址。番國故城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東周時期城池建設、淮河流域小國的歷史、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關係以及當時本地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遺存

番國故城。位於固始縣及城北一帶,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東周時期土城牆遺址。故城分內外兩城,內城位於外城的東北部,兩城的城牆大部分尚存。外城周長13.5公里,外城的護城河大部分尚存。
番國故城遺址
在外城的西南和內城各有一座大型漢墓,在外城內的東南角有萬營山古墓系城內的古墓葬區。在外城的西南和東南部各有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
在故城內外與四周以及城牆夯土內,發現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標本,以鼎、鬲、豆、盆、罐等為多。

保存完整

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位於外城的東北部。兩城的土城牆大部分尚存,有些地段保存相當完整;有些雖已夷平,但城基及四周輪廓清晰可辨。
番國故城番國故城
外城周長13.5公里,外城北牆中部有一個72米的缺口,是城牆的北門,歷稱“北山口”,是通往安徽阜陽的咽喉要道。

布局結構

內城東、北牆是利用外城的東北牆,只有西、南二城牆另行修築,內城周長6.5公里。內外兩城城牆牆基最寬處50米、高7米、頂寬30米不等。城牆夯土層夯窩明顯。
兩城城牆底寬45—25米,高8—4米,頂寬17—13米不等。城牆系夯土結構,由黃粘土夯築而成,層次分明,夯窩清晰,構築牢固。外城的護城河大部分完整。
番國故城其後為楚之寢丘,西漢的?縣,東漢的固始,一直為縣治,其地點未變,延續至今固始縣城中心仍處在古城範圍內。

遺址意義

番國故城出土了幾十座楚墓,內容十分豐富,為研究楚國在江淮一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佐證。

史志記載

該地是潘姓起源地。明嘉靖《固始縣誌》卷二載:“固始縣古番國”,“固始江淮名邑,往軌實繁,愛稽恭址,志士興嗟”,“潘鄉,叔敖碑云:封叔敖之子於潘鄉,即固始也”。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王闔閭十一年,吳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潘,楚恐而去郢徙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