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膨大劑,對植物可產生助長、速長作用,俗稱“
膨果龍”,也叫“膨大素”,化學名稱叫細胞
激動素,屬於植物激素類化學物質。常見膨大劑有
氯吡脲,英文通用名FORCHLORFENURON,英文簡稱CPPU(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屬苯脲類物質,主要是刺激
細胞分裂素的物質,由瑞士Sandoz公司最早研發,由東京大學藥學部的首藤教授等發明,日本協和發酵工業株式會社研究開發CPPU,但CPPU在促進細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時,出現了畸形果、果品貯藏期變短等問題。1980年,在日本植物調節劑研究協會批准下,以KT-30的名稱,協和發酵開始了日本全國範圍內的效果試驗。1989年3月,協和發酵以“フルメット液剤(0.10%)”為商品名獲得專利。
代謝
氯吡脲的作用機制是非全身性的(non-systemic),用葡萄、蘋果與獼猴桃樹進行的代謝實驗顯示活性成份在植物體內沒有明顯的轉運作用發生。氯吡脲在這三種植物中的代謝途徑是相似的,該途徑中可能首先是苯基的3或4-位被羥基化,而後產生的酚羥基接著與糖基發生結合作用。可以認為氯吡脲代謝中的殘留物是母體化合物,即氯吡脲自身。
大鼠經口實驗顯示,口服攝入的氯吡脲可迅速為消化道吸收,吸收後可很快被排出。48小時內,44-70%的劑量可隨尿排出(尿排半衰期約14小時),13-28%的劑量可隨糞便排出(糞排半衰期約16小時)。口服攝入7日後,殘留在大鼠(屍)體內的氯吡脲的劑量小於2%。用放射性C-14標記的氯吡脲(100 mg/kg)試驗時,7日後大鼠組織中放射性殘留程度為:肝(0.2-1.2 mg equiv./kg) > 腎(0.1-0.8 mg equiv./kg) > 脂肪(0.03-0.45 mg equiv./kg)。
氯吡脲在大鼠體內的代謝途徑與在植物內的類似。主要是對苯環的羥基化,產生酚(即羥基氯吡脲),然後再迅速地形成硫酸酯結合物,經尿排出。羥基氯吡脲則通過糞便排出。多羥基化或其他對羥基官能團的修飾(如甲基化、葡糖醛酸結合)也有發生,但比例較低。總的來說,代謝反應主要發生在苯環一側,而很少發生在氯代吡啶環上。
氯吡苯脲是一種高活性的化合物,在促進植物細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時,對植物的副作用也逐漸被發現。【副作用的說法後被證明是謠言】但是如今有中國農科院的專家說:“膨大劑本身有害,如果使用不得當,會對植物和瓜果產生不良影響,但是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此處沒有出處,疑為謠言】專家研究發現:膨大劑主要作用是加強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加速蛋白質的合成促進器官形成。提高花粉可孕性,增加果實數量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提高商品性。誘導單性結實,刺激子房膨大,防止落花落果,促進蛋白質合成,提高含糖量等。
同時中聯化工技術專家還以
草莓為例,講解如何使用三招辨別膨大劑使用是否過量:使用膨大劑和正常種植的草莓是可以區分的。一、
看使用膨大劑的草莓個頭超大,外形有不規則凸起、顏色青紅分明。正常草莓個頭如鵪鶉蛋或鴿子蛋大小,也有個別單枝草莓個頭較大,顏色紅艷有光澤、色澤均勻,形若圓心。膨大劑草莓能輕易掰開,且掰開後是空心。正常草莓因果肉結合緊密、水分較多而不易掰開,且掰開後為實心。二、
摸膨大劑草莓泛青部分摸起來比較硬,發紅的表皮摸起來有軟軟的感覺。而正常草莓摸著富有彈性,軟硬適中。三、
嘗膨大劑草莓吃起來寡淡無味,而自然長大的草莓則甜中帶酸,自然清香。【此處關於辨別的說法被證明毫無依據,無效】
烘焙食品
泡打粉(BP) Baking Powder 一般俗稱為醱粉、發泡粉,為食品的膨脹劑 Baking Powder,簡稱B P。它的主成份是碳酸鈣、硫酸鈉鋁、重碳酸鹽等的混合鹽類,主要用在西點蛋糕的製作(例如:烘烤餅乾、蛋糕、蒸發粿及油炸物等),其用法經常與麵粉混合過篩後,經加熱就會釋放出CO
2氣體使糕點產生膨鬆感,保存時要保持乾燥避免受潮。
小蘇打Baking Soda 為鹼性的物質,可中和配方中的酸性材,同時產品顏色亦會較深。用於朱古力、朱古力蛋糕或小西餅中料。
塔塔粉Cream of Tartar 酸性鹽類,用以中和蛋白的鹼性,並加強蛋白的韌性,如天使蛋糕。亦可用來煮轉化糖漿。其外觀與泡打粉一樣,但不可與泡打粉替代使用。
(NH4·HCO3) 化學膨大劑效用同碳酸氨,產氣速度快,多用在水份含量較低的產品,如:油條、沙其瑪。
西瓜膨大事件
如今,江蘇省丹陽市700多畝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園裡,許多西瓜未成熟就競相炸裂。專家通過走訪發現,確實有農戶發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劑,不能排除膨大劑使用時機不當這一因素。同時,專家表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範圍內,膨大劑是安全的。
“西甜瓜膨大增甜劑”號稱可以帶來30%以上的增產效果,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如果讓孩子服用激素促進長高,我們會說這是拔苗助長,難道給作物使用膨大劑促進增產,就不是拔苗助長?
汪良駒認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範圍內,膨大劑是安全的。至於大個瓜果,有可能是品種改良、技術改進的結果,也有可能是膨大劑催熟的結果。但是只要是按照國家規定適量使用膨大劑,是非常安全的。此外,瓜果從使用膨大劑到上市出售,會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期,其殘留基本測不出來,對人體沒有什麼副作用。
社會關注
夏季來臨,正是瓜果上市的時節。不過,2011年5月的某天鎮江丹陽一戶瓜農種植的幾十畝西瓜莫名“爆炸”訊息傳出,再次將西瓜推上風口浪尖。
甜蜜素、催熟劑,還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今又曝出了“爆炸”的西瓜是因為過量使用了“膨大劑”。
西瓜開裂引發關注,人們擔心,使用了膨大劑,西瓜會爆炸,植物激素是否存在濫用風險,用激素催熟的瓜果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汪良駒認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範圍內,膨大劑是安全的。
據專家介紹,膨大劑名為
氯吡苯脲,別名為KT30或者CPPU,20世紀80年代由日本首先開發,之後引入中國,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不屬於食品添加劑。
背景知識
膨大劑,化學名稱叫細胞激動素,屬於激素類化學物質,對植物可產生助長、速長作用。
發明歷史
1948年美國的Folke發現了
細胞分裂素,1955年Miller等人發現了促進植物幼胚發育的活性物質6-糠基嘌呤,人們開始認識到細胞分裂素(Cytokinins)是一類很重要的植物激素。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分離或人工合成許多具有顯著生物活性的細胞分裂素,主要包括嘌呤類和取代脲類。
1978年,日本Takahishi等人首次合成新型取代脲類細胞分裂素—氯吡苯脲,又稱之為CPPU、KT30、調吡脲,也就是如今媒體報導的“西瓜膨大劑”。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在氯吡苯脲的生產套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人們觀察到,氯吡苯脲誘導細胞分裂和促進器官發生的活性遠遠高於一般嘌呤類細胞分裂素。氯吡苯脲可以促進細胞分裂,玫瑰嫁接前在200mmol/L的氯吡苯脲中浸泡,可以提高嫁接芽的繁殖率;15mg/L的氯吡苯脲可以使獼猴桃果實細胞數目明顯增加;氯吡苯脲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組織分化。
套用
氯吡苯脲在農業生產上套用廣泛,對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蘋果、梨等多種作物有增加果實數量的作用,能夠促進植物細胞分裂,促進果實肥大,提高產量,在國內外已作為果實膨大劑用於多種農作物。Kefford等人採用不同的細胞分裂素處理豌豆幼苗,發現氯吡苯脲使芽的生長較對照組提高290%。在菸草上噴灑100mg/L的氯吡苯脲,有降低株高、增大葉面積和葉重的作用,增加種植菸草的經濟收益。大豆初花期噴灑氯吡苯脲,可以使大豆根系發達,花莢脫落減少20%~30%,增產15%~20%。
健康威脅性
人們關心西瓜膨大劑,在於食品安全的考慮。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人均耕地不足1.4畝,科技興農的需求大於其他國家。氯吡苯脲在中國農業生產領域已經開始套用,而且其套用規模與範圍預計還會不斷增加。實際說來,人們接觸西瓜膨大劑並非始於今日。
如今,關於氯吡苯脲對植物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比較而言,關於氯吡苯脲對人體長期影響的研究還很不充分。有限的動物實驗表明,用放射性標記的氯吡苯脲飼養老鼠,吸收率達100%,65%~85%存在於尿、體內組織和呼出氣中,20%由膽汁分泌;氯吡苯脲被老鼠吸收後很快從體內被排出,不存在蓄積性。
口服氯吡苯脲的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對於大多數動物,其急性毒性屬於低毒或微毒。或許是由於氯吡苯脲急性毒性低微,而廣泛的套用並未確認帶來明確的損害效應,帶來的現實問題,是沒有必要對其急性毒性進行研究,但是有必要對其長期攝食的安全性進行評估。澳大利亞化學安全局規定氯吡苯脲ADI(人每天允許攝入量)為0.077毫克/公斤/每人/每天。問題在於氯吡苯脲套用廣,來源廣,計算人每天攝入量並非易事。【澳大利亞沒有所謂澳大利亞化學安全局的部門,此段疑為謠言】
規範氯吡苯脲的套用範圍、套用劑量、套用時間和殘留劑量具有現實意義。中國科技工作者等對西瓜的代謝動態研究表明,氯吡苯脲在西瓜中代謝較快,半衰期為1.2~1.67天。使用規定劑量氯吡苯脲水溶液於雌花開放當天或前後1天內均勻噴灑瓜胎1次,施藥後40天西瓜收穫時,樣品中未檢出氯吡苯脲殘留。
農業部權威回應
新聞發布會
2011年7月5日,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相關負責人對我國個別地方出現的“膨大劑西瓜炸裂事件”作出正式回應,稱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殘留量非常低,只要按照批准使用方法使用,不會出現安全事故。
農業部聯合
工信部、環保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禁用和淘汰高毒農藥的情況。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
顧寶根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前一段時間,媒體報導的“爆炸西瓜”及催熟香蕉等事件,使得人們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產生疑慮。他介紹說,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植物生長和發育,如果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我們農業生產就會出問題,比如水稻,如果不用的話,有的水稻會長得很高,導致產量下降。
顧寶根表示,植物生長調節劑毒性很低,殘留量也非常低,對大量產品檢測的結果顯示,基本測不出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存在。“根據這些科學數據,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
顧寶根說,我國對植物生長調節劑採取了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規定。首先,對農業生產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我國是要進行登記註冊的,在登記註冊過程中,對其安全性會進行嚴格的評價和測試;第二,制定了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確保殘留量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總的說來,植物生長調節劑安全性還是很高的,只要按照國家批准的標籤和使用方法使用,不會出現安全事故。”顧寶根說。
媒體採訪
人民網於2011年5月為江蘇“西瓜開裂”事件,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張朝賢研究員。
焦點一:膨大劑是什麼?是否準許使用?
【回應】膨大劑屬植物生長調節劑,允許使用;合理使用對西瓜品質無明顯不良影響
據張朝賢介紹,大家所說的“膨大劑”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一類。它具有加速細胞分裂,促進細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質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國,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園藝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
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國屬於登記允許使用的農藥品種。我國在批准農藥登記時,在農藥標籤上規定了用藥時期、用藥劑量和施用方法,標註了使用範圍和安全間隔期。同時,我國還先後制定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和農藥殘留標準,指導和規範農藥使用。經大量田間試驗證明,膨大劑在合理使用下對西瓜品質無明顯不良影響。
焦點二:“西瓜開裂”是何原因?
【回應】“西瓜開裂”有品種、天氣原因,也有膨大劑使用時期不當的原因,屬生產技術問題
據分析,江蘇一些地方出現“西瓜開裂”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引起的。首先,與種植的品種有關。此次出現“裂瓜”的西瓜品種名稱叫“日本全能冠軍”,2010年剛在當地引進推廣,其特點就是皮薄、易裂。其次,是天氣因素和西瓜生長特點共同作用的結果。西瓜在經歷長時間乾旱後,短期內大量吸收水分容易脹裂。今年春天以來,江蘇乾旱較重,在出現“裂瓜”的前後幾天,恰逢當地下了大雨,在低洼地、水量多的地方,西瓜過度吸收水分出現“裂瓜”的情況比較多。第三,與膨大劑使用時期不當有關。膨大劑一般應在西瓜雌花開花的當天或花前1—3天,噴在瓜胎上,而且應當按照登記時推薦的用量施用。從江蘇一些地方出現的西瓜“裂瓜”情況看,瓜農是在西瓜已經接近成熟,快要上市的時候施用的膨大劑,容易出現裂瓜。2011年了解的情況看,江蘇局部地區出現的西瓜“裂瓜”現象仍屬個別情況,以前在國內很少出現,2011年也未在其他省份發生。這類問題是生產技術問題,而非質量安全問題,主要通過加強技術指導來解決。
焦點三:膨大劑對人體有無危害?
【回應】膨大劑對人體健康無害,許多已開發國家將其列入不需要進行毒性管理清單
膨大劑的使用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正常使用條件下,可以促進果實增大、早熟、提高產量。但是,如果過量使用或使用時期不當,可以引起果實畸形、裂果、掉果等藥害現象。
為了保障人體健康,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了農藥安全評價規範和準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建立了一套嚴格的風險評估制度。我國根據國際準則,在借鑑已開發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農藥安全評價體系。美國、日本等許多已開發國家將其列入不需要進行毒性管理物質清單,其殘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標準,2011年還沒有科學的證據表明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焦點四:哪些國家在使用膨大劑?
【回應】氯吡脲仍在日本和歐美等國使用;赤霉酸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
氯吡脲最早是在美國首先研發的,日本於1985年開始生產和使用。據查證,2011年,氯吡脲仍在日本登記和使用,登記範圍為葡萄、獼猴桃、西瓜、甜瓜、茄子、菸草等作物,並非像有些專家所說的,日本已停止登記和使用。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從日本引進這種膨大劑,1992年獲得我國農藥登記,並開始在一些省份套用。2011年,氯吡脲不僅在我國使用較廣,而且在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在廣泛使用,長期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危害。
赤霉酸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最早由英國於1961年研製生產。1985年,國內農藥生產企業獲得我國農藥登記。即2011年,赤霉酸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尚未發現對人體有害。
鑑別方法
市場上的葡萄如果個頭又大又圓,但口感差,一般也是加入了“催紅劑”和“膨大劑”。催紅劑學名叫“乙烯利”,可以讓葡萄提早成熟,膨大劑可以讓葡萄長得更大,在葡萄膨大劑中,氯吡脲的使用率最高。市場上的葡萄用沒用這些植物激素只能通過肉眼去識別,如果葡萄顏色都是紫色的,沒有青色,品嘗口感差,就應該是“催紅劑”惹的禍。葡萄園裡如果葡萄桿很粗,很可能是用了“膨大劑”。【此段辨別方法沒有確切根據,疑為臆想 】