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漢語文字)

膽(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膽,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dǎn,此字最早見於小篆,本義為膽囊(動物體內消化器官之一),引申為膽量、勇氣。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膽
  • 拼音:dǎn
  • 部首:月
  • 五筆:ejgg
  • 倉頡:bam
  • 鄭碼:qka
  • 字級:一級(1593)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七感 
  • 注音:ㄉㄢˇ
  • 筆畫:9畫
  • 筆順編號:351125111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繁體字:膽
  • 統一碼:基本區 U+80C6
  • 四角:76210
字源演變,詳細釋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書法欣賞,音韻匯集,方言集匯,

字源演變

膽
字源演變
小篆的“膽”字是寫作“膽",這是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兼會意字。左邊是月肉旁,表示與肉相關。右邊是聲旁“詹”,兩形合一,指連著肝臟,分泌膽汁的肉囊。
古人之所以用“詹”字作聲符,是因為“詹”有多言,不斷說話的意思。而“膽”也有不斷分泌膽汁的意思,所以“膽”字以“詹”字作聲符並會意。楷書的字形是由小篆演變而來的,寫作“膽”,後來簡化成“膽”。這個“膽”字,左邊的月肉旁作形符。右邊的“旦”字作聲符,這只能算作單純的形聲字了。
《素問·靈蘭秘典論》:“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此處“膽”引申為膽量、勇氣。又如《荀子·修身》:“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楊驚註:“膽,有膽氣。”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ǎn
名詞
膽囊。動物體內消化器官之一
gallbladder
《說文》:膽,連肝之府也。
膽子,膽量,勇氣
courage
《荀子·脩身》:勇膽猛戾。
裝在器物內層,可容納水、空氣等的東西
liner

猶言肝膽;心曲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耶?

擇取;拂拭

禮記·內則》:桃曰膽之。

姓。春秋時有膽胥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都敢切
連肝之府。從肉,詹聲。

說文解字注

連肝之府也。
《白虎通》曰:府者,為藏官府也。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仁者必有勇也。《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決𣃔出焉。
從肉詹聲。
都敢切,八部。

康熙字典

膽(簡)【未集下】【肉部】 膽·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集韻》盪旱切,音但。肉膽也。又當割切,音怛。臈膽,肥貌。
又《廣》徒乾切。《集韻》唐乾切,竝音壇。《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膽為膽,非。
膽(繁)【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1畫 部外筆畫:5畫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𠀤音黵。《說文》:連肝之府也。《廣韻》:肝膽。《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註:張膽,言勇之甚。《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為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為雙劒。
又蟲名。《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博雅》:陵游,龍膽也。
又拭治也。《禮·內則》:桃曰膽之。註:啖食治擇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膽(漢語文字)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膽(漢語文字)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字頭
韻書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四呼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膽(簡、繁)
廣韻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徒乾切
dʰɑn
膽(簡、繁)
集韻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當割切
tɑt
膽(繁)
韻略






覩敢切

膽(繁)
增韻






覩敢切

膽(繁)
中原音韻

監鹹



全清

tam
膽(繁)
中州音韻

監鹹





葉擔上聲

膽(繁)
洪武正韻



全清
覩敢切
tam
參考資料

方言集匯

◎ 贛語:dam3
◎ 粵語:daam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